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头条

作者:健识君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结直肠癌在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于第5位。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半结直肠癌患者首诊即为晚期或由于手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疾病状态,存在沉重的疾病负担。

“我国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在传统的一线、二线标准治疗失败后,由于各种原因放弃或未得到有效治疗。”CSCO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介绍,可喜的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抗癌靶向新药——呋喹替尼,去年底基于较好的临床试验数据正式获批上市,打破了晚期结直肠癌无药可用的困境,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以往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治疗药物相对匮乏,现有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珍贵。此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更新,I级的强烈推荐。这表明,CSCO的专家们强烈推荐这一药物用于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

业内众多专家呼吁,希望各方携手,共同努力将呋喹替尼这类抗癌创新药积极纳入医保目录。“我们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方式,希望更多结直肠癌患者从中获益,保有生命的尊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和国家的关爱。”

结直肠癌是“富贵病”,一经诊断大多是中晚期

结肠癌、直肠癌统称为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很多人的饮食方式逐渐西化,摄入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食物造成肥胖等问题,促使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以又称为“富贵病”。

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加上运动量太少,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减缓,容易引发便秘。另外,高脂肪食物吃得过多还会增加肠道内胆汁酸分泌,对肠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损害。身体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就容易诱发大肠癌。

与其他癌症相比,结直肠癌的一大特点是,一旦诊断大多是中晚期。由于结直肠癌早期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得了肠癌,早期压根不知道;还有被误当做慢性结肠炎、痔疮、黏连肠梗阻、肠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结直肠癌如果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因此必须重视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常用的方法是肠镜检查。专家建议,有大肠癌家族史、肥胖、吸烟、便秘、酗酒等人群,建议在40岁做早期筛查;普通人群则在50岁及以上及时做早期筛查。

国家1.1类靶向药带来新选择,有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结直肠癌如果是处于较为早期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如果不积极治疗预后会比较差。目前,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为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

对于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二线化疗失败后,许多患者体能状况较好,生存愿望强烈。此时,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武器”和治疗手段。

呋喹替尼是一类靶向血管细胞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小分子抑制剂,由和记黄埔医药自主研制,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也是中国首个上市的1.1类新药。

而呋喹替尼的上市填补了空白,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大“利器”,也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呋喹替尼是新型的高选择性小分子VEGFR1、2及3抑制剂,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呋喹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靶向药物,由“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2018年9月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批1类新药上市。

呋喹替尼Ⅲ期FRESCO研究不仅在美国肿瘤学(ASCO)年会上进行了汇报,还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杂志。FRESCO研究是一项主要评估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也是首个全文刊登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FRESCO研究能够登上《美国医学会杂志》,标志着我国肿瘤学临床研究质量和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该研究表明,呋喹替尼能明显延长总生存期至9.3个月,且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疾病控制率和客观有效率等也有显著差异,安全性良好。

持续增加药物可及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爱”可依

呋喹替尼改善了既往一线、二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缺乏标准药物可选的窘境。并且呋喹替尼是完全我国自主研发的药物,这使我国医生比国外医生在治疗选择上多了一大“利器”,更增强了我国医生的民族自豪感。

而更为紧迫的是,虽然,呋喹替尼已被指南Ⅰ级推荐,但尚未纳入全国的医保报销体系,仅是被珠海纳入大病医保目录,上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这无疑不能让更多的患者合理使用。FRESCO研究中,呋喹替尼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取得了近5%的有效率以及超过62%的疾病控制率,与其他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相比,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都是很高的,并且其毒副反应也较为温和,大多有效可控。如果该药能够被国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相信将会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可以帮助到更多结直肠癌患者。

此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推荐的呋喹替尼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这为广大医生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规范用药的依据与参考,同时也让更多来自基层医院、边远地区的医生了解了这一国家1.1类优秀创新药。业内专家呼吁,应将呋喹替尼等此类有强烈临床医疗需求的创新抗癌药尽快纳入医保目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增加药物的可及性,使创新药尽早造福更多结直肠癌患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访 | 李进教授:2019 Best of ASCO 结直肠癌最新进展解读
有爱可依,未来可期!呋喹替尼作为Ⅰ级推荐写入2019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再传佳音 呋喹替尼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助力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治疗
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有新药啦! 新型口服靶向药物爱优特®获批上市
文章详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