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古传说中的不周山在哪里?有哪些关于不周山的传说?

这个问题也就只能给各种想象力丰富的人发挥一下罢了,但永远不会有准确答案,因为“不周山”之谜是永远都无法解开的。

首先:神话成分决定谜底无法解开——不周山的神话成分是实实在在的,既然有神话成分,那要揭开神话背后的神秘面纱,就必须神话故事本身并不太离谱,有逻辑可循。又或者是能够有实物可以对照摸索去解剖神话。

比如“后羿射日”,就是一个非常“不像神话的神话”,神话讲得很清楚,是因为十个太阳太过炎热,晒死了庄稼,危害人们生活,于是神箭手后羿射掉其中9个,剩下1个。


这神话明摆着就是讲帝尧命令后羿带领人们学会避暑和看天生产——通过现在陶寺遗址出土的天文观象台,这一传说背后的真实故事浮出水面。

✔内在合理逻辑+考古实证都有了。

其次:语言系统元素——《山海经》的语言系统几乎可以肯定是早于夏商周,甚至可能早于尧舜禹时代。

《山海经·海外南经》:“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山海经》里面的这些“恐怖”记载,被太多人望文生义乱解读而造成了误解,其实其本意只是指那个人头很大,一个头当别人三个头大。

「三」、「七」、「五」、「九」在上古时代都具有“无限大”的意思。

有人对《山海经》数词与形容词做过统计研究,明确的发现:《山海经》没有规范化的数词也没有规范化的形容词。说道形容词,下举一例子:

《山海经·海外东经》:“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啗之”。

这意思是说这人头大,或者是像老虎一样看起来凶猛狰狞,又或者是脸上纹了花纹。

至于“鸟足”就更有意思,《山海经》里的所有形容词,90%都会带上“鸟”,出现的“鸟”也超过100种,故《山海经》又被称为“鸟书”。

史载:

“我祖少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了,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 鸠氏,司马也; 鸠氏,司空也;爽鸟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者也,五雉为五正。”(《左传》)

✔这说明,把人叫做鸟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甲骨文里就把“雉”当成神鸟,殷商人都不敢正眼看它,它叫了一声就把殷商人吓个半死(武丁祭祀时遇鸟叫,以为不祥)。

也所以,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山海经》的语言系统非常古老,尽管不排除传世本经过后人多次补辑,但是它依然保留了大量与夏商周,甚至是我们的传世文字不搭调的语言系统。

所以,我们仍然只能追溯最可能的原貌: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山海经· 西山经》:“又西北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

✔《山海经》的记载是不周山的最早出处。

按照这个最早的记载,不周山的位置无法确定因为“西北海”之外太大,青海湖是西北海,西藏的各种大湖也是西北海。

“大荒”指的范围就更大,是沙漠?还是无人区?

但是“大荒”又似乎不是指沙漠:

《山海经·西次三经》云:“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不周山是有丰富植被的——那这范围就大了。

再来看带有神话色彩的不周山: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撞的不周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下面这个典故:

《国语.楚语下》:

“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

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月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中华文明一直以来就是和天地沟通的信仰传统,其中“通天”是最神圣的——相信天地间有一根“柱子”连接着。

“绝地天通”的典故,讲的就是以颛顼为代表的炎黄与东夷一系(太昊),和蚩尤(九黎)为首的一派代表,曾经争夺过“与天对话”的权利。

如此一来,则不周山又的确又有可能就是炎黄与蚩尤互相争夺的那根“柱子”。

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不周山”就是完全虚构的。

因此,说不周山的具体要素已经无法确认,是确确实实的事实。

如果你认为它应该是一座地理上存在的山,那就多了去了,帕米尔高原、西伯利亚、青海、西藏,都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八) - 天机网
神魔志异·妖兽篇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上古诸神(四)蚩尤\刑天\祝融\共工
共工怒触不周山
《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是神话?专家:可能是真实历史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