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小口尖底瓶用途的一种解释
    摘要 小口尖底瓶是半坡居民汲水的器具,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但是,自从《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发表后,这一观点就遭到了颠覆性的质疑。其实,《测试》一文只是证明,绳子系在尖底瓶两侧的瓶耳汲水时,将水灌满提离水面后,瓶身不仅不会自动直立,反而会即刻倾翻。这是《测试》一文的贡献。但是这一事实,也许告诉我们,尖底品不是不能汲水,而是我们的试用方法有问题,绳子大概系错了地方。
测试的质疑
    小口尖底瓶,“是半坡的典型器物之一,是汲水、储水用的工具,人们大概是用绳革拴两侧瓶耳,手持绳革汲水的。据实验,用这种尖底瓶汲水,由于水的浮力使瓶身前倾,将水灌满,提起后,重心向下,瓶身自动垂直。这是半坡居民的又一发明创造,说明他们已经懂得应用重心原理了。”[1]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典型水器,这不仅是主流观点,而且也写进了中学教材。但是,自从孙霄,赵建刚在《文博》1988年第1期发表《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后,这一观点就遭到了颠覆性的质疑。甚至有人据此认为,这一观点,是一个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并且建议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审议尖底瓶问题或重新实验、研究,改正教材中的错误。[2]
测试的结论并没有证明小口底瓶不是汲水器
    《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指出:“通过一系列测试,使我们对半坡类型尖底瓶的汲水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确信了半坡类型尖底瓶不能用来自动汲水这一事实。”其实,这里的不能用来自动汲水是有所指的。
    《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中共记录了两次测试的经过。
    第一次测试的结果是:尖底瓶接触水面后,“陶瓶重心前倾〔图—A〕,瓶身横卧水面,瓶口约二分之一在水中缓慢地进水”,“陶瓶内的水不断增加”,“当水进到陶瓶总容量的二分之一时”,瓶口暴露于水面,“此时,尖底瓶已不再进水下沉。将陶瓶提出水面后,瓶身稍摆动,却没有倾翻。然而我们发现尖底瓶在水中根本不会自动直立。”人为地将水灌满,待提离水面后,“陶瓶一覆而空”。
    第二次测试的结果是:再次将陶瓶放入静止的水中,“陶瓶重心前倾,迅速倒向水面〔图二:1〕。瓶身横卧水面,开始缓慢地进水,约有一半瓶口在水面排气〔图二:2〕。当水进到一定程度时,瓶口逐渐下沉,直至整个瓶口没入水中,不再进水,底部翘起,浮于水面〔图二:3〕。这时,将陶瓶提起,瓶即倾覆。”接着将储有水的陶瓶再放入水中,“结果,陶瓶接触水面后仍旧浮于水面而不再进水下沉。”反复试验,“瓶内的储水量仍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这样就更加证实了尖底瓶在水中不仅不能很快下沉‘自动直立’,并且在提离水面时,还会将瓶内自然灌进的水倾翻流出。"
    对比两次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⑴,尖底瓶接触水面,会迅速倒向水面;
    ⑵,尖底瓶不仅能够自动汲水,而且整个瓶口没入水中;
    ⑶,尖底瓶汲水后的储水量只能达到总容量的三分之一,而且不能自动直立;
    ⑷,储满水的尖底瓶,提离水面,陶瓶即刻倾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所说,“半坡类型尖底瓶不能用来自动汲水”,指得是以上⑶、⑷两种情况。也就是说《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只是证明,用绳革拴尖底瓶两侧瓶耳,手持绳革汲水时,将水灌满,提离水面后,瓶身不仅不会自动垂直,反而会即刻倾翻,这才是《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的意义所在,它并没有证明小口尖底瓶不是汲水器。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时期典型的汲水器
    从上面的测试结果⑴,⑵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口尖底瓶是可以自动汲水的。小口尖底瓶设计成中间大两头尖的枣核形,这种造形本身就是为了便于汲水,自动汲水是它独一无二的功能。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时期典型的汲水器。
    据徐旭生考证,我国的掘井技术发明于大禹治水之后,[3]如果这样,处于公元前五千年到三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还没有水井出现。当时的农业已进步,但是掘井技术还没有发明,为了取水方便,当时居民不得不定居在离河流湖泊不远的台地上,比如半坡居民,就定居在浐河东岸的台地上。日常生活离不水用,水成了人们维持生命最基本最珍贵的东西之一。甚至可以说,汲水运水储水,是人们一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汲水运水储水是需要器具的,小口尖底瓶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器具。
    我们比较一下仰韶文化中的盒、钵、罐、瓮、盂、盘、碗、怀等等陶器可以看到,就汲水效果而言,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陶器具备小口尖底瓶自动汲水的功能。假如说小口尖底瓶不是汲水器,那么当时的居民是用什么从河里汲水的呢?
    田建文认为,尖底瓶的前身是怀形口双耳壶和尖底罐,“任何一件半坡文化的尖底瓶总是由一件怀形口双耳壶与一件尖底罐相组合而成”。[4]
    田建文认为,怀形口双耳壶,在北首岭遗址中该壶存在着由T26:1经77M17:11向77M6中:7〔即如图一,由1→经2→向3〕的演变序列。77M6〔图3〕,是怀形口双耳壶的成熟阶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演变序列中,怀形口日渐明显而鼓肩向溜肩、素面向腹部饰绳纹的发展路径。
    波折状黑彩尖底罐,在北首岭遗址中,该罐存在着由78H24经77M3:5向姜寨ZHM257:16〔即如图一,由4→经5→向6〕的演进序列。姜寨ZHM257:16〔图6〕则是波折状黑彩尖底罐的成熟阶段。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其底向更尖锐的方向发展,腹部由鼓向微鼓变化,体态也愈显修长。

    77M6〔图3〕和姜寨ZHM257:16〔图6〕,分别为怀形口双耳壶的成熟阶段和波折状黑彩尖底罐的成熟阶段。半坡文化中的怀形口尖底瓶,吸收了这二者的优点组成了半坡早期的怀形口尖底瓶M401:4〔图9〕,中经M417:4〔图8〕,最终发展成为M187:1〔图7〕〔即如图一,由9→经8→向7〕,由矮胖向体态瘦长其底更尖锐的发展过程,形成较规范的型态,成为半坡文化早期典型的怀形口尖底瓶。
    从以上尖底瓶形成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整个演变方向,是朝着小口、尖底这个方向发展的。这个发展方向与人们实际生活中汲水有关,它是人们在取水过程中,通过实践→提高→再实践→再提高,最终形成M187:1这种怀形口较深,瓶身修长,微折肩,鼓腹,带有两耳,耳下斜收成尖底,尖底较长,形态规范成熟,更实用方便的汲水器——怀形口尖底瓶。正如黄果娴所说,“可见小口、尖底应为小口尖底瓶的一个功能性指标。……这个功能应与打水有关。”[5]
    半坡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共有两种类型,这就是属于半坡文化早、中期的怀形口尖底瓶,和属于半坡文化晚器的葫芦口尖底瓶。怀形口尖底瓶发展到葫芦口尖底瓶,它的演变的规律是口逐渐变小,腹部逐渐变瘦,瓶体逐渐变长,尖底更加修长。同怀形口尖底瓶的“器身圆鼓相对较胖”相比,葫芦口尖底瓶“整体形态瘦长”,汲水功能更好。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怀形口尖底瓶,还是葫芦口尖底瓶,随时间如何变化,总存在着不变的因素。第一,怀形口尖底瓶的怀口直径大于颈部直径,葫芦口尖底瓶也遵循这一规律,葫芦口的底部外鼓,它的直径也大于颈部直径。第二,无论怀形口尖底瓶还是葫芦口尖底瓶,总带有双耳,位置可能有变化,但不会缺少。这种不变的因素,实际上指示了尖底瓶朝着方便汲水这个方向演变的规律。“虽然由于文化及文化类型的不同,尖底瓶的口部都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但都具有宽肩,腹部斜收,尖底,腹部两环形耳的总体特征。其汲水的用途也非常明显。”[6]
汲水的绳子可能拴错了地方
    但是,灌满水的陶瓶,提出水面会倾翻!
    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小口尖底瓶不是汲水器。灌满水的陶瓶,提出水面会倾翻,也许说明我们在尖底瓶的使用方法上有问题,古人也许不是将绳子拴在两耳汲水的。
    那么,能拴在哪儿呢?唯一的地方就是颈部。
    西安半坡小口尖底瓶为怀形口尖底瓶,它的瓶口直径要大于颈部直径,比它要晚的葫芦口尖底瓶,它的瓶口呈葫芦形,口比怀形口尖底瓶的要小,底部向外鼓起,其直径大于颈部直径,从外观上看去,无论怀形口尖底瓶还是葫芦口尖底瓶,都有一个界线分明的细颈。其次,属于西阴文化的重唇口尖底瓶和仰韶文化晚期的喇叭口尖底瓶,都保留了颈部细的特征。
    也就是说,在存活了近两千年的小口尖底瓶,不论时间如何变化,不论瓶口形状如何变化,小口尖底瓶的口部直径大于颈部直径——颈部细这种造型,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从制造的角度讲,无论是怀形口还是葫芦口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都要比制造瓶口与颈部直径相同的直口要复杂的多,困难的多。然而小口尖底瓶的怀口,却刻意这样做。它透露出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它透露出颈部细一定有它的功用的信息。如果没有一定的用途,也就用不着刻意这样做。
    这个信息,一定与它的功能有关,就是说,瓶口如果不做成口部直径大于颈部直径的样子,那么小口尖底瓶就可能达不能人们所希望它具备功能。人们希望尖底瓶有什么样功能呢?当然是希望它能够自动汲水,灌满水的陶瓶提离水面又不会倾翻,运水、储水也不会倾翻外溢。这个功能是从实际生活和实际使用的角度考虑的,它是独一无二的,是双耳所没有的。这个功能,我推测除了系绳以外,别无其它解释。
    这就是说,小口尖底瓶汲水时,绳子不是拴在两耳,而是拴在颈部。无论是怀形口尖底瓶,还是葫芦口尖底瓶,口大颈细,就是为了汲水拴绳子的。
    如果汲水时绳子是系在颈部,而不是两耳,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
    半坡人生活在浐河旁,河床平坦大概也不需要用绳吊瓶去汲水。如果这样,可以直接到河边汲水。小口尖底瓶的颈部系有绳子,两耳也系有绳子,汲水时,一手提着系在瓶颈部绳子,将陶瓶放入水面,由于浮力的作用使空瓶自动倾倒横卧于水面,开始缓慢地进水,当水进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瓶口没入水中,不再进水,这时,提起系在颈部的绳子,将没有盛满水的陶瓶提离水面,猛然松下,借肋重力使水瓶沉没于水中,如此反复,直到灌满水为止。由于绳子系在颈部,由于重心下移到瓶颈以下,所以盛满水的瓶子,吊离水面也不会倾翻,又由于瓶口小而深,因此水也不容易洒出来。如果由于下雨而无法走近水边,那也可站在河岸高一点的地方,用长一点儿的绳子系在陶水的颈部,吊着陶瓶去汲水。无论是怀形口尖底瓶还是葫芦口尖底瓶,体形都不大。这正是因为体形太大,汲水不方便的缘故。
    既然汲水的绳子不是拴在两耳,那么两耳有什么用呢?系于两耳的绳子,是倒水时当提手用的,这也是小口尖底瓶的两耳偏下的原因。
小口尖底瓶不是礼器也不是魂瓶
    小口尖底瓶这样大范围地,长时间地流行,也表明它不是礼器,这说明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生活用水是每日之所需,小口尖底瓶正是半坡居民日日汲水的器具。
    小口尖底瓶,又可能被用来作为祈雨祭祀的礼器,但决不是纯粹为了这一目的设计制造的。小口尖底瓶的造型之所以如此,恰恰正是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考虑的。它又可能被当作祈雨祭祀的礼器,但制造的本意是为了解决汲水运水储水这些实际问题的。另外,祈雨祭祀为偶然行为,一年举行次数有限,而生活用水却是必须的,汲水却是人们天天都要做的事情,因此,人们之所以刻意要把小口尖底瓶的瓶口,设计成颈部相对较细的怀形口或葫芦口,也不是为了显现礼器的庄重,而是为人们实际生存汲水的需要。
    小口尖底瓶多发现于墓葬中,说明当时人们已有灵魂不死的观念,阳间需要的东西,阴间也一定需要,因此在些墓葬中,除了阳间日常需要的小口尖底瓶以外,还有陶缸陶碗这些日常必需的东西。因此,墓葬中的小口尖底瓶恰恰说明,它是一件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汲水器。
    小口尖底瓶有一个演变的规律,“北首岭遗址分为四期,一期以小口平底瓶为代表:二期以怀形口尖底瓶为代表,但体型较小;三期以M187:〔1〕为代表,怀形口尖底瓶形态较规范;四期以葫芦口尖底瓶为代表。小口尖底瓶的变化规律由小口平底瓶而成小口尖底瓶继而成葫芦口的变化规律。”[7]这种变化规律主要是为了实际生活中汲水的需要,使汲水更方便快捷,使汲水功能更强大,而不是为显现礼器的庄重,更不是为了魂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11.
    [2]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5年第6.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 153页。
    [4]田建文:尖底瓶的起源──兼谈半坡文化与庙底沟文化的关系问题[J]。《文物世界》, 1994笫1.
    [5]黄果娴:黄河中上游地区小口尖底瓶的谱系研究[D]中山大学, 2012
    [6][7]孙长初:论仰韶文化尖底瓶[J]。《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27卷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粗钢筋先张法质量检验报告单
苏秉琦先生的“瓦罐排队”术
自动喂水器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小口尖底瓶提供了什么信息
农耕星火系列:半坡小口尖底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