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考试的积累与运用,难的是面太宽,知识储备一定要够

这是六年级期末毕业考试的一道语文题目,叫做积累与运用。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道题目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还要会运用,一下子把难度增加了不少。但是这类题目还是比较有新意的,已经脱离了那种纯粹死记硬背的记忆。

第一题,已经给出了是关于友谊的古诗。这一点很重要,向学生交代一下思考的方向。因为古代诗人的作诗题材是多变的,同一个诗人诗人留下的诗句肯定不止是一首。所以,交代了思考的方向,关于友谊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提示,这是一句很出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句子,诗题故意空出,紧接的后一句也空出,需要学生一番思考,一般只要知识储备中有这首诗,在这一个半小时里一般是回想起来的。

这道题目没完,紧接着是“唯见长江天际流”,后一句挖空,诗题挖空,但是有作者李白的提示,学生稍微思考一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这首诗作为送别诗的代表,也是相当的出名。

还是没有完,紧接着是白居易的古诗,“萋萋满别情”这是一句提示,虽然诗题被挖空,但还是很容易记起来。题目到此结束。

在这道题目中,在送别诗这个题材下,分别引用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可以说跨度还是很大的,需要学生充足的知识储备,换句话说,如果脑袋里真的没有,就是再翻几遍也拿不出来,犹如学生没有带作业本,在书包里怎么也找不出来。

第二题是一个非常简练易答的题目考查的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这个题目不算很难,没有考查作者姓名,也没有考查作者所处年代,这算是最基本的考查了。只要名字没有写错,就算得分了。

这类题目该怎么应付呢?前提是做好复习归类工作。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古诗题材进行归类,比如惜时、爱国、思乡、描写秋天等等,对所有小学课本上出现的古诗进行归类。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同学们把工作做得细致一些。当然,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也会把这个工作提前准备好,直接把资料分发给学生。问题是不是自己亲自努力来的东西,自己不一定就真的能记住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亲自动手找找比较好,这首诗记的内容是什么?题材属于哪一类,在课本多少页?这样,影响会很深刻许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知识复习要点
小学期中考试怎么破,在线等!
小学语文小考精练题(句子、解题指导、参考答案)
一年级语文知识归类
D老师编著语文学霸小学部分扉页前言
这道古诗题,难倒万千学霸,能答对全部的,中考语文绝对差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