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法自然 不局于古——画家曲璞的山水画探求

艺术简介

曲璞,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王镛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擅长书法,篆刻,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和入选全国各大型书法、篆刻、中国画作品展,出版有著作多种。现为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宋庄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中心创作员。

作品欣赏

△峰出半天云 45x65cm 2019

△白云如絮抚苍山 45×65cm 2019

浅析中国画写生现状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耽情绘事,临池雅兴,实属人生得意。艺如镜花水月,宛然有之,而不易把捉。师法自然,不局于尚古粉末,惟有自然一草一木才是创作源泉所在,只有深悟传统理法与自然统一,才能开辟一番局面。

古人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贵乎写,贵在写物。在中国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写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宋代范中立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指出了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南北朝谢赫在其“六法”中,把“应物象形”作为一法;石涛是“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宾虹则将师古人和师造化结合起来……传统中国画一直很重视写生。

△渣济写生(一)32x44cm 2003

△渣济写生(二) 32x44cm 2003

中国画写生,它既是造型训练和笔墨学习的手段,也是重要的创作方式之一。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画种,它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塑造方法,有自己独特的时空关系。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中国画,外出写生,就成了常态。在很多著名景点,常能见到写生大军的身影,有些地方,甚至还设立了写生基地,食宿餐饮一条龙,发展起了“写生经济”。然而写得这么热闹,完成的作品却跟中国画没多大关系。

△溪山清秋 45x65cm 2019

△晚秋净觉寺 45x65cm 2019

当代美术的现状比较混乱,误区很多,可以说处处是误区。我们生活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夹缝之中。我们是要做艺术,但这种艺术不该是西方的艺术。何况在艺术里,还有很多不是艺术而是垃圾呢?当年徐悲鸿先生教育我们走“苏联写实主义”的道路,于是画家画画就停留在“画得像”的层面上,这样的画是写真,不是艺术。

我们的院校教育体系把西方的写生技法运用到了中国画里面,导致中国画无论是创作还是写生都有素描的影子。从各大美院教授到美院学生们的写生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不自觉地把西画透视、光影等理念运用到国画里,用西画的水彩和造型的方法,用毛笔和水墨画出来,说是中国画写生,这很可怕,也使作品失去了中国画的韵味,我称之为“素描写生”。

△山随平野阔 45x65cm 2019

△云蒙胜景 49x49cn 2015

几十年来,无论是各大院校的教授还是社会上的职业画家,都抛掉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主线,把书法与绘画切割开来。这些人只画画,不写字,有的即使能写上两笔也很不专业,中国画这样发展还会有前途吗?利用西方的绘画理念来解决中国画的发展,我以为是死路一条!

△千佛圣境 45x65cm 2019

△千佛胜境 70x46cn 2016

中国画讲究的是“意”,是综合修养,顺序是书法、篆刻、文化、画画,所谓的诗书画印。 ,面对自然山川,中国画要求画家具备较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强调结合画家的情感、审美观念和文化艺术修养对物象进行“写意”式写生,把山川变成笔墨,传移摹写,表现出作品的笔墨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五代时期的荆浩在其《笔法记》中说的“度物象而取其真”之“真”,指的就是对象的“物理”和本质。它是与“似”相对的概念,所以他进一步说:“似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对这一观念的准确理解有助于画家更为灵活而主观地运用各种写生方法。

重视中国画写生永远不会过时,但在写生之前,需要沉下心来,对照传统,做好案头工作,这样,到了现场,才会心中有数,不会被物象所困,做到物我相融,物我相化,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自然流淌,也这有这样,才能抒写胸中逸气,还中国画之本来面目。

(己亥年曲璞写于璞斋)

△群峰过雨 70x46cn 2016

△万山红遍 70x46cm 2016

△天高云影 70x46cm 2016

△嫩溪平野 70x46cm 2016

△春山远雾 70x46cm 2016

△书法作品(一)40x70cm 2018

△书法作品(二)40x70cm 2018

△书法作品(三)40x70cm 2018

△书法作品(四)40x70cm 2018

编辑 张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正己亥年山水小景写生新作赏析
山水大观 | 我谈八大山人的绘画
林文瑞丨万象归心 —— 浅谈中国画山水写生与创作
相约四季——美术名家“张耀明”写生作品微展
[书画评论]李广南解读张新中山水作品《中国传统山水精神的现代解构》
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