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注为何成奢望?



专注为何成奢望?


我们都知道,专注于一事,容易把事情做到极致,但专注并不是无条件的。数字时代,由高科技引发的分心和中断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干扰,这些干扰又与人们的目标设定能力相冲突。人们分心的程度愈演愈烈,甚至有成瘾的趋势。其实人们不是在进行真正的多任务处理,而是在任务之间快速切换。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人们平均3分钟就会受到一次干扰,而重新进入专注状态则需要25分钟。由此看我们大脑的专注度是十分有限的。

一个少年跟着老艄公学划船。一开始,师父只教他学游泳。他学了一阵子感觉没意思就不想学了,就问师父为什么要学游泳。师父说,学会了游泳,再去学划船,就可心无旁骛,无所顾忌,专心一意;而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心里老想着风大浪急,掉水里怎么办,就不会专注地去学划船。少年人终于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明白了游泳和划船的关系,遂跟着师父学游泳,最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划船好手!

生活中能像划船的少年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则迫不及待要去学划船,而对学游泳则嗤之以鼻。因为他们等不及,觉得学游泳纯粹是瞎耽误工夫。比如现在的学校教育。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普遍重视不够,老想走捷径,总奢望一步登天,一口吃个胖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都没有掌握扎实,知识体系和学科思想都没有构建,却天天陷进题海里,题做的不少,收效却不乐观。原因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的现状,在学生试图通过做题来提高能力和水平的征途上,时时处处都在起着掣肘的作用,结果导致学生不能开足马力,全力以赴,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这就像那刚开始学划船的少年,不知道学游泳的用意所在,因而也学不会划船一样。

清代的邹弢在《三借庐笔谈》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作家蒲松龄在村子里当私塾先生,境遇落魄,孤身一人,家中贫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想着要写一部大书。但是他性格特别怪僻,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磁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淡巴菰(一种烟),放到行人大道旁,地上垫着芦衬,他就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让他们走。每听说一件好玩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这样过了二十多年,终于有了《聊斋志异》这本传世名作的问世。

蒲松龄要是只想写一本书,而不去花二十多年的时间专注做铺垫和准备,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聊斋志异》的问世。正是有了二十多年专注而卓有成效的准备,作品的一朝问世就顺理成章。专注需要一个大前提,即首先必须喜欢做一件事,比如喜欢划船,而游泳是学划船的先决条件,少年因为喜欢划船,并且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不觉得游泳乏味。因为蒲松龄觉得写一本书是自己的最爱,那么二十多年的劳苦,他都能专注地做下来而乐此不疲!因为即便是一只兔子,在警惕和戒备的氛围下,也是不可能专心吃草的。

古人云,“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成功之路上太需要人们专注、耐心,并能享受其过程。为什么今天专注成奢望?因为发泄性娱乐和满足性游戏渗透进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人们沉溺于急功近利的追逐之中,原本有的深度思考能力、辨析能力就会被摧毁殆尽,于是再也无法专注地读书、学习、工作、思考,人人都是如此,社会风气遂日渐浮躁。人们不再专注于修炼内心,不习惯于内视,无暇观照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方向模糊,不知道自己内心所向,是非、美丑、对错的标准混乱,缺乏必要的辨识力和判断力,且也乐得不去思考。在纷纷攘攘、物欲横流的尘世,自我束缚,舍本逐末,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乐哉悠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们都在奢望什么》
失意时必须看的十大图片
冒蓉秦:当祥宁变成一种奢望
奢望永远都是奢望 期待永远都是期待
【转载】失意时须看的十大图片 [图文
当爱已成为一种奢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