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29
在人类历史上曾不止一次发生过经济危机。按说人们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历一次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应当早已习惯,然而发生在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却被人们冠以“大萧条”这一特定称谓。由此可见这场危机破坏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
这场危机让全世界明白了在和平的状态下也可以迎来一场社会浩劫:几年之内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下降了44%,失业率在30~50%的高位徘徊,损失了超过2500亿美元。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过1700亿美元。
1929-1933年美国累计破产工业企业14万家、银行1万家。在此期间处于完全失业状态的美国人高达1300万,即使还在工作的人中很多也只是临时性的兼职。一些原来生活还算过得去的中产阶级人士几乎是在一夜间变得一无所有。
一些在大萧条期间破产的人选择用跳楼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大萧条期间美国的宾馆服务员们甚至会问客人这样一个问题:“您是需要一个房间睡觉呢?还是需要一个房间自杀?”当时很多家庭开始轮班吃饭:家里一半人一三五吃饭,一半人二四六吃饭。
大萧条期间光是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拖欠教师工资高达2000万美元。1930年到1931年间纽约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日收入从7美元跌到了2-3美元。1932年纽约的纽约由30多万儿童因贫困而失学。在依然还能上学的儿童中有20%左右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
1932年一位调查芝加哥贫民窟生活的人描绘了这样一幕:一辆卡车卸下垃圾后大约35个男女老幼蜂拥而上冲向垃圾堆。有的人用棍子扒垃圾堆,有的人则直接用手挖,甚至有人为争抢这些被丢弃的垃圾而大打出手。
大萧条尽管发源于美国华尔街的股灾,然而很快就波及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德国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利用经济危机期间老百姓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得以上台,日本当局则试图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转嫁国内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全球性经济大萧条造成的政治危机间接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么这场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经济危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危机期间银行和老百姓手里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呢?
这场经济危机发源于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爆发的股灾,然而事实上这场灾难的种子早已埋下。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诞生了洗衣机、浴缸、咖啡机、收音机、烘干机等一系列发明。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欣欣向荣:工作机会多且待遇优厚,除了本薪外又有休假。人人都在享受经济发达带来的繁荣,同时中产阶级也开始买得起私家车,可以自由驾车旅行,而不必再受制于火车了。经济的发展使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流行。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开始如流水一般花钱:买车、买房、度假。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美国人相信20世纪的美国将会“永久繁荣”。美国人贷款消费、超前消费的生活模式就是在这时逐渐养成的:贷款逐渐成为了当时整个美国社会消费的主流趋势。
由于美国人的收入被大量用来还贷款了,所以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开始逐渐下降。大萧条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增长已跟不上生产力的增长了。
与此同时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也在佛罗里达州慢慢蔓延。在此之前佛罗里达州的房价几乎是全美最低的。
然而渐渐有人开始传言:几年前投入800美元就能在几年后赚15万美元。人们纷纷在暴利的诱惑下投入地产行业。经过一轮疯狂炒作之后连银行也纷纷开始投资地产行业。当时佛罗里达州第二大城市迈阿密只有75000人口,然而这其中从事房地产业的就高达25000人。
当时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今天不买房,明天就买不到了!”这样的炒作导致佛罗里达州棕榈岛的地价在三年内直接翻了5倍。1926年9月18日一场台风卷走了迈阿密数千栋房子。
这场灾难之后的迈阿密出现了1.5万难民,也就是说这个城市被摧毁了。这对房地产业来说是一个很充分的利空——佛罗里达房地产骤然跌价。1928年迈阿密银行的日结算资金量仅为1.4万美元,而这个数字在1925年曾以百万为单位。
到了1929年房地产供需已严重失衡——价格达到人们难以企及的顶峰之后泡沫就再也支撑不住了,一时间无数的银行家、企业家由巨富变成了乞丐。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一场经济危机埋下了最初的伏笔。
房价高涨的那段时间内美国的股市也呈现疯涨状态:从1927年初到1927年底整个美国股市里只有两支股票保持平稳,其他的所有股票都一直在疯涨。在当时的美国股市里人们甚至不需要挑选股票,因为哪怕闭着眼睛买都能赚钱,只不过是赚得多和赚得少的区别而已。
1928年3月美国最大的几家投机公司联合起来大笔买进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股票更加坚定了股市的信心:当时美国社会80%的投资资金都流进了股市。股票在美国人心中成为了如银行存款一样稳定的投资渠道。
那个年代的美国人开始了疯狂的全民炒股:不仅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这样的大都市有人炒股,就连当时的一些乡村小镇也是股民遍地。至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之前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在十年之内上涨了400%,而当时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才上涨了50%。
金融业将实体经济远远的甩在后面的结果就是资本家开始把大量现金投到金融市场赚钱。老百姓看到有钱人这么赚钱自然也会有样学样。这个年代的美国人掀起了一轮炒房炒股的热潮,那么一些没钱炒房炒股的人怎么办呢?
如果有人觉得没钱炒就不炒,那么我只能说当时的美国人可不是这样想的。当时没钱炒房炒股的美国人往往会从银行借钱买房买股票。前些年我国房价高涨之时不也有人借钱买房炒作吗?这样一想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人当时的行为了。
在日本的动漫作品《哆啦A梦》里大雄在自己零用钱不够时曾用道具将自己家未来的钱提前消费掉。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的所作所为相当于是在不借助任何道具的情况下玩这样的游戏。这种游戏实际上是以牺牲透支国家经济未来的发展为代价的。
这种游戏一旦玩上瘾是根本停不下来的,因为人的逐利本性是很难被遏制的。这就正如一个贪官污吏也许意识到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被抓,可他能遏制自己的贪欲吗?他能停止疯狂敛财吗?
今天的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能看出危机从萌芽到结束的门道,然而当时身处其中的人实际上是回不了头的。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不可能无限上升下去。这意味着当资产价格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不可能始终背离其本身的价值。
一时的炒作可能会令某种特定资产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膨胀,但在经历一定时间的演变之后最终其价值将回归平稳状态,然而这并不是说那些炒房炒股的人最终的结果会是不赚不赔。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想象是我们自己在炒股、炒房,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并不是在股市、房市的低点买入的股票和房子。
然而资产最终回归的价值却是向低点趋近的,这意味着我们手里的资产最后所值的钱相比我们当初的买入价缩水了,而缩水的这部分价值就成为实打实的损失。
比如说房价在被人为炒高以前大约是每平米6000元。当房价涨到9000元时你觉得炒房有利可图就从银行贷款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屋。这时你实际上是花了90万元买的这套房。当房价涨到每平米12000元时如果你选择出手,那么这时你就可以净赚30万元。然而你觉得房价还会继续涨下去,所以你决定暂时把房子留在手里观望一段时间。后来房价一路疯涨到了每平米18000元。如果这时你选择出手可以净赚90万元。不过这时你仍选择了继续观望,谁知就在你观望的时间内房价开始下跌。
当房价跌到15000元时你选择出手仍能净赚60万元,可你认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市场波动,也许有一天房价又会涨起来,所以你决定继续观望,然而就在你犹豫之时房价暴跌回了9000元。这时你再出手就只能得到一个不赚不赔的结果而已,然而如果考虑到你需要向银行支付贷款利益也可以说还是赔了。
这时的你就像是一个红极了眼想要翻本的赌徒一样决定继续留着房子翻本,结果房价最终跌回6000元之后你相当于倒贴了30万元的成本。
1929年美国的房市、股市所发生的就是这样的故事:1929年9月3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了386点的历史最高值,比1921年最低点的整整六倍还多。然而9月4日这一数据却跌到了376点,到了9月5日又进一步跌到369点。股票市场有涨有跌本是正常现象,所以人们在一开始只以为是正常的市场波动,没人意识到这其实是断崖式暴跌的征兆。
大多数人仍选择继续持有手中的股票以等待市场好转,然而到了1929年10月份以后美国联邦工业指数、钢铁指数开始全线下滑。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迎来了有史以来最惨淡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创出了1290万股天量交易的记录:从上午11点后纽约证券市场就出现了恐慌性的抛盘,以致于行情跌到连计价器都跟不上速度。短短半天之内道琼斯指数狂跌了33点。当天晚上整个国家一夜无眠,因为无数家庭多年来的积蓄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可能会有人觉得不炒股的人就不会被华尔街这场股灾所波及,然而事实却是华尔街这场股灾最终演变成为波及整个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灾难。
当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平时那些搞高杠杆操作的投机者(也就是借钱炒股的人)必然会损失掉所有本金。这些人在股市中赔钱之后就无力偿还银行的借款利息了,所以借给这些人钱的银行就损失了贷款的利息和本金。这下银行应该收回的账款收不回,而银行自己的欠债又要支付,于是银行就开始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一些在银行工作的职员首先意识到了风险所在就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己的钱先从银行提取出来。这些人可能还会提醒自己的亲朋好友尽早去银行取回存款。
他们在提醒亲朋好友时通常都会说:“这是银行的内幕消息。我只给你一个人说,你可千万别告诉其他人”。这些得到内幕消息的亲朋好友们当时是满口答应,可一转身他们也会把这样的消息告诉自己的亲友。他们在转告自己的亲友时也会说:“我只给你一个人说,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事实上人人都是转过身来就告诉了其他人。这样一传十再传百之后大家就都知道银行没钱了。这时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钱就会纷纷赶去银行提取存款。这时确实是没钱的银行当然经不起这样的挤兑狂潮。
那个年代还没形成今天这么完善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加之美国的银行又不像我国的国有控股银行一样有国家政权为其背书,所以在这样的挤兑狂潮冲击下银行就只能申请破产。
银行破产以后企业主和老百姓存在银行的存款自然就“人间蒸发”了。关键是一家银行破产往往又会连带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其他银行和企业的连锁反应——这就像是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之后其余的骨牌就会跟着依次倒下。损失了存款的企业主没钱搞扩大再生产,损失了存款的老百姓也没钱再消费了。
企业破产、员工失业的现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失业人口在失去收入来源后就失去了消费能力。消费者的减少势必导致市场需求的减少,那么企业主只能进一步的缩减产能、产量以及解雇更多的员工来维持经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美国在大萧条期间倒牛奶的行为就是这样发生的:牛奶这种商品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并非刚需。人们不喝牛奶也可以生活下去,然而却不能一天不吃饭。牛奶同填饱肚子的基本生存需求比起来是可以被舍弃掉的。
在经济困难时期的人们会自发减少对牛奶的购买。这样市场上就出现了奶制品供过于求的现象。美国是一个产奶大国:如今美国的牛奶年产量接近三十亿加仑。按一个人一年喝36公斤来算够,那么够三亿美国人喝上一年的。当然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的牛奶产量还没这么高,可当时的美国也没三亿人口啊。市场上就这样囤积了大量卖不出去的牛奶。这些卖不出去的牛奶如何处理呢?总不能让奶农自己全部喝掉吧?他们也得有那么大肚子才行啊。
自己喝不完,又卖不出去,那么这时该怎么处理呢?也许有人会说降价销售啊。美国奶农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大萧条期间美国的牛奶价格一度从每100磅2.25美元降到每100磅0.99美元。这个价格实际上已经是亏本了,可就是这样也没能扭转销量。如果再继续降价就几乎与白送无异了。
这时又有人会问免费送给需要的老百姓不行吗?为什么要白白倒掉浪费粮食呢?遗憾的是这样做还真就不行。暂且不说这赠送的运费由谁来出的问题,况且市场上出售的牛奶并不是直接挤出来就给人喝的。
市场上出售的牛奶要先经过工厂巴氏杀菌处理后密封包装,所以牛奶一旦进入工厂又会增加一笔成本。即使有奶农在自家的奶无法出手的前提下愿意做好事,可他们也不会愿意为了做好事导致自家的亏损进一步增大啊。再则一旦有白给的牛奶出现,那么今后谁还愿意花钱去买奶呢?
这样不是让原本就萎靡的牛奶需求更加雪上加霜吗?如此的市场恶性循环会令无数以畜牧业为生的奶农陷入更大困境。这在本质上和我们国内一些农民种的菜和水果在卖不出去的情况下烂在地里是一个道理。
至此我们已可以勾画出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发生的全过程: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高度繁荣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热衷于炒房、炒股。当时的人们以为房价、股价会持续保持在一个永久高位,然而房价、股价却并没如他们预期的那样持续涨下去。
当房市、股市开始出现波动时大部分人没能及时割肉止损。在经历房市、股市的断崖式暴跌后大多数炒作者变得血本无归。由于很多炒作者是从银行借钱炒房、炒股的,所以他们倾家荡产之后就再没办法偿还银行贷款。
当人们知道银行经营出现困难时就会担心自己的存款安全,所以人们开始排着队在银行门口等着提取存款。因收不回贷款和利息而亏损的银行经不起这样的挤兑狂潮就只能宣布破产。银行的破产又牵连到了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企业的破产、裁员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失去收入来源的失业人口。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只好节衣缩食从而造成社会消费力的萎缩。一个恶性循环就此形成:老百姓越穷就越无力消费企业生产的商品,而卖不出去产品的企业就只好进一步裁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市危机如何加剧美国社会贫富差距?
1929到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期间,银行和老百姓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罗斯福新政”让美国摆脱了大萧条,真实的历史让人很意外!
大萧条时,牛奶倒掉也不捐给穷人,难道是资本主义的丑恶吗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1929美国经济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