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里的“精”指什么?

中医里的“精”指什么?


  我们日常说的“精”,在中医里指的是狭义的“生殖之精”。广义的“精”指的是人体一切有形的精华物质,包括血、津液、髓、水谷精微等。从来源上分,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源于饮食的后天之精。精一般呈液态,贮藏或是流动于脏腑之中。

  精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与气、血、津液之间都是可以相互生化的,不过略有不同。中医里认为精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气的运动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气的固摄作用又能固摄精液,使精聚而充盈,不致无故耗损外泄。精也能化气,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化为元气,水谷之精可以化生为营气。

  后天之精和血都是由饮食中的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的,因此有“精血同源”的说法。精和血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精盈则血旺,精亏则血少,反之亦然。精与津液也是类似的关系,后天之精和津液都是源于饮食水谷,生成于脾胃,合在一起就是水谷精微。

  精的作用

  精的作用首先是生殖,也就是俗称的传宗接代。生殖之精与生俱来,为生命起源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人的先天之精主要贮藏在肾中,肾精充足,则生殖能力强;肾精不足,就会影响生殖能力。因此,中医认为“肾主生殖”,重视调补肾阴肾阳来治疗不孕、不育。

  精的第二个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灵枢·经脉》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人的生命源自于先天之精,人的生长发育则需要后天之精的滋养。

  此外,精还有化生为气血,濡养人体的作用。后天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器官,起着滋养作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们吃下去的食物,经 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化为后天之精后,一部分滋养机体,一部分归藏于肾中。肾中之精,一方面不断贮藏,一方面又不断输泄,如此生生不息,因此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人体内没有精,也就没了生命活动,那就真的“精尽人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中医》:庸胜堂中医基础讲座实录第十讲
【中医基础】(4)什么是人体之“精”?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人体之“精”到底是什么?一起看看中医学对精的理解
催乳师气血津液课件
人体之“精”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