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天哲:师旦鼎铭真伪及周武王元年

师旦鼎铭真伪及周武王元年

 

 

  内容摘要:师旦鼎铭最早见于南宋王厚之《钟鼎款识》,原鼎已佚。清代阮元定为成王即政之元年,周公禋祀于文、武所作之器。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丁孟先生指称为伪器却不见有论证。丁先生谬说影响很大。哲为此戚戚然,唯作文以考,力证不伪,以彰示天下。

关键词:周武王元年 师旦鼎铭 真伪 

  师旦鼎铭最早见于南宋王厚之《钟鼎款识》,原鼎已佚。清代阮元定为成王即政之元年,周公禋祀于文、武所作之器。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十三有收录铭文,其言有拓本,当指《钟鼎款识》所录。然近人丁孟先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却断然云“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着录的封比干墓铜盘、王厚之《钟鼎款识》着录的师旦鼎也都是伪器”,而不见其论证文字,诚不知其何据也。

  哲检索文献,知师旦鼎铭最早为秦桧“一德格天阁”中之物,阮元弟子李遇孙《金石学录》中说的甚是明白。其录“王厚之”一则云:“…又绍兴中,秦相子熺居赐第十九年,日治书画碑刻,因辑所藏《钟鼎款识》一册,后归顺伯,每款钤以‘复斋珍玩’、‘厚之私印’,且为释文,疏其藏弆之所。此册辗转流传。国初曹倦圃、朱竹垞、马衎斋藏后,今为阮氏琅嬛仙馆所刊。又案,积古斋跋云:王氏款识五十九种,皆复斋所辑,拓本中有毕良史笺识十五器,乃秦熺之物。此外周师旦鼎、楚公钟、虢姜鼎,亦一德格天阁中之物。其余数十种,则朱敦儒、刘炎、张诏、洪邃等人所藏,其方城范氏古钟及末页楚公钟,乃石公弼所藏北宋拓本,复斋得之绩于册后者也。因备录以存其姓氏。”可见自南宋王厚之到清代阮元,皆未曾有指称“周师旦鼎”为伪者。虽鼎器已不知去向,然鼎铭犹存,拓本流传辗转有序,似不能断然认为是伪作。

  “周师旦鼎”在宋翟耆年《籀史》中作“太姒鼎”,盖亦不过命名有异耳。鼎为周公作铸显然,是祈福周武王、太姒“眉寿无疆”的礼器。这里哲要点解下,一般人会以为西周彝器多是祭祀用器、日用器。但哲要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就是西周彝器中很大一部分应该叫“祈福器”,就是作铸者为尊长、为子孙祈福。“师旦鼎”就是典型的“祈福器”,仔细阅读铭文,可以知道周王(师旦亲哥武王)、太姒(师旦母亲)在作此鼎时皆还在世。所以阮元定此鼎为成王元年是不对的。

  对先秦钟鼎文字的阅读理解,正确的字释句读是先提条件。现代人不熟悉古人语法结构的话往往会句读错误,导致理解偏差,当然这也不仅仅限于现代人,古人也会。只是现代人对古文隔膜更深,极易犯下此类错误。以此鼎为例,很多引述的资料里“师旦受命乍(作)周王大姒宝尊彝”往往连读,但哲以为,“师旦受命”、“乍(作)周王大姒宝尊彝”为两事尔,需分开句读。

  哲释读断句为:隹(唯)元年八月,丁亥,师旦受命。乍(作)周王、大姒宝尊彝,敢拜稽首,用蕲眉寿无疆,子子孙孙其万亿年,永宝用享。(见《周师旦鼎》拓本)。

  此鼎铭有完整的年月、干支日,是个历日相对完整的记事铜铭,通过天文历日查溯,我们可以得出此铜铭历日的绝对年代。周人重始亦重终,故周人册命多在朔日(初一)、初吉(初三),祭祀则多在十五、十六(望、既望)。以“毛氏西周断代年表”为据,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50年4月11日(夏历三月初一甲子日)。以次年为周武王元年计,查张培瑜“先秦史历朔望表”,则公元前1049年的6月27日正是周正八月初一丁亥日。此日为周武王册命周公(哲注:当时还不曾称周公,以师旦称。)为师,故周公铭刻了这个历日以纪念。并为嫡兄武王、母亲太姒作铸了此鼎,祈福他们万寿无疆。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能永远珍藏这个宝鼎并能世世代代地享祭于先祖。

  《周礼·春官·大祝》把跪拜礼分为九种,合称“九拜”,分别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拜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据《尚书舜典》载:“禹拜稽首。”郑玄注云:“稽首,拜头至地也。”贾公彦疏:稽首“头至地多时,…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古时先民拜天、拜地、拜祖先,对偶像、亡灵的礼拜都用这种跪拜形式。稽首后来引用于下对上见面时表示毕恭毕敬的大礼,前用“敢拜”作语助是强调跪拜对方是人而非神灵。铭文后又有“用蕲眉寿无疆”句,故可知周公作铸此鼎时,兄武王、母亲太姒皆健在。周武王时年50岁,太姒约69岁。

  武王在位年数,文献里一般以克商后算起,有二年、三年、四年、六年、七年诸多说法,惟《今本竹书纪年》有“武王十二年克商,十七年崩”的记载,是以文王崩后一年为周武王元年,显然是春秋战国后人作了整齐。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武王即位克商未尝改元”的观点,他的说法是对的。考之古文献,《书》及《逸周书》所载武王伐商之年,皆用文王祭祀年。《史记》、《今本竹书纪年》中武王克商年间事用“武王纪年”,是后人补述历史时的追记,将西伯发继位后采用的文王祭祀年和周武王纪年混淆了。从师旦鼎铭看,是以克商后一年为周武王元年,这或是周初的史实,周公旦用此鼎告诉了我们。

  当然武王在位年数古文献中都以克商后始算,只是有个从何年算起的问题。如以克商当年始算,则武王在位是六年,王肃就持这个观点。又据《管子》卷十六《小问》,桓公曰:“昔者大王贤,王季贤,文王贤,武王贤。武王伐殷,克之。七年而崩。”这个是七年说的依据。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据《逸周书·作雒解》「武王克殷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今本竹书纪年》也记「冬十有二月,王陟。」古文献历日多用夏正,此十二月若是夏正,则在周人用周正历算来说,武王自克商始年到崩年确实也算有七年的。

  武王在位年数,其他的有二年、三年、四年说法的,学者们讨论甚多,此不赘言。李学勤先生认为四年说比较靠谱,也无非是采用了郑玄说和日本孤本《周史记》中的相关记载推溯而得。诚不如采信师旦鼎历日所记周武王元年在公元前1049年,又依据成王继位在公元前1044年(论证见毛天哲所撰《周公摄政暨周成王在位的绝对年代》一文),两者相校可得武王在位年数实为五年。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一般人都知道周公在成王年间任职太师,但却很少知道周公是在武王时先做太师太公望的辅佐,到了成王年间才接替太公望成为太师,师旦鼎铭弥补了这个史实。铭文中“师旦”,是周公以“职+名”自称。其时太公望为太师,周公辅佐之。《史记?周本纪》记“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此段文字和师旦鼎铭正可互证。

  《今本竹书纪年》记“康王六年,齐太公薨。”哲怀疑整理者有误。同是《竹书纪年》中,“(成王)八年,命鲁侯禽父、齐侯汲。迁庶殷于鲁。”成王顾命时,太公望子吕汲亦在顾命臣子中。据说太公望年近八十岁始遇文王,辅佐周武王克商时九十岁(就算打个折扣七十岁),康王六年距武王克商尚有有四十九年之久,以古人年寿计绝无可能。据史料记载,周公平叛三监之乱,伐弟管蔡,致召公、师尚父(姜太公)不悦,可徵太公在伐三监前尚在。故哲以为,齐太公薨于成王六年,而非康王六年才是合理的。

  师旦鼎铭虽然仅仅只有四十余字,但其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且不说它的完整历日可推溯出周公“受命为师”的绝对年月日,进而能确认周武王元年的真实年代。铭中周王(武王)太姒连称,自可证周公确为武王母弟,太姒是他亲娘。而在传世的铜铭中,太姒之名仅见于班簋(毛伯彝)中,毛班铭曰:“文王王姒圣孙”。自可证典籍中毛叔郑(冉季载)为周武王、周公旦之同母弟,是周文王与太姒的嫡幼子,确确实实是无可否认的史实。

  师旦鼎铭确实能还原周初的一些真实历史,自不是伪器。然可惜的是,此鼎铭却不被台湾史语所《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收录,在国内也甚少学者提及和研究,唯见有丁孟先生指称为伪器却不见有论证。丁先生贵为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谬说影响很大。哲为此戚戚然,唯作文以考,力证不伪,以彰示天下。

 

  毛家小子天哲写于浙江金华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一日草

瑾以此文献祭先祖毛叔郑之嫡兄周公旦

朱为弼(17711840 篆书七言联 洒金纸本  对联
识文:井叔钟对扬乃德,师旦鼎眉寿无疆。
作者简介:朱为弼,字右甫,号椒堂。浙江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官漕督。金石之学,上追欧、赵。刻印神似秦汉。工山水,精写意花卉,尤喜画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公旦的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辅政七年做了哪三件事将周朝安定下来
天下分封,在周武王眼里,姜子牙与周公谁的地位更高
西周时期军事家
考古新发现,商与殷是商王朝时期南北两个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今本竹书纪年》周武王、成王纪谱排列问题再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