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受害者也要研究?
     一个巴掌拍不响,犯罪过程需要罪犯和受害者的共同参与——尽管对于受害者来说这种参与是被迫的。受害者并没有错,但是一些人会更容易“成为”受害者。而对受害者的研究不但可以揭示嫌犯的特点,还可以发现“受害高危人群”。

    我们常常听说犯罪心理学,像美剧《Criminal Minds》里的一众精英那样,分析罪犯的心理,预测他们下一步的行动。鲜有人知道还有一种研究叫做“受害者研究”,即分析受害者的人格、行为和特质,用于预测罪犯下一步可能的袭击对象和攻击行为。有人就问了,受害者有什么错?也需要被研究吗?

    受害者不该被责备?

    Psychology Today的博客作者Jeff Wise曾撰文提出,正如变态者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他们的受害者也有一些共性,比如胆怯、顺从和不自信(详见 《你是沉默的羔羊吗》 )。此文一出,众议纷纷,许多人指责Jeff Wise,认为他的观点的潜台词就是:受害者之所以会受伤害,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缘故——谁让他们长了一副受害者的样子呢?为此Jeff Wise不得不又撰文澄清:我的意思不是要责备受害者,而是提出一种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每当事故、灾难或是犯罪发生后,我们总会简单地认为,一方是罪犯,一方是受害者;一方罪大恶极,一方无辜至极。惩治罪犯,使之不会再犯,以为这样就实现了公平和正义。

    而另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将问责放在次位,而侧重调查事故原因。比如飞机失事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会派遣专人调查事故原因,提出预防同类事故的建议。有时候事故的元凶是不易定位的,比如飞机失事是由于工作人员放错了燃料,但飞行员没有检查油箱,这也是他的失误。这种情况下除了问责,更应该做的是改进加燃料的流程,比如制作特殊的燃料喷头用以匹配特定的燃料箱,以及在座舱的醒目位置贴上标签:“你检查燃料箱了吗?”

    这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能判定孰优孰劣,通常会结合使用。Jeff Wise并非提倡第一种黑白化的简单处理,而是第二种较理性的方式——通过分析受害者的特征,找出他们易受伤害的原因,为将来的预防和破案做准备。

    受害者研究什么?

    受害者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一,很多时候受害者是犯罪现场唯一的目击者,可以提供关于罪犯的关键信息;其二,对受害者的背景、行为和特征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罪犯的许多信息,预测其下一个袭击目标。

    受害者研究中要收集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长相、身材、婚姻、家庭情况、生活习惯、职业(包括以前的职业史)、教育背景、医疗史和用药情况、日记、遇害前的行踪、朋友和敌人、是否酗酒……事无巨细。

    当然,上面这些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特定的案件,还要调查更多的问题,方能刻画出某个特定罪犯的“受害者研究谱”,比如——

    为什么这个人会被罪犯盯上?

    这个人是如何被盯上的?蓄谋的还是随机的?

    如果是随机的,该受害者被罪犯盯上的概率有多大?

    罪犯袭击受害者需要冒多大的风险?

    罪犯是以什么方式接近受害者的?

    罪犯是如何袭击得逞的?

    受害者对于袭击如何反应?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对罪犯的情况做一个大致判断,比如其作案动机、对法医和司法的了解程度、可能职业和社交技能等等。

    受害者研究能帮警方不少忙。上世纪90年代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出现了一位重口味的强奸犯和盗窃犯,他专挑老年人,在午夜至凌晨4点间,入室行不轨之事。通过受害者研究,警方发现了许多规律和线索:

    罪犯下手的对象都是比较容易控制的老年人;在凌晨的时间点也不太可能有访客到来。

    这些受害者都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这些房子由住房委员会(Housing Commission)管理。

    罪犯作案时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戴着面罩和手套,说话轻声细语,似乎很怕人认出他来。如果受害者反抗过激,他只是安静地离开

    罪犯大部分时候不是通过粗暴的方式破门而入,而是钥匙——他有一串备用钥匙,在作案前早就预备好了。

    对此案的受害者研究至少告诉我们,该罪犯挑选受害者不是随机的,而是蓄意的;并且他对受害者的状况比较了解,还能拿到他们住处的钥匙。为此警方推断,作案者可能是住房委员会雇佣的工人(油漆工、建筑工、草坪修剪工或者水电工),从而调整了侦查方向,最终抓获了罪犯,他的确是住房委员会雇佣的油漆工。

    受害者的风险评估

    受害者研究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比如风险评估,即评估一个人成为受害者的几率有多大。高风险人群比如妓女,她们的职业性质使她们不得不接触很多陌生人,其中包括酗酒者和吸毒者,她们常常需要独自走夜路,并且失踪好几天也不一定有人会发现。而低风险人群的特征通常包括:有份稳定的工作,极少独自旅行,有大批朋友,无酗酒等不良嗜好等等。

    除此之外,性格因素也不容小觑。如前所述,那些看起来胆怯、顺从和不自信的人们容易被变态者盯上,另外,情绪不稳定也是一个增加风险的因素。如果某个人情绪易激动,在和家人吵架后可能一气之下夺门而出,此时如果他/她被袭击了,家人也不会很快发现异常而去营救,相反他们会认为,这家伙还在生气呢,随他/她去!情绪的不稳定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成为受害者的风险。

    所以咯,从明天起,做一个好好生活的人,不走夜路少发脾气……我们不做受害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侦探推理名探简介
悬疑推理破案的小说可以推荐《真实刑侦案件》
观影《唐人街探案2》必懂的“破案梗”
年轻女孩接连遇害,筷子竟成了破案关键?| 跟着法医探案
5本好看的悬疑破案小说,女法医大显身手,偏言情
用颜值破案!李世民和他的大唐刑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