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中的柳树——杞柳

姤,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有陨自天。

用杞柳把瓜包起来,内藏文采,从天上陨落。

杞读音qǐ,1.枸杞。

2.杞柳。

3.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

古国名,姒姓,伯爵,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杞以奉禹祀,杜预曰,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桓公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以并之,迁都淳于(杞始封在雍丘,春秋之前已国于青州而近莒,或由武王改封之,)又迁缘陵,襄公二十九年又迁淳于,今河南杞县,即雍丘也,淳于废城,在山东安丘县东北,缘陵故城,在山东尔昌县东南,后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

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则吾能征之矣。《国语·周语》称:“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管子·大匡》记齐桓公语:“夫杞,明王之后也”;《世本·王侯》:“殷汤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大戴礼记·少间》:“成汤卒受大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记“(卫成)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郑子大叔之语,称杞为“夏肄(余)”

杞甲骨文

字形演变

杞,甲骨文=(木)+(纪,绑)。甲骨文上面的表示木,下面的己表示弯弯曲曲的形状,或者捆绑东西的形状。所以,杞本义是杞柳。

杞柳,拉丁名是Salix integra,别名柳条、绵柳、簸箕柳、笆斗柳、红皮柳,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目、杨柳科、柳属的一种植物。

灌木,高1-3米。树皮灰绿色。小枝淡黄色或淡红色,无毛,有光泽。芽卵形,尖,黄褐色,无杞柳喜光照,属阳性树种。光照不足,生长不好。生于山地河边、湿草地。

在古代,分布于中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在现代,由于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其生长环境逐步缩小。在武侠小说中常常提到的灌木丛,其主要树植种类,杞柳就是其中之一。

杞柳主根少而深,发达的主根可深达1.2米,侧根比较发达,多集中在0.3米以上土层中。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河岸、沟坡、路坡具有一定作用,是固堤护岸的好树种。

在现代社会,杞柳作为一种经济作物,主要用于柳编。杞柳皮可以做肥料、做燃料、做饲料。

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

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在从事采集作物的过程中制作各种容器和包装物,采用有韧性的植物,借助初步掌握的编制方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柳编产品。从奴隶社会到战国时期,柳编就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历经各个朝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器具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用柳条编织的篮、筐。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棬。唐代,沧州(今河北沧州和山东宁津以北地区)柳箱已很著名。宋代,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传统的柳编品种主要有衣箱、笸箩、簸箕等。

杞柳组包括:1.欧杞柳为小灌木。嫩枝红褐色或栗色,有丝状毛; 老枝淡黄色,无毛。蒴果淡黄色至红褐色,密被绒毛。花期5月,果期6月。主要生长于海拔730-4580米的山间沼泽和低湿地。冰碛石地、高山草甸、河谷、林中、落叶松林中、山谷、山谷低湿地、山谷河边低湿地、山谷水边、山谷沼泽、山坡、山坡草甸、石缝、水边、沼泽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阿尔泰和伊犁山区)。

欧杞柳

2.塔城柳。灌木,高4—5米。小枝淡黄色,无毛。芽卵形,浚褐色。蒴果密被灰绒毛。花期5月,果期6月。生于海拔1400—1500米的山区河岸边、河谷、 林中沟边。分布于中国新疆西北部一带。

3.沙杞柳。灌木;小枝淡绿色或淡黄色,无毛。蒴果长5-6毫米,有长毛。生于草甸、林中、平原、丘间低湿地、沙地、山坡河边、湿草甸、湿地、湿沙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西部;蒙古,苏联也有。

4杞柳.产山东、河北燕山部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东部及东南部。苏联东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山海经 中山经第五《风伯山》原文:

又东南五十里,曰风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suan)石、文石,多铁,其木多柳、杻(niu)、檀(tán)、楮(chu)。其东有林焉),名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鸟兽。

杞县,古称杞国,据《杞县志》载:“杞地古多生杞柳,因名为杞。”后为国名。杞县位于河南省中东部,河南省开封市辖县,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古黄河冲积扇东南翼。东控商、亳,西屏郑、汴,南濒涡水,北负黄河,东北扼鲁豫咽喉,西南通中原腹心,夙称梁(开封)宋(商丘)锁钥。杞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地古代因杞柳多而得名,杞于夏代立国,杞县城,古称“雍丘城”,是杞国的都城,历夏、商、周三代,延续1500余年,秦朝时,设立县制。

杞县文物古迹较多,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鹿台岗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保护单位35处。

杞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与华夏民族历史同步,上古时期的炎帝后裔颛顼、共工、榆罔在杞县遗留有高阳、空桑、高高山、古天文台等遗迹,奴隶制时期的夏、商、周时期的杞国封地和都城均在此地。

杞县柳编的编织技术主要包括:精编、穿编、定编、木编、平编、拧编6类,杞县柳编产品涉及盘、篓、篮、筐等家用品,还有书箱、摇篮、花瓶、屏风、画框等装饰品。杞县柳编柳条色白、质柔、纤细。杞县特有的原材料,加上特定的编织技法,构成了杞县柳编独有的风格。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用柳条编织的盘、篓、篮、筐。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棬。唐代,沧州柳箱已很著名。到了北宋,柳编到了盛世,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传统的柳编品种主要有衣箱、笸箩、簸箕等。1960年以来,杞县柳编工艺品开始出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杞人忧天

先秦《列子·天瑞篇》:佚名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杞姓来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西周时期诸侯杞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二》中记载:“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据史记《正义括地志》中的记载:“汴州雍丘县,古杞国。

第二个渊源

源于彝族,出自宋、元时期云南大理国彝族自杞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云南大理国自杞部,是一个古老的彝族部落,主要活动在贵州、广西边界地区和云南楚雄一带,其部落酋长在段氏大理国中曾任水兑分司吏,负责糟粮、物资的运输。宋、元朝之际,大理段氏政权归顺了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从此成为元朝政府的傀儡。到了明朝初期的洪武十四年秋季(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军蓝玉和沐国公沐英率大军讨伐尚据守云南地区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而已经成为傀儡政权的大理政权段氏王族却忠于已经灭亡的元朝,积极抵抗明军入滇.其时,彝族自杞部酋长却首先率部投靠了明军统帅沐国公,并辅助明军打开了进击云南的通道,大战之后,滇境归明。

自杞部,有后裔子孙按汉制以汉姓“杞”为姓氏者,后亦有改岂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东楼公、姒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钩藤
夏朝曾存在的证据(杞国)
夏商古国——杞国,“杞人忧天”来自这里,杞姓来历
杞国——一个历经夏商周三代,1500年的诸侯小国
杞县历史文化的代表
杞县人物——“东楼公”娄云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