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样囊肿与表皮样囊肿如何鉴别

病例图片来源中国医学影像


从广义上说,表皮样囊肿是由单一组织构成的类组织性畸胎瘤,而皮样囊肿则由多种组织构成,其构造颇似某种器官,故又有类器官性畸胎瘤的称谓。


  表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又因其洁白如白色珍珠样而称为珍珠瘤。系胚胎期神经管闭合时混入了外胚层成分,逐渐生长所导致肿瘤形成。即残留了皮肤表皮细胞层,上皮组织不断更新脱落角化的细胞,使得囊肿内容物逐渐增多,形成肿瘤。


  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属先天性疾患,是错构瘤的一种,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所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常位于皮下,偶见于粘膜下或体内器官。


  表皮样囊肿


  CT表现:

①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改变,CT值0~15HU,边缘清楚。

②有两种形态:扁平型:形态不规则,肿瘤沿蛛网下腔蔓延,“见缝就钻”为其特点。团块型:多位于硬膜外,呈球形,为混杂密度。

③肿瘤可有钙化,但不常见,多位于囊壁上,亦可在囊内。

④脑桥小脑角池、环池、四叠体池的肿瘤可致脑干受压、变形。

⑤增强扫描时病灶不强化,偶见边缘轻度弧形增强。



  MR表现:

①鞍上池或桥小脑角池类圆形或不规则病变,边缘锐利。

②T1加权绝大部分为均匀的低信号,少数由于瘤体内含液态胆固醇或出血而呈高信号影。T2加权呈明显的、均匀一致的高信号影,高于脑脊液信号。

③肿瘤包膜于T1加权呈中等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影。

④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

DWI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是其与其他囊性病变区别的重要依据。


  皮样囊肿


  CT表现:平扫肿瘤呈球形低密度,边缘锐利,CT值低于脑脊液,但高于脂肪密度,看不到囊壁,无强化效应。


  MRI表现:皮样囊肿呈囊状,边界清楚,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亦为高信号,但信号强度较低。由于其内含有毛发等不同成分,信号可不均匀,以T2WI为着。脂肪抑制像可见高信号消失,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部分囊壁可见强化。皮样囊肿破裂后,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可见脂肪信号影,脑室内脂液界面可见化学位移伪影。较小的皮样囊肿破裂因其内容物外溢而塌陷闭塞。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的鉴别


1、发病率:表皮样囊肿较皮样囊肿常见;


2、性别:表皮样囊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皮痒囊肿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3、年龄:表皮样囊肿20-50岁多见,皮样囊肿20岁以下多见;


4、部位: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和第四脑室,皮样囊肿好发于中线及中线附近,椎管内两者发病部位相似;


5、组织成分:表皮样囊肿内含有外胚层结构,不含皮肤附件;皮痒囊肿含有中胚层和外胚层结构,因此含有毛发、皮脂腺、汗腺等中胚层结构;


6、密度或信号:表皮样囊肿接近于水的密度或信号,皮痒囊肿内脂肪含量高于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CT值低于表皮样囊肿的密度或信号,MRI皮样囊肿呈脂肪信号;表皮样囊肿信号或密度较均匀,皮样囊肿信号或密度多不均匀;


7、囊壁:皮样囊肿壁较表皮样囊肿壁厚,两者均可出现钙化;


8、强化:两者一般均无强化,当合并感染出现肉芽组织时可出现囊壁强化;


9、其他:表皮样囊肿常沿蛛网膜下腔蔓延生长,钻孔样生长;皮样囊肿可出现皮毛窦。


职称考试须知

1、2019年度(放射 超声)(医师 技术)职称考试培训,开始招生啦!


2、你们需要的2019年(放射 超声)职称考试培训计划发布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颅内表皮样囊肿
您真的理解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与畸胎瘤吗?
【影像基础】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颅内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
【读片时间】第0511期:右额部表皮样囊肿
罕见病例:鞍上高信号皮样囊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