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走近院士之我与共和国同龄】祝世宁:他让激光“变颜色”

光明日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联络办公室

推出系列短视频

《走近院士之我与共和国同龄》

第五期,我们走近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祝世宁。

 

他对“微结构材料”的研究,对非线性光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是闵乃本院士研究团队的骨干成员,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们团队在介电体超晶格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获得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现在这种超晶格材料已经被应用到量子卫星上的量子纠缠光源,还有正在发展中的光量子芯片、高性能中红外激光器等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

 

祝世宁,1949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这70年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共和国发展的风风雨雨,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得我们更有一种跟国家共同发展的感触。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祝世宁的成长经历与祖国的发展休戚与共。

 

1990年,祝世宁进入南京大学,之后又加入了闵乃本教授的研究组。在科研的道路上,一走就是30年。

 

从“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年代,到拥有国际一流设备的今天,变的是硬件条件,不变的是祝世宁从前辈们身上传承来的科研理念:“我依然强调要学生自己动手,只有用自己思路设计出来的仪器和系统,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工作。

 

在为师之道上,祝世宁也继承了南京大学老一辈科学家的高瞻远瞩,他认为好的导师应该具有前瞻性:“不是哪里有热点,就让学生去做,而是要对今后科学的前沿和热点有预见,让学生做那些将来可能成为热点的研究。”

 

“我们应该在下一代的技术上面,更早地切入、更早地投入。争取在下一代的技术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祝世宁认为,这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

 

“进一步把科学朝前推,让人从更高的层面上理解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让有用的技术造福于人类。祝世宁说,这是支撑他在这个领域一直做下去的动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苑)

李玉良:他是创造了新物质的人
苏义脑:他为什么能让钻头找到石油?
邱冠周:用生物钥匙打开资源大门
彭永臻:污水能还清,应该谢谢他


出品人:张政

总监制:李春林、沈卫星、陆先高、张碧涌

总策划:蔡闯、童怀、张业清、周立文、毕玉才

业务指导:王大庆、余晓葵

策划:吴娜、刘建林、李苑

制片人:吴娜

统筹:郑晋鸣 苏雁 李苑

采访:李苑

脚本:李苑

片头题字:蔡闯

出品:光明日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联络办公室

责编:王子墨

编辑:王远方 张雪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视频|【走近院士之我与共和国同龄】彭永臻:污水能还清,应该谢谢他
视频|【走近院士之我与共和国同龄】李玉良:他是创造了新物质的人
书法《国庆特稿“我与共和国同龄”》等两幅
我是知青,我和共和国同龄
共和国年龄同龄,70至2050年间,与我同龄的人,
【灵璧诗情】我与共和国同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