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羊宫:西南第一丛林 | 古伯良

    在成都市的西南,有一座四川地区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这就是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9号,侧依锦江,南面百花潭,西望杜甫草堂,东接二仙庵。
    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关于青羊宫的由来,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蜀王本纪》亦载:“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青羊宫发展成为四川最大的道观,是在唐代。天宝十五年(775年),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幸蜀,居于观内。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也在观中驻跸。据记载,在观内忽见红光如毯(球)入地,挖得一块玉砖,上面刻着古篆文:“太上平中和灾”。僖宗便将古篆玉书砖石的发现,当作天降吉祥的象征。后来僖宗返回长安,特下诏令,赐内外库钱二百万,大建殿堂,改“观”为“宫”。青羊宫的宏大格局,就是在那时形成的。
    到了明代,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已不复唐宋盛况。今所见者,均为清康熙六至十年(1667-1671年)间陆续重建恢复的。在以后的同治和光绪年间,又经多次培修,改革开放后又多次修葺,终成今日之格局。


    青羊宫原来占地150亩,清初重建时占地300多亩,现有殿宇、房舍建筑面积4793平方米,建筑整齐,气势宏伟,其主体建筑,共分六重,都构建在一条中轴线上。


    步入青羊宫的第一座建筑是山门。原山门建于明代,左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七星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还有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后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


    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等吉祥物雕镶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精细,造形典雅。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中一大文物。
    跨进山门,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殿,该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高约20米。殿内供奉道教护法尊神、先天主将王灵官神像。



    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是混元殿。混元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高约22米。


    殿前矗立着这块《重修四川青羊宫碑记》,该碑虽立于2000年,但碑文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原雅郡守聊城安洪德撰写的,书法则是集的唐颜真卿书法。碑文记叙了青羊宫的由来和发展。


   混元殿内有28根柱子,石柱26根,木柱两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
    殿内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即混元祖师太上老君。在宋真宗时,崇奉道教,上奉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帝。殿内正中供奉的“混元祖师”,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着世界的本原还处于混沌状态,而老君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块《玉帝宝诰》,是中华民国甲戌年(1934年)的。《玉帝宝诰》是道士法师早课念诵的十二诰之一。


    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佛教称“观音大士”。她本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传说中的“慈航道人”是一位男仙,后因见世界苦难重重,女子却没有出家修行之路,于是便转世为女身,修奉道法,为女子开了不二法门,从此才有女子出家修行之路。真人端坐莲台,容貌秀丽慈祥,遍洒甘露普渡众生,故道教和佛教都供奉这位慈爱的“女神”。


    在混元殿和三清殿之间,坐落着一座巍巍的亭子,这就是青羊宫著名的八卦亭。


    八卦亭重建于清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八年(1873—1882年),亭高约20米、宽约17米,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是青羊宫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
    八卦亭整体建筑共三层,底座呈四方形,亭身为八角形,顶为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八卦亭基座刻有乾、兑、震、离、巽(xùn)、坎、艮(gèn)、坤八卦卦形。


    石板栏杆上两层均为八角形,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各种兽物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高约3.6米,造型优美,甚为壮观。



    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凿成,高约4.8米,直径约50厘米。其中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是我国罕见的石雕艺术珍品。


    亭内外共雕有81条龙,亭内供奉老子(即太上老君)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之法象。


    八卦亭布局紧凑,精巧大方,造型古朴。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建筑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传说建八卦亭时,将要竣工前夕子时,面对三清殿的石柱盘龙复活,意欲腾云而去,被月御值日使者发现,则以神拳定于柱上,现在还能看见拳头印。


    八卦亭北面,是三清殿。三清殿又名无极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此殿是是青羊宫的主殿,建筑宏伟而庄严,在全国尚属少见。


    三清殿基长四十米,为正方形,总面积1600平方米。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


    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此联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书。


    大殿门口,有两只独角铜羊。这两只铜羊都是黄铜铸成,长90厘米、高60厘米,俗称青羊。其中单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学士张鹏翮(hé,号信阳子)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以负青羊宫之名的。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下款有“信阳子题”四字。单角铜羊其实是十二属相化身,即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相传这只青铜异兽是宋代河南开封经梅阁之物(羊颈部补疤处原有“红梅阁”三字)。



    另一双角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


    殿前左陈一钟、名曰“幽冥钟”,是明朝时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右配一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晨钟暮鼓,幽远清晰,给人以更加宁静的感觉。
    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清神像,高大而庄严。




    大殿两边还塑有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下图是清虚真人。


    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即角、亢、氐(dī)、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井、鬼、柳、星、张、冀、轸。
    大殿背面供奉纯阳演正天尊(吕洞宾祖师)、太乙救苦天尊、钟离祖师(钟离权)神像。





    据介绍,三清殿内的独角铜羊、幽冥钟、吕祖碑、三丰碑、明代化钱炉等,均为道教珍贵文物。
    再往后,是斗姥殿。斗姥殿也称元辰殿,建于明代,是青羊宫仅存之明代风格建筑,全木结构。


    殿内供奉的斗姥,是四首八臂的先天大梵斗姥元君神像,慈容照人。斗姥元君,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也是六十甲子太岁本命星君的首领。道书中说她名紫光夫人,共生了九个儿子(即九皇),分别是: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斗姥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太上玄门日诵晚课仙经》中云“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所以,斗姥也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


    斗姥左边,供奉虚空无上地母慈尊(后土皇地祗),她是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



    两边分别塑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南极长生星君(寿星)神像。
    斗姥殿后,是玉皇殿。玉皇殿原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建造,后因楼危拆除。现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尊神。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或说即尧舜禹),后供奉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神像。


    呈弧形合围着斗姥殿和玉皇殿的,是青羊宫的后苑三台:唐王殿(紫金台)、降生台、说法台。


    后苑三台都建立在土坡之上,均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中间一台是紫金台,又名“唐王殿”,殿内正中供奉唐高祖李渊夫妇和唐太宗李世民之像。左侧供奉魏征、李靖,右侧供奉秦叔宝、尉迟敬德。


    唐王殿左前方为“降生台”,相传老子曾化身于此。殿内原塑一白发婴儿,他便是刚出世的老子。现在殿内供奉太上无极圣母(太上老君之母)神像和老君降生画像。




    唐王殿右前方,是“说法台”,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现身为关令尹喜真人讲经说法。殿内供奉太上老君说法神像。



    殿内还有不少壁画,下图是孔子问礼和紫气东来壁画。



    后苑三台按中轴线对称格式布局,十分严谨。唐王殿居轴线正中上方,另二台分别于左右两侧,平面布局呈三角鼎立之势,正应天上“三台星”之局。同时也形成了青羊宫整个建筑群的有力压轴。
    据介绍,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经典。这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的《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多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下图是网络图片。


    青羊宫东侧,原是一个花园,占地约70亩,过去专作接待达官贵人及知名人士之用。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川按察使赵良璧来青羊宫访胜求真,听说吕洞宾、韩湘子二仙曾显迹于此,遂增建庙宇,是为二仙庵。二仙庵是著名的全真道十方丛林,是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所传龙门派碧洞宗的祖庭。二仙庵的始祖就是全真龙门派碧洞宗的创始人、著名道士陈清觉(1606-1705年)。下图是二仙庵山门壁画。


    现在的二仙庵,建筑大都是后来新建的,一条中轴线与青羊宫的中轴并列。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布局着山门、文昌殿、吕祖殿、二仙殿和斗姥殿。康熙御书的“二仙庵”匾额,还悬挂在山门正中。


    这是文昌殿,原为玉皇殿,属清仿明代砖木结构及楼底重檐式建筑。大殿上悬挂的“丹台碧洞”匾,是康熙皇帝诏见碧洞宗创始人陈清觉时御书赏赐的。


    文昌殿2005年全面维修后,现在改为以供奉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文昌帝君)为主,另供奉正一福禄财神赵公元帅、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开元普度天尊(药王孙思邈)神像。外左侧原为三皇殿,右侧为百神殿,现为道教文物展厅,两殿均为清代建筑。


    这是吕祖殿,是二仙庵的正殿,占地约900平方米。自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后,一直作为四川省专祀纯阳帝君的祭祀场所,又为传戒期间醮仪坛场。2004年全面维修后,正中供奉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神像,两侧供奉全真鼻祖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神像。


    吕祖殿后面是二仙殿,原殿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占地约300平方米,为双重檐建筑。2006年维修后,殿中供奉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瑶华洞天帝主圆通早觉天尊(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殿门上方,高悬一匾:宗风丕振。


    二仙庵与青羊宫实为一体,有左宫右庵之分。青羊宫·二仙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不仅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据说,青羊宫最热闹的日子是在花朝节(农历二月二十五日),这天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每到这天,宫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悠,人如潮涌,宫外各种名花异卉争奇斗妍,流香溢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真教第一丛林,周边的地名
#195件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 018...
四川成都------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
成都十景
青羊宫,道风飘然的川西第一观
成都青羊宫——四川游(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