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刺意外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针刺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晕针、滞针、弯针、折针、血肿针刺后遗感等。主要由于医者技术不够熟练,针刺深度和方向不当,没有掌握好针刺注意事项,病人体位不适、精神紧张,或针具质量不好等原因引起。一般可预防针刺意外的发生。一旦发生也可及时妥善处理。
        1.晕针 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甚而晕厥的现象。①表现: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胸闷恶心,神疲肢软,意识恍惚;甚者意识丧失,跌仆倒地,四肢厥冷,二便失禁,四肢抽搐。恢复后,仍有疲乏,嗜睡,面色苍白,头部不适等。②原因:病人体虚,精神紧张,或劳累、饥饿、大□出、大出血、大泻后针刺,或体位不适(坐位、直立位),医生手法过重等。③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入的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松开衣带,安静休息片刻,给饮温开水后,轻者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针刺人中、 内关、涌泉, 温灸百会、气海、关元,一般即可苏醒。必要时,也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④预防: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事先做好解释工作;尽量采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如卧位进行针刺;取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饥饿、劳累者宜先进食、休息后,再行针刺。一旦出现面色苍白、神疲、胸闷、恶心等晕针先兆时,应及早采取以上处理措施。
        2.滞针 在行针、出针时,感到针体涩滞的现象。①表现: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困难,无以进一步操作和出针。②原因:行针时用力过猛或不匀,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疼痛而致局部肌肉痉挛,以及体位移动,针体刺入肌腱,捻转时幅度过大或呈单向性。③处理: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正体位,延长留针时间,在局部轻轻按揉或邻近处加刺一针。如因单向捻转使肌纤维缠绕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捻转,并左右轻轻捻转,使之松解。④预防:初诊及精神紧张者,应事先做好解释工作。进针时避开肌腱。行针时捻转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单向捻转;各种手法不宜用力过猛。
        3.弯针 针体在穴内弯曲变形的现象。①表现:针体弯曲,针柄改变了原来的刺入方向和角度,行针困难,病人感到疼痛。②原因:医者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针下触及坚硬组织;留针时病人体位移动,或针柄受外力碰撞和压迫;也可因滞针未及时处理所致。③处理:针体轻度弯曲时,应立即将针缓慢退出,甚至分段退出,切忌急拔猛抽。④预防:患者体位舒适,留针时不要移动,并注意避免外力碰撞压迫针柄。医者手法要熟练,用力轻巧,如有滞针现象发生,要及时处理。
        4.折针 针体在体内折断的现象。①表现:部分针体尚露于皮肤之外,或针体全没于皮下,针柄与针体脱离。②原因:针具质量差,针根松动,针体锈蚀;行针时用力过猛,肌肉痉挛剧烈;留针时外力碰撞;滞针,弯针未及时妥善处理;电针时,电流强度突然加大。③处理:保持原有体位,镇定处理折针,以免针体向深处陷入。部分针体露于体外者,可用镊子夹住断端取出。若全部没入皮下者,当手术取出。④预防:认真检查医针,针刺时,不要将针体全部刺入,应保留一部分在体外。弯针时应立即退针。电针时不宜突然加大电流强度。
        5.血肿 针刺后局部青紫肿痛的现象。①原因:损伤小血管,尤其针尖弯曲带钩时。②处理:一般可自行消退,不必处理。甚者可予热敷或理疗。③预防:手法不宜过重,留针不宜过长,出针后可轻轻上下按揉。
        此外,针刺也可引起脏器、神经损伤,如气胸、脊髓和神经干损伤等,但只要掌握腧穴的局部解剖结构,注意掌握针刺方向和深度,一般可以避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治疗异常情况与处理 -中药与针灸配合治疗妇科常见病 -
针灸的6种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对策
针灸出现异常情况,怎么办?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常见针灸异常情况处理办法
第二节 针刺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