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员访谈之郑邦谦

=    郑  邦  谦    =

上海艺术指导俱乐部(ShanghaiADC)会员、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会员、艺术硕士。独立设计师、书法篆刻人。工作生活于上海,上海杉达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上海市闵行区美术家协会理事。致力于平面视觉语言的探索与创新,坚持用艺术方式解决商业问题,近年专注于书法篆刻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

作品入选第十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曾获第3届波兰政治海报双年展金奖,第23届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铜奖、2015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评委特别奖、GDC15(平面设计在中国)金奖、NYTDC纽约字体艺术指导俱乐部奖等。



=    野草访谈   =  

《野草访谈-上海》



 Q1:邦谦你好,首先恭喜你的展览开幕!对于任何一个艺术家或设计师来说,筹办个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跟我们谈谈这次展览的主题吗?你觉得展览的意义是什么?


“野草”的主题来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那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这首诗得到的灵感吧。
 
对于展览的意义,就是认识自己,还有自己对周边大环境所产生的认知的一种表达吧。主要是对自己的一个关注。


Q2在展览海报中,“野草”两个字是用钉子钉出来的,展览现场的地上也撒了些钉子,甚至每个人拿到的礼物中也夹了根钉子。你为什么选择钉子作为贯穿的元素?

当时有一版海报相对普通一点,但形式感还好,采用大篆金文的形式,跟我现在的兴趣点比较契合。你看了之后的反应让我觉得那样做不是很好,好像我忘记了作品一贯的态度表达。所以那天晚上我决定推翻重来。也是灵感来了,清晨的时候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很多的钉子,我觉得是表达了一种坚韧吧,这也是很直白的。然后我画了草图,找到朋友学舟和魏飞帮我一起实现了这个想法。幸好SONY新出品了一款超高速的相机,能满足慢镜头的制作需要,要不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实现。

展览上几公斤特别定制的铁钉



Q3我跟其他设计师朋友开玩笑说:这是邦谦的二人展。展览的一半是书法、篆刻作品;另一半是海报为主的设计作品。这两类作品其实反差挺大的,对于这一点,你有什么想跟我们分享的吗?

开始的时候,我是想把两类作品穿插在一起展出,很杂乱地挂在一起,象杂草一样,粗犷。但是考虑到展览场地的官方身份,分开之后就是两个世界。分开有分开的好处,呈现现在我这么一个真实的创作状态吧。

书法《杂草》




书法《读书使人痛苦》



Q4据我所知你以前学的是会计,怎么后来就转了设计呢?而且还做得挺棒!这让我们一直学设计做设计的情何以堪……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设计经历吧。
 
我中专学了这么一个专业,因为我来自会计之家,我自然而然接了棒,也要干这一行。但是我特别受不了数字这么个东西,毕业后赶紧不干了。还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专业。假如我还能忍受数字的话,我可能还真的会干下去,但实在是受不了了。现在发现这个决定还是好的,那时候家里人都不支持我做这个,他们只是希望我尽快就业就好。现在估计他们也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了。



Q5跟我们谈谈你获得平面设计在中国展(GDC15)海报类最佳奖的那套海报吧。
 
得知获奖结果的时候,我开始是比较意外的。因为它的语言不是以前我发力很猛的那个状态,而是非常内敛的一个风格,非常自然和舒服的一种表达方式。没想到这种方式反而能获得评委的认可。我现在也没有特意要沿用这类的手法,还是要看项目合不合适植入这个。



Q6那套海报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人的剪影和大幅面的书法的结合,跟你平时书法的创作或者练习有关吗?

这套海报当时主要是受王冬龄先生草书的启发。我觉得这种草书的感觉和我们服装纤维的质感有一个很天然的连结。



Q7我个人对你获得波兰政治海报双年展金奖的那件海报印象深刻。可以分享一下创作过程吗?
 
那个跟崔健的歌曲有点关系。那时候我们都听他的专辑,有首歌叫《一块红布》,那个词就是这个意思。这首歌的旋律给我印象很深。想做这么个主题海报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想到这个创意了。实际上很多海报的想法和灵感,真的不是为这个事情特意苦思冥想出来的。大多是以前有这个积累,种下了一粒种子,现在只是拿出来罢了。(就是有些恰当的主题可以呈现出来。)日常我会关注一些很好玩的东西,做海报的时候它就蹦了出来。选择这个钉子也是一样,以前我想过一些钉子穿刺出来的作品,比如说沪澳设计展的海报,那个也是钉子,作出刺状的感觉,上海和澳门简称组合就是SM。我还想过一个和平海报的想法。通往和平的梯子上有很多的钉子,钉子做的梯子,很残酷,我觉得和平不会是阳光大道,需要大家有献身精神。



Q8你再给我们讲讲输液袋的那张海报吧。
 
我孩子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挂药水的时候看见这个袋子,我觉得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和以前看到它不是一个感觉,情感上挺纠结的。它是一个药,但是作用不确定,有时候和你所盼望的相去甚远。所以在做辛亥革命100周年海报的时候,我看到鲁迅《药》这篇文章,马上想到输液袋这个东西。当时感觉应该做成一件装置作品来呈现,想到一个浑身挂满输液袋的人,100年的治愈,100个输液袋。你说有病就有病没病也病,处在被治疗的境地,很真实很直白。我很多海报都是很直接的。但是我觉得直接的构思,要用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Q9长久以来,在我们的印象中,你一直都是很有个性的独立设计师,设计了很多风格鲜明的海报,也拿了不少设计奖项。突然有一天我们意识到,你已经不再单单属于我们了。你是如何进入书法、篆刻这个领域的呢?
 
有个机会正好认识了我的恩师吴颐人先生,之后跟随他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篆刻。因为我们习字刻印的时间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固定,所以一套有效系统的学习方法很关键。说实话,我写字都是在利用碎片的时间,“运动量”太小了,很希望给我两年时间专心做这个,但是不可能的,每天都在一种谋生的状态中。幸好,我是没有走什么弯路,就是走得还不努力。



Q10你的老师吴颐人先生说你是他所认识的书法圈里设计做得最好的,设计圈里书法写得最好的。在你的眼里,吴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要更正一下。我说应该是:您身边的设计师里书法最好的,仅限于您身边的。因为我知道设计师里书法好的人大有人在。但这句话也反映了老师对我的提携。吴老师是特别乐观、特别幽默的人。有时候他的幽默让我们跟不上,不在一个频道上,很善于用幽默化解一些事情。



Q11跟我们说说你的书法吧?无论是书体还是书写的内容。
 
最早的时候,我觉得我不可能写书法。之前也胡乱地在写一些,沾沾自喜。现在看来就不叫书法。(就像现在网络上传的视频那样写吗?)有过,尝试过那种很夸张的写法,写完之后就觉得没意思写下去了。不在那条路上,肯定就是写写就没意思了。跟老师学习后,他说你有黑体字的基础,这个伊秉绶你可以试一下。你写过美术字,说不定能写得好。出发点很简单的,因材施教,不走寻常路。(这个字体和你的性格也比较契合。)是的,性格可能比较契合。但是写的时候要关注笔画和字体的书法意味,真写成美术字就不行了。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控笔行笔后,就可以再写写楷书、篆书,这是一把钥匙。假如一上来就让我写楷书,我肯定中途放弃了。



Q12跟我们说说你的“设计书法讲习所”的情况。

这个想法来自我在上海杉达学院上的一门“综合设计课“。目的是让同学辨别什么是好的书法作品,不要给一些不入流的书法字体所误导。还有就是能控制毛笔,能拿起笔来书写具有一定线条质量的书法素材。这和传统的书法课程不一样,也和设计课程不一样,它是基于书法审美的书写实践课程,所以我们课程的状态就是按照不同的目的一直在写,一刀100张的宣纸很快就用完了。我开始很担心同学们会排斥这个,没想到会那么的投入。这以后,在具体设计工作时,可以想到用书法解决设计问题,会用电脑处理书法作品,就达到目的了。

集体创作书法《心经》







Q13你对佛像印创作有些什么思考?

“印宗秦汉”就是说我们刻文字印要从秦汉印的传统里面走。但是造像印从有据可查的弘一法师造像印开始也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现在有种不好的情况,按我说是叫“无法无天”。“无法”就是没有法度,不知道从哪儿刻从哪儿学。我认为应该是师法汉魏。汉就是汉画像石、画像砖;魏就是南北朝造像。还要学习近代的来楚生先生,这就是我说的传统。“无天”就是没敬畏心,不是说要去信宗教,但是至少你要有敬畏心,要熟悉佛像的仪轨等规矩,刻的时候也是净化心灵的过程。



Q14对于同时在传统的书法篆刻和现代设计两线进行创作实践,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会觉得这二者是统一的?冲突的?互相促进的?

我很早有一个斋号叫“二流堂”,出自吴祖光等一批文人在重庆的遭遇。我借用了下,表面上是自省,督促自己前进。我觉得自己是个二流的设计师,离一流还有很大的差距。第二个解释就是一个是艺术的流水,一个是设计的流水,可能会合在一起。



Q15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或者设计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们也不老啊。赶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再耗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面。这也是说给自己的。就像有人问我,我怎么有时间做一些海报?我觉得就是因为我对时间能可控一些。
 
然后是要两条腿走路,营养要均衡。一要关注传统的艺术形式,比如家具、雕版、书法、绘画等关于“动手”的艺术,总要找到一样;二要关注编程、动画,甚至于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应用。如果要给我四年时间,让我学点啥,我就会选择这些。我觉得这两个是不相悖的,这样营养才能均衡。
 
还有一点是,要了解艺术上的事情,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我说谁谁谁的作品可以结合到设计上,你都不知道,这就很无语了。



Q16如果用三个词来描绘自己,你会选择哪三个词?
 
第一个是“七分熟”,因为我觉得很多设计和作品都是七分熟的感觉,甚至有可能是五分,只有做得偏生,后面的解读才会越多。第二个词就是“野草”吧,是我的状态,也切题。第三个词是我不喜欢的词——“跨界”。没有界这一说,也没界可跨,这都是一样的。设计是不是艺术,有人做的设计就是艺术,有人做的就是美工。定义艺术家也是这样的。



Q17你能评价下自己的设计作品吗?
 
我的海报设计有些偏重于影像的呈现。这要感谢我的朋友魏飞,他的摄影水平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一个原因。有时候,我也在想,这样的海报是设计作品还是影像作品呢,也许就是这种不确定性,这种“去设计化”让我着迷吧。这几天看了挂出来的这些作品,能称为精品的很少。对比一流的设计师,差距还是很明显,这也急不得,每人的资质不同,学习能力和节奏也不一样。尽力而为,持续积累吧。

谢谢你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期待着你下一个不一样的展览!

此访谈在 “野草:郑邦谦视觉艺术作品展”现场进行。(孙大旺X郑邦谦)
*感谢安斌、学舟现场影像记录



=    海 报 近 作    =


海报《勾引家日记》




海报《三室两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览(参赛作品1)
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真材实料
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选登
珍贵!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选登
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篆刻类)
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选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