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不捐款

我第一次捐钱应该是小学的时候,全校组织献爱心,我捐了2块。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从卡里取了1000,塞到募捐箱里,那年的生活费大概是每月600块钱。刚工作的时候,看见路边的流浪汉,会自觉地把零钱轻轻放在碗里,然后快速走开。

 
最近几年很少捐钱了,当被问到“你为什么不捐”的时候,脑袋里首先蹦出来的,不是有关公益的负面新闻,也不是自己的经济状况,更多的是一种不太情愿的、困惑的感觉
 
我问了问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想知道他们对捐钱这件事,是怎么看的。那些我以为从不关心公益,也不了解公益项目的人,却给出了令人深思的答案。虽是一家之言,但或许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亦能窥见公众对捐钱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捐款去向不明,难以建立信任


大部分人的捐钱经历,恐怕都离不开大灾大难,不管是汶川大地震,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人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但现实却是,不管是支出事项与所筹金额的不匹配,还是迟迟没有拨付的善款,有时候我们捐出去的钱,会变得不知去向
 
尽管这样的情形可能只是少数项目,或者少数机构的问题,但互联网的传播,让类似事件得以在社交媒体上快速发酵,质疑的声浪或许随着热搜的消失而退却,心中的疑影却很难抹去。


与之相对应的,是多数捐款人对公益项目的不甚了解。支付成功后,捐赠行为就画上了句号,很少有人过问善款的具体使用。
 
一方面是钱不多,不少捐赠人甚至抱着祈福的心态捐钱,形式大于内容;一方面是缺少途径,一个项目从筹款到执行完成,可能会花上几年的时间,要做到时时关注确实不易。如果可以打通捐赠人和项目方的沟通渠道,在捐赠服务上多花点心思,或许能够抓住那些真心实意的支持者
 

多次频繁劝捐,消减捐赠热情

消减捐赠热情的,还有打开朋友圈时,满屏的筹款治病链接;和某些日子里,突如其来的捐款邀请。甚至有朋友遇到过劝捐时非常热情,捐过后却很少联系的,让人总有一种,当了韭菜的错觉。捐一两次尚有余力,但次数太多,就有点让人力不从心了


有的朋友,捐钱的经历不少,但每每看到千篇一律的文案,还是难免遗憾。除了少数亮眼的项目,大部分筹款的介绍都很相似,似乎做扶贫,一定得家徒四壁,讲助学,肯定要勤奋向上,好像不这样就筹不来钱似的。

这种“审美疲劳”是怎么来的不得而知,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大众对公益,特别是对公益筹款的认知。无论是同质化的项目设计,还是频繁打扰的劝募方式,除了给人一种不专业的印象还可能不小心“误伤”那些踏实做事的公益人,让他们本就不易的筹款之路更加艰难


没有结果导向,不好评估成效


如果说上面这些都还只是表象,另一种观点,却很好地解释了我内心的困惑。那就是不少公益项目,我们很难评估它有没有达成目标

除了直接的资金资助,公益项目还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做能力建设、意识倡导、社会服务等等,都不容易拿量化的指标去判断这和公益项目本身的属性有关,他们大都面向复杂的社会议题,可能也不具备可供参考的权威标准。

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不少项目重过程轻结果,忽略了解决问题的初衷。比如开展乡村女性培训,往往需要拍摄照片、纸质签到、活动报告,展示来了多少人,现场有多热闹,但却少有途径直观地了解,参加培训的乡村妇女都有哪些改变。
 
关注焦点的错位,让整个语境都更强调资助方或者主办方的要求,却忽视了受助对象的利益。公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公益组织可以拿出数据和证明,告诉大家,你捐的钱用在了实处。
 
现在越来越强调用数据说话,我想,除了参与人数和筹款金额,或许还需要多一些维度,来陈述、评价服务对象的收获和成长


人们从不缺乏爱心,但同时也对自己的捐款有所期待,期待可以帮助他人,可以带来改变。绝大部分公益组织,都在努力把项目做好,如果“埋头苦干”之外,可以让反馈沟通变得更直接、把透明公开做得更到位一些、把项目进展发布得更及时一点,或许更有助于提升捐赠意愿为彼此的理解和互信带来契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字|11月24日【恩】
如何不花钱成为腾讯股东
“就捐了一块钱,我倒要看你能发几条朋友圈”
从个人层面看,挣钱和做公益有先后吗?|Office Hour 问答放送第十六期
马云谈捐钱搞公益事件,当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马总怒怼这个人
曹德旺捐款1亿:等疫情结束以后,会去查捐款都花到了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