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本家谱著作,揭秘姓氏来源,对姓氏谱牒研究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姓氏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关姓氏研究的著作,丰富多彩的历代家谱著作中,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而在历代的著作中,有两部著作值得我们重视,一个是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个是《通志·氏族略》。

《古今姓氏书辨证》

这本书是在宋代完成的,作者邓名世从《国语》、《左传》中的姓氏为主,结合多部姓氏著作,相互校正,从北宋政和年间到南宋绍兴年间,父子二人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四十卷的著作。该书的问世不仅在当时被学者们所认可,对于后世的谱牒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

与其他谱牒著作相比,这本书有着这样几个突出的优点:

一、广泛引用了不同类型的姓氏相关文献,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唐宋这些时期的古代文献。虽然随着历代战火影响很多都已经或残或佚,但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依然能看到吉光片羽,也能用以校勘现存的古籍。

二、该书对于一些大姓的姓氏源流、支派分布、郡望堂号的记载更加精确详实,我们所熟知的另一本姓氏著作《元和姓纂》到宋朝时候已经不是完整的了,而到了清朝更是“绝无善本,仅存七八”,而缺少的这些内容,我们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也可以得到补充。

三、补充了很多没有被收录的姓氏,比如蓬、提、梯、畦、邻等等四十多个少数姓氏。

《通志·氏族略》

和邓名世同一时期的还有另一位同样举足轻重的谱学大师,郑樵。他所编纂的《通志》是一部通史性的志书,收录了两千多个姓氏,参阅了《元和姓纂》将姓氏起源分成了三十二种,对于姓氏源流、世系繁衍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在中国家谱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在《氏族略》中,郑樵对于如何在典籍找到历史的真相,避免被“出于一时之意”的偏颇论证所影响,也提出了很多他自己的想法:

一、对于隋唐以前的谱牒,郑樵对形式、作用、变化,做了简单的论述,历代的有图谱局进行家谱的编修,为的是选官婚嫁,而随着官修家谱失去了原有的政治作用,私修家谱传承家族世系的作用才慢慢凸显。

二、在《氏族略》中郑樵也分析了以往家谱著作中的不足,虽然姓氏著作非常多,都是主要还是论地望、论声、论字,没有研究到姓氏的本质。而该书在编撰的过程中,参阅了《元和姓纂》并从《史记》、《春秋》中进行取材,结合了《氏族源》、《氏族志》、《氏族韵》等百多本旧作,将得姓受氏的缘由分成了三十二种。并对每个姓氏里重要的人物的事迹都进行了介绍。

三、旁征博引认真考究,以前在家谱姓氏文化上有很多模棱两可的东西,通过多方面的验证一一澄清。

这两本谱学著作对于中国古往今来的姓氏来源进行了认真的考辨,论述了宋朝之前的谱学著作,对于宋朝之后的姓氏谱牒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姓氏文化和谱学文化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谱牒学通论》序言
姓氏百科·姓氏学著录撮要
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四卷
张姓溯源趣说
第二节 发展与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