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和我家的竹林

       近来,喜欢上了抖音,每天都要打开看看。特别喜欢里面的一首歌,词曲优美深情:“告诉他深情依旧,就像翠竹长青……”这使我想到了老家的竹林,想到了父亲和母亲,更加想念老家竹林和逝去的父母。

       老家院子翠竹环抱。院子前面和房后的竹子十分高大。我们家和大妈家的在半山腰山塆里,则矮小得多,细小得多。从西南面的山上看过去,老家的竹林,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走进竹林中,就到了一个幽静的世界。一个人在静静的竹林里,无人打扰,可以漫步其中,也可以坐在林中干净的石头上。出太阳的时候,阳光就从竹梢竹叶间穿过,在地上洒下斑驳的点点亮光,让人恍惚。踩在淡黄的竹叶上,沙沙作响,耳边传来鸟叫声。小时候,我就爱在星期天以及寒暑假早晨,到竹林里读书。当时家族中有一个大伯,在外面教书,家在生产队里,他很喜欢钓鱼。有一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他走进了这片竹林,慢慢地、仔细地挑选做钓鱼竿的细竹子,最后选中了两三根,满意而归。

        一个家庭是要有家庭经济来支撑的。我们家那时支撑起家庭经济的,就是家里的竹林。那时,还在生产队里,父亲就利用空闲时间编箩篼卖。自家的竹子,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上街或到别处去买,省钱省时省力。父亲的手艺很好,选材考究,做工精细,他的锁口篾从不用生长不满一年的嫩竹,篾丝要过篾刀,这是很多其他编箩篼卖的人不曾有过的工序。因此,父亲的箩篼口碑很好,附近知道的人,需要箩篼的就早早地跟他打好招呼。挑到市场上去卖的,一副箩篼也要比别的贵一到两元钱。

        父亲花了很大功夫来念“竹子经”。

        父亲要从竹林里“取出”,首先是用实际行动爱它们。他不是像隔壁幺叔那样,而是爱在前面。隔壁幺叔家有一片青冈林,很爱生虫,树木生了虫就死了。幺叔于是就把树子砍了,剃了树枝,将树干扛回家,锯成一截一截的,再劈成一块一块的柴码好。有空了,再去打树圪篼。这等于是给死亡的树木料理后事。

        而父亲则是让竹子长得更好。在冬天农闲时,别人都喜欢呆在家里,他则带着工具上山进竹林打竹圪篼,干得热火朝天,浑身直冒热气,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收获也是丰厚的,不仅有堆成小山的竹圪篼,而且来年竹林里生的笋子更多,长得更健壮,整个竹林生机勃勃。我还用竹圪篼做过一个螺陀呢。

        父亲爱它们的第二个实际行动,就是“取之有度”,不“枯泽而渔”。当时,院子里有人偷砍我家的竹子。母亲想,与其让人偷去,不如自己卖些。于是,有一次,她便自作主张,在父亲外出不在家的日子里,叫来买竹子的,进我们家竹林砍竹子,砍来当场捆好过秤,付钱扛走。母亲不懂竹子的事,人家来竹林里砍,就挑好竹子砍,也不管是不是来年要生笋子的母竹。父亲回家后,到竹林里看到一片狼藉,到处是母亲来不及捆回家的湿竹丫,到处是竹子砍了后留下的竹桩,新鲜的刀痕。父亲很生气,大声斥责母亲。而母亲却感到很委屈,因为她不理解父亲对竹林的一片心,要砍竹子,但不能乱砍滥砍。

        父亲对竹子的爱,还表现在充分利用上,“竹”尽其材。竹子颠不能划篾丝,父亲就用来制作捞竹叶树叶、柴草的工具“扒扒”。长长的把,就像猪八戒的钉扒,它就像人张开的一只手,把坝子里或土里、山上的柴草捞得干干净净。父亲还能用一截尺把长的竹子做一把刷把,用来洗锅。

        父亲的竹艺很精湛,他编的东西外形美观,而又扎实中用。他能编各式各样的竹器,从生产上用的装红苕的篮子,装谷子的箩篼,到用来筛大豆、绿豆等的竹筛子。还有用来晒东西的箕簸。有很大的,也有小一些的。父亲曾编过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箕簸,用来晒玉米等。那时,农村晒坝很稀缺,这箕簸则是对缺少晒坝的一种很好的弥补,可以放在草坪上、斜坡上、坝子边。每年夏天,父亲还要编好几把竹扇子,扇起来方便,风很大。有时候,我们就给父母扇,他们或刚从地里或赶场回来,或者在灶门口烧火做饭。我们边扇边数数,感谢他们在大热天的辛苦奔波、劳累和付出。竹器的特点是就地取材,自己能制做,方便实用。现在看来,它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绿色环保。

         父亲年轻时,在我们心中,是一个"硬汉",成天忙农活,对我们也缺少耐心,我们犯错了,他就生气和骂。但有时候他也会显示一些柔情。在编篾货的空闲时候,会用柔韧的篾条,给我编一个"米谷阳“鸟儿,我就拿着它去玩。

        后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父亲就不再弄他的篾货,上山去竹林里的时候少了。他去就是砍竹子,第二天一大早扛到板桥坝场上去卖,这样来钱快,省时间,但费力,比编成箩篼赚的也少很多。父亲是个庄稼汉,长期担任生产队副队长,是做庄稼的一把好手。种田是他的“第一职业”,而编篾货则是他的“第二职业”。父亲已去世十多年了。现在想起父亲与竹林,父亲编篾货,也觉得有几点值得人们借鉴。

        一是在增收项目选择上,父亲的坚持和韧劲。父亲“挖井",坚持挖到出水为止。而好多人,挖到一定时候,见不出水,便又换个地方再挖。现在,农村人增收,都喜欢新花样,新点子,这没什么不好。但有了项目之后,更要像父亲那样,去动脑筋,把现有资源充分地利用好,做好文章。而不要像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到头来一事无成。

        父亲编篾货的时候,附近也有人在编箩篼来卖。院子所在的大冲上面的唐表叔家就在编箩篼卖。他们自己没竹林,是买竹子来编的。他们卖的箩篼,不是卖给农民用的,而是有人收购。因此,他们编得多,量上远超我父亲,规模比我父亲大多了,编的速度也快得多,自然,赚的也比我父亲多很多。我父亲在商品、市场意识和适应市场能力方面,不如唐表叔他们。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第二个值得思索的地方。

        父亲留给我们的第三点,是他的"绣花工夫",也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糊弄买主的朴素意识。他的质量意识很强,在重点部位材质的选择上严格把关,锁口篾选的竹子,一定是一年以上的老竹。父亲有自己独特的工序,篾丝一定要过篾刀,做到粗细均匀不起毛。

        父亲的第四点,就是在竹林的利用上,处理好了"养"和”取”的关系,有先有后,先养后取。做到"有度",不过度利用。这样,也就能做到长期利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在这方面,他有朴素的先进的经营理念。

        竹子在今天的农村,依然很常见,但处境却十分尴尬。是不是它们真的没用?显然不是!现在,一些搞得好的企业,开发出了竹制品,打进了城市市场,很受市场欢迎,客户青睐。即便在农村,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竹子的前景也十分广阔,用来编制工具,就地取材,而又价格便宜,绿色环保。

         “告诉他深情依旧,就像翠竹长青……”故乡竹林让人永生难忘!茂盛的竹林,翠竹长青,也象征着我对故乡深情依旧,对父母绵绵不尽的思念和对故乡美好明天的殷切期盼!

              王良炬 2021年1月24日 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林青幽
岷山翠竹
【散文】作家村的竹林
翠竹青青,掩映无边湖光
翠竹青青听雨音
【三秦文学】李翰儒:【故乡那片竹林】(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