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所有的病都是你的心病!


所有的病,其实都是你的心病!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一位哲人说过:“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内在的结果。”
外在的世界,是内心的投影,身体更是心灵的反应器。
内心愉悦,则神清气爽,身体康健;内心压抑,便精神不振,杂病丛生。
所有的病,其实都是你的心病!【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

《黄帝内经》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源,是身体的根本。

若内心不够安定,被负面情绪牵绊,就会危及健康,引发疾病。

唐朝时,有一个将军叫李达。

他带兵出征不久后,母亲就生病了。

妻子很是着急,请了很多名医,开了许多药方,病情却日渐严重,眼看就时日无多了。

一天,一名道长路过,听说了此事。就对老妇人说:“我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李将军的队伍,不久,李将军就会平安归来。”

听后,老妇人很是高兴,竟能下床走动了,没过几天,病情就好了。

原来,儿子走后,她一直担心忧虑,害怕儿子出事。

听到儿子平安后,心安定了下来,疾病自然就消失了。

稻盛和夫说过:“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内心的磁石吸引而来,疾病也不例外。”

消极的情绪,会产生负的能量场,从而吸引坏的事情发生。

心态转变,能量改变,便会迎来好的运气。

心有所困,身有所累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有言“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过分追求享乐,让人失去自我;过度沉迷财物,使人身心受累。

一个人若是困于外物,就会迷失方向,内心变得混乱,病魔便会趁虚而入。

从前,有一个农夫,在种地的时候,发现了一座金矿。

从此,他整日沉迷在饮酒作乐之中,半年之后,妻子见他萎靡不振,郁郁寡欢。

便说:“咱们衣食无忧,有什么忧愁的呢?”

农夫叹了一口气说:“以前种完地,就在院子里晒太阳,心情舒畅。现在整日忧心,金矿没有了怎么办。”

后来,金矿果真被官府收去,农夫没了金矿,每天下地干活,精神反倒好了起来。

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容器。若是被烦恼填满,被欲望占据,就留不出快乐的空地。

古人常说:“少欲觉身轻”。

适当追求物质,是人的本能。过分沉迷其中,就会变得患得患失,忘记了初衷,陷入迷茫痛苦之中。

世间万物,都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取舍有度,合理使用,才是明智的做法。

心无挂碍,百病不生

《庄子.人间世》中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房间清空,光亮才能照进;内心清明,好事才会出现。

有人问百岁道长张至顺,说:“为什么现在人得病越来越多了?”

道长说:“现在的人,总是想的太多,劳神伤心,一刻不得安宁,身体就支撑不住。”

又有人问:“那养生有什么秘方吗?”

道长笑着说:”再简单不过了,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

深以为然,想的越多,思绪越乱;挂碍越多,越难平静。

活得通透的人,明白世上本无事,让人痛苦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自己的心念。真正的养生是养心;最好的修身是修心。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意思是:与身体健康相比,名利,财富,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与其忧心恐惧,不如学会放下,把心清空,给人生做减法。心无挂碍,才会远离疾病,百病不生。

   

人这一辈子,每个人都会面对病痛,或早或晚,或多或少。

疾病并不可怕,它是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心安顿好了,身体就自然好了。

《黄帝内经》中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保持内心的安定,不恐惧,不担忧,不迷茫。从而心平气和,神情怡然。便会迎来好事,生活顺遂。

愿我们都能修好内在,不被外物所困,拥有健康的身体,顺意的人生!【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病之众生
《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养生心》91--96 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智益寿
《心经》能教给我们哪些做人做事的智慧?
想明白道德经,心就不累了
德然养生:心无病则体自康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你的内心如何,你的外在就怎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