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瓦尔登湖,梭罗心灵的故乡



瓦尔登湖(102英尺)是一个31米深的湖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它是10000-12000年前,由冰川退缩形成。1845年7月4日亨利?戴维?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自耕自足两年有余。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Walden)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



瓦尔登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是宏伟的,不常去游玩的人,不住在它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但是这一个湖以深邃和清澈著称,值得给予突出的描写。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松树和橡树林中央的岁月悠久的老湖,除了雨和蒸发之外,还没有别的来龙去脉可寻。四周的山峰突然地从水上升起,到四十至八十英尺的高度,但在东南面高到一百英尺,而东边更高到一百五十英尺,其距离湖岸,不过四分之一英里及三分之一英里。山上全部都是森林。所有我们康科德地方的水波,至少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站在远处望见的,另一种,更接近本来的颜色,是站在近处看见的。


水是这样的透明,二十五至三十英尺下面的水底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赤脚踏水时,你看到在水面下许多英尺的地方有成群的鲈鱼和银鱼,大约只一英寸长,连前者的横行的花纹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你会觉得这种鱼也是不愿意沾染红尘,才到这里来生存的。



湖岸是由一长溜像铺路石那样的光滑的圆圆的白石组成的;除一两处小小的沙滩之外,它陡立着,纵身一跃便可以跳到一个人深的水中;要不是水波明净得出奇,你决不可能看到这个湖的底部,除非是它又在对岸升起。有人认为它深得没有底。它没有一处是泥泞的,偶尔观察的过客或许还会说,它里面连水草也没有一根;至于可以见到的水草,除了最近给上涨了的水淹没的、并不属于这个湖的草地以外,便是细心地查看也确实是看不到菖蒲和芦苇的,甚至没有水莲花,无论是黄色的或是白色的,最多只有一些心形叶子和河蓼草,也许还有一两张眼子菜;然而,游泳者也看不到它们;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长在里面的水一样的明亮而无垢。


这不是我的梦,
  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
  瓢拂而过的风;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
我说过,瓦尔登湖是看不见它的来龙去脉的,但一面它与莽灵特湖远远地、间接地相连, 灵特湖比较高,其中有一连串的小湖沼通过来,在另一面显然它又直接和康科德河相连,康科德河比较低,却也有一连串的小湖沼横在中间,在另一个地质学的年代中,它也许泛滥过,只要稍为挖掘一下,它还是可以流到这儿来的,但上帝禁止这种挖掘,如果说,湖这样含蓄而自尊,像隐士一样生活在森林之中已经这么久,因此得到了这样神奇的纯洁,假如 灵特湖的比较不纯洁的湖水流到了它那里,假如它自己的甘洌的水波又流到了海洋里去,那谁会不抱怨呢?


梭罗的思想、行为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但他的生平简单却耐人寻味。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1841年搬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既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3月,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



瓦尔登湖不仅是他生活的栖息场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瓦尔登湖是他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的一个幽雅僻静的去处。这个地方不仅给他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也给他提供了一种朴素淡泊的心境。他在这里观察、倾听、感受、沉思,并且梦想。“我含蕴着,并养育着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他声称要将独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奉献到公共福利上来。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但正如何怀宏先生所作序言:“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这本书并不会在中国太受欢迎,但它会有稳定的读者群,而且这些读者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本书,在夜深人静时捧着它,像是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感受自然的美好?如何与自然相处?梭罗的《瓦尔登湖》值得一读
《瓦尔登湖》:澄清灵魂的一泓水蓝
凤凰诗文||初遇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和梭罗(作者:干春松)
聆听大自然的呻吟_浅析_瓦尔登湖_中梭罗的自然观
《神的一滴》教学设计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