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需要一个“伯尔尼奇迹”

本文导读:

人人都需要一个“伯尔尼奇迹”来改写命运,重新振作。


德国电影《伯尔尼奇迹》,不单是为迎接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而赶制的“主旋律”作品,本身讲述的故事也称得上情节曲折、感情充沛,足以打动所有观众。一个讲述足球历史、刻画经典比赛的电影能够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


影片取材1954年瑞士世界杯足球赛的真实故事,为五十年后的观众完美再现了“二战”后联邦德国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历史。除了影片大量使用虚拟合成技术,几乎原样复制了当年的比赛场景之外,最令观众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影片蕴含的勇气、决心和希望。

故事从1954年春天徐徐展开。14岁的少年马特斯和母亲姐姐相依为命,生活在联邦德国的工业城市埃森,这个城市和当时西德其他城市一样,到处都是战后颓败的情景,残垣断壁、一派萧条。不过马特斯此时的心情还不错,一来是他的父亲居然从俄国战俘营平安归来,二是他一向崇拜的埃森当地球星拉恩入选了国家队,即将征战瑞士世界杯。

但是,马特斯的好心情很快就被刻板孤僻的父亲所驱散。自从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成为俄军战俘,离家十二年的父亲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被悲观失望的情绪笼罩,还要强撑着在儿女面前摆出一家之主的权威,使本该温暖的家成了冷酷的冰窖。尤其是在对待儿子马特斯的态度上,父亲的态度异常偏执,不允许儿子谈论足球更不许他踢球,甚至在儿子质疑他纳粹军人经历的时候大打出手。

马特斯恨父亲,也同情父亲。他知道父亲这一代人被纳粹裹挟上了战场,即便侥幸生还也无法摆脱屈辱的过去,面对故乡的破败同样毫无办法。他想用偶像拉恩即将参加世界杯的事例打动父亲,却发现父亲早已被囚徒经历和冷酷现实折磨,完全陷入了消沉。

在故事的另一个维度,拉恩加盟的联邦德国队在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下开始了世界杯征程。这样一支从战争废墟中走来的球队,没有大牌球星,缺乏足够的物资储备,更缺乏大赛经验,所有媒体和专家都不约而同地预言,这是一支注定“陪太子读书”的鱼腩球队,很快就会被淘汰,然后灰溜溜地回国。

果然,在小组赛里,联邦德国队在夺冠呼声很高的匈牙利队面前毫无章法,以3:8的惊人比分被打得落花流水。但在随后的小组赛里,西德球员似乎找到了状态,一步步状态回升连续击败对手,居然令人大跌眼镜地小组出线,闯进了淘汰赛阶段。

随着国家队的渐入佳境,整个联邦德国的士气也逐步高涨起来,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议论着赛事。而马特斯的父亲也被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所感染,开始试着向儿女敞开心扉。他开始和和马特斯主动探讨起足球,甚至放下了外表的倔强,向妻儿讲述自己在战俘营里的遭遇。

当家人通过他的讲述,感同身受西伯利亚战俘营的惨绝人寰后,也逐渐理解了一家之主内心的痛苦,家人之间的误解在消融、裂痕在弥合。但他们还是要面对没有希望的生活,就像身边没有人相信国家队会创造奇迹在世界杯上夺冠一样。

1954年的7月4日,是瑞士世界杯的决赛日,黑马联邦德国队将同劲敌匈牙利队展开殊死搏斗。面对拥有普斯卡什、柯奇士、博兹克和赫德库蒂等传奇巨星阵容的对手,拉恩和队友们围拢在一起,下定决心为国家荣誉而战。也就在这天早晨,马特斯的父亲一反常态,借了朋友的汽车带着他从埃森出发,风驰电掣赶往决赛所在地瑞士伯尔尼。他想用自己支持儿子看球的实际行动,展现自己一直羞于启齿的父爱。

在决赛中,午后的晴空万里转瞬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而变得泥泞的场地也为拉恩和队友们展现勇气和意志提供了最佳舞台。虽然一开局就0:2落后,但联邦德国队没有放弃,在8分钟内扳平了比分,并且在匈牙利队一浪高过一浪的疯狂围攻下守住了阵线。最后时分赶到赛场的马特斯挤过观战的人群,正好看到拉恩在第86分钟攻进制胜球的激情一刻。联邦德国队最终以3:2战胜了匈牙利队,历史上首次成为世界杯冠军,整个联邦德国都为之沸腾!

虽然联邦德国队在1954年首次夺冠一直带有各种传闻杂音,比如据说他们利用了规则漏洞,在雨天比赛里及时换上了阿迪达斯新研发的长钉鞋,更好应对了泥泞场地,又据说有球员在赛前服用了兴奋剂,但无论如何都难以改变历史定论。那就是由于国家队创造了“伯尔尼奇迹”,联邦德国举国上下的确收获了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因为战争分崩离析、灰心失望的气氛也随之一扫而光。也正是在1954年,联邦德国走上了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直至成为如今代表欧洲的大国。

无论是拉恩等国脚征战世界杯,还是马特斯父子俩冰释前嫌,影片紧紧围绕着足球展开,但足球是圆的,其中包含的意境不只是胜负成败,还有更加深厚复杂的国家尊严、民族自信、个人勇气,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其说“伯尔尼的奇迹”是后来德国足球长盛不衰的起点,不如说联邦德国乃至后来的新德国正是在1954年重新找到了宝贵的自信,得以摆脱纳粹阴影重新开始。

德国政府和德国文化界在2006年世界杯前夕推出这样《伯尔尼奇迹》这样一部电影,寓意不言自明,就是要借助足球史上德国的辉煌一页彰显国家文化自信,重新为德国社会提振士气。1954年的联邦德国是个被盟军实行军事管制、国家政府只是英美傀儡的弱国,民众和国家一样看不到希望,只看到盟军军车横行,货币贬值工商业凋零。而国家足球队的横空出世,犹如一剂强心针,重新唤起了德意志奋发向上的激情。

一国如此,一家一人更如此,概莫能外。谁都有跌倒砸锅的至暗时刻,谁都有认怂服输的流年不利,但问题是必须找到一个点,一个能触发激情唤起斗志的转折点,之后才会知耻而后勇,置之死地而后生。

1790年,俄国元帅苏沃洛夫以惨重代价攻取了土耳其要塞伊兹梅尔,他在呈报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战报中说,“陛下,请不要为高昂的代价而惊讶,因为胜利从来都不是廉价的。”这就像“伯尔尼奇迹”一样,所谓的转折点,必须是鼓足勇气竭尽全力击败强敌的一刻,绝不可能投机取巧拾人牙慧。

对于个人而言,一时的失败不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陷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式的一蹶不振。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伯尔尼奇迹”,那就是鼓足勇气跨过心里那道坎儿。一旦跨过去了,那就不单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自己,信心勇气甚至之后的运势,都会迎来转机。

无论一人一家还是一国,谁都不愿被一时的逆境操控,或者就此躺平认输。人人都需要一个“伯尔尼奇迹”来改写命运,重新振作。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伯尔尼奇迹到喀山惨案:德国足球的冰火两重天
【文化日历】7月4日 奇迹的一天
1954年,第五届世界杯 西德瞒天过海 用心良苦夺冠
马拉多纳:为什么阿根廷人渴望“救世主”? | 循迹晓讲
当足球遇见电影
跟着博物馆看世界杯:1954年,一场比赛改变了两支国家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