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莆田古代四大史学家

     莆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地以人贵,人以地传。莆仙雄邑,名人辈出。兴化儿女,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人物,可鉴古今。莆田古代出现了杰出史学家郑樵,还有三位史学家,分别是陈均、柯维骐和吴任臣。分别著有《通志》、《宋九朝编年备要》(一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宋史新编》和《十国春秋》四大史学巨著。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号夹漈,后又自号“溪西遗民”,人称“夹漈先生”,又自称“莆阳田家子”。兴化县广业里下溪(今涵江区新县镇霞溪村)人。郑庄后裔,祖父郑宰,父郑国器 。南宋杰出史学家、目录学家。中国古代三大史学思想家之一 。崇宁三年(1104)三月三十日生。宣和元年(1119),父郑国器从京师太学回莆客死姑苏(今江苏苏州),郑樵冒暑徒步至丧所,护柩归葬家乡。随后在夹漈山(今涵江区新县镇广官村)构筑草堂,谢绝交往,与从兄郑厚在草堂刻苦攻读,讲学于芗林寺,从游者日众。宣和六年(1124)又与弟在南峰书堂读书。读书治学,往往“昼理简编,夜观星象,饮食寒暑俱忘”。为搜集资料,走遍闽中、闽南等地,“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必借留读”。为了解草木虫鱼的情性,经常“与田夫野老往来”。以其所得撰成多种著所。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掳去徽、钦二帝,新立的宋高宗仓皇南逃,国势危急。郑樵、郑厚兄弟上书枢密使宇文虚中,表达捐躯报国的志向,备受宇文虚中的赞赏。由于宇文虚中被弹劾去职,郑樵的报国宏愿未能实现,从此发愤著述。郑樵自宣和元年(1119)以后,十年间,著有《书考》、《诗辨妄》、《春秋考》等著作,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学之士,受到名相李纲、赵鼎、张浚等人的器重,《诗辨妄》也受到朱熹高度评价。绍兴五年(1135),郑樵撰成《象类书》、《续汗简》、《梵书编》等著作,并在广业里南的芗林山筑修草堂,为著书、修史的处所,从此潜心天文、地理、鱼虫、草木之学。绍兴十一年(1141),着手通志的撰修。绍兴十三年(1143),秦桧焚《日历》、《时政记》等史书,奏禁野史,并以其子秦熺监领国史。绍兴十七年(1147),郑樵步行2000多里到临安,于十一月献书朝廷,作《上宰相书》表明修史之志,求免修私史之名。次年,秦熺荐郑樵为右迪功郎,郑樵不受,返回兴化。绍兴十九年(1149),高宗下诏将郑樵所献之书140卷藏于秘府。郑樵生活清贫,绍兴二十二年(1152),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白盐、白姜、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绍兴二十七年(1157)因侍讲王纶、贺允中的荐举,高宗下旨召见郑樵。郑樵于次年到了临安,向高宗面陈自己30多年来所完成的50种著述。对尚未完成的《通志》一书,则“谨摭要览12篇,曰《修史大纲》,先上之”。高宗非常高兴,叹惜“何相见之晚”。特补右迪功郎,主管礼、兵二部架阁(档案),但被御史叶义得弹劾,改监潭州南岳庙。不久,郑樵仍回兴化。时莆田县重修木兰陂,为作《重修木兰陂记》。绍兴三十一年(1161),《通志》书成。该书始自三皇,终于五代,参用司马迁《史记》体裁设《本纪》、《列传》,而改《史记》体裁中的《表》为《谱》、《志》为《略》。全书共200卷,其中《本纪》18卷,《列传》125卷,《皇后列传》2卷,《年谱》4卷,《略》51卷。《略》是《通志》的精华部分,是“总天下之大学问而条其纲目”,其中《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郡邑略》、《昆虫草木略》等5《略》都是郑樵的首创,《通志》二十略中的《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是其研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校雠略》和《艺文略》也是研究中国目录学、校雠学的重要文献。在《校雠略》中,从理论上阐明了图书采访、类例、著录、注释的观点。在《艺文略》中,突破前人所用的四分、五分、六分、七分、九分等文献分类方法,创立了12类、100家、432种的分类体系,著录10912部、110972卷图书,力图全面、系统地反映当时的文献存亡情况,超越了前人,取得很大成就。同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研究动植物学的科学方法,报出重视动植物的释名和识名。主张深入实地观察和采访。主张书本理论与田野实践相结合。明确图谱对动植物研究的重要作用。重视前人经验,但不盲从。31岁的郑樵就已是精通百家之学、熟娴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曾自述:“忽忽三十年,不与人问流通事。所以,古今之书,稍经年目;有家之学,粗识门庭。”《通志》是继《史记》后的又一部通史巨著。《宋史》评论:樵好为考证伦类之学,成书虽多,大抵博学而寡要。平生甘枯淡,乐施与,独切切于仕进,识者以是少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下,兵临长江采石,高宗亲自赶到建康(今南京市)前线,尽管局势紧张,但当高宗得知郑樵已到临安献《通志》时,立即授郑樵为枢密院编修官,兼检详诸房文字。次年(1162)春,高宗回到临安,即命郑樵把《通志》进呈。但郑樵却已病逝于临安客馆,绍兴三十二年(1162)三月初七日卒。“海内之士知与不知,皆为痛惜。太学生三百人为文以祭”。郑樵一生读书、著述和讲学。他的学识广博,在当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郑樵一生著作极为丰富,所著书达81种,669卷又459篇,但传世的著作只有《通志》200卷,《夹漈遗稿》3卷,《尔雅注》3,和《诗辨妄》6篇。郑樵墓位于今涵江区白沙镇尖尾山麓。卒后,初葬府城东社越王山,宋乾道三年(1167)邑人丞相陈俊卿迁葬之于今址,墓历代有维修,坐南朝北,“风”字形,石、三合土结构,丘后壁嵌墓碣,刻“宋枢密院编修夹漈郑先生之墓,嘉庆岁舍丁丑阳春谷旦重修”,墓左有“后土之神”碣一块,前有砖与三合土构筑的供台,石砌墓埕,墓前百步旧街有木构四方形的神道碑亭,内竖乾道三年(1167)立,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立的神道碑一座,亭右壁嵌嘉庆时重修墓碑亭记一方。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夹漈草堂”今存。卒后分别入祀莆田、仙游乡贤祠。在兴化县广业里东四十里溪西,以布衣郑樵被召立“特起坊”。《莆风清籁集》卷4存其诗8首。《宋史》有传。

陈均(1174—1244)字平甫,号云岩,又号纯斋。南宋史学家、理学家。莆田人。曾祖陈诜,父陈审,陈俊卿从孙。自幼受从祖父陈俊卿,从父陈宓影响甚深,又受到理学和史学熏陶,安贫力学,闻义必为,嗜学不倦。中年慕尚义理之学,恬于仕进,与理学家真德秀、郑性之、潘柄、杨复、赵汝腾等交厚。嘉定七年(1214)前后至临安,入国子监为太学生。仿效朱熹《通鉴纲目》体例,广采故老轶闻,朝章旧制,博览官私群史,包括官修国史、会要、实录,参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司马光《稽古录》、徐度《国纪》、熊克《九朝通略》等史著,删繁撮要,博考互订,以私家一人之力,积十余年编著《宋九朝编年备要》(一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收录于《四库全书》)有30卷,记载太祖至钦宗九朝167年事迹。只书大事,不记细琐;据事直书,不加评论。所记当时故老遗闻,可补史书之缺。李焘《长编》所缺徽宗、钦宗部分,该书可供参考。端平初敕赐迪功郎,坚辞不受。陈均淡泊名利,所居仅容膝,亦处之泰然。郡守杨栋时枉顾咨问,帅王居安延请至福州,甚礼遇之。卒后,郑性之题其墓曰:“笃行君子,纯斋陈公之墓。”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其著作还有记载南宋高孝两朝史事之编年体史书《中兴两朝编年纲目》18卷。陈均在朱熹理学影响下,中年以后恬于仕进,两度辞官,一意治史,以私家一人之力,数十年努力不辍,编成两部纲目体编年史书,尤其《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一书流传至今,仍不失为研究北宋史的基本史籍之一,两宋史学史上自应有其一席地位。

柯维骐(1497-1574)字奇纯,号希斋。莆田城关乌石尾(今荔城区英龙社区东山巷)人。父柯英,兄柯维熊。明代书法家、史学家。幼而灵颖,希慕古哲,林贞肃、陈孝廉雅重之。正德十一年(1516)福建乡试朱淛榜第24名举人,礼部会试第49名,嘉靖二年(1523)姚涞榜二甲第90名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辄引疾归。张孚敬用事,创新制,京朝官病满三年者,概罢免,维骐亦在罢中。自是谢宾客,矢志读书著述。久之,门人日进,四方士子纷纷从学,先后四百余人。嘉靖年间创办“柯山学馆”,倡读书应“实志、实功、实用”,以诚贯始终;与生徒辩析心学,讲解儒学经传。居家50多年,历经倭寇之乱,故庐焚毁,生活贫困,终不妄取。部使者李元阳、巡抚谭纶等曾多次推荐,不复起。隆庆元年(1567),给事中岑用宾、御史尹校又以“可备著述”上疏复荐,所司以其年高,但授承德郎致仕。柯维骐为明代有突出贡献的史学家,元代官修《宋史》,久被史学界所非议,其所著的《宋史新编》,汇《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书,而以宋为正统,叙宋亡迄于祥兴,为卫、益二王作《纪》,正亡国诸臣之名,褒扬忠义,贬抑奸邪,增补疏略,是书共200卷,含14本纪、40志、4表、142列传。邑人工部尚书康大和为其作《后序》,赞其“得叙、得要、得体、得义例之精”。史学界人士对维骐评价极高,称其“才兼述作,学绍程朱”。另著有《经义答问》上、下篇;历20个寒暑,修成《宋史新编》200卷;还著有《续莆阳文献志》20卷、《艺余集》14卷、《杂著》6卷、《史记考要》10卷、《左右铭》、《讲义》以及《河汾传》等。《续修四库全书》第308册录明嘉靖刊本《宋史新编》,第939册录明刊本《柯子答问》六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刊本《史记考要》十卷。遗迹有位于梅峰街的修史堂,原为柯氏宗祠,然柯维骐在此20年,修成《宋史新编》200卷,故名“修史堂”,修史堂现存修史堂围墙、大门,保存明代结构,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明史文苑传》载其事迹。

吴任臣(1628-1689)字志伊,一字尔器,号讬园。明末清初兴化府平海卫(今秀屿区平海镇)人,寄籍浙江仁和县。吴祭后裔。清代著名学者,史学家、藏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少好学,才识渊博,为诸生时,考试均名列第一,人争传诵其文章。摒弃科举,以教授乡里儿童为己任;清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生荐举博学鸿词科,被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分修《律历志》,初稿成而卒。博学多才,长于天文、术数之学,又善于算术,精于乐律,通晓古文字。精于“天官奇壬之术,射事多中,时人比之管、郭,亦精乐律”。在京与当时学人李因笃、毛奇龄、吴锦雯等多有往来。顾炎武是清初著名学者,他在《广师》一文中,曾就其“同学之士”,辄就所见评之,其中就有吴任臣,说他是“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顾炎武在当时号称“淹博”,而对吴任臣的博闻强记还十分佩服。吴任臣与黄宗羲也有交谊,为作《十国春秋》,特地写信给黄宗羲,商借当时难觅的薛居正《旧五代史》。著有《十国春秋》114卷,读者称其“广搜博引,可称淹贯”。又有《周礼大义》、《礼通》、《春秋正朔考辨》、《南北史合注》、《山海经广注》、《字汇补》和《托园诗文集》等行世。据《清史稿》载,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朱彝尊、汪琬、吴任臣及潘耒为最著。《西溪怀古诗》卷下《洪园怀吴话园》诗前小序介绍他的生平说:“讬园名任臣,号鸿征,仁和诸生,为陆行人培所赏。冯相园延馆之,为佳山堂六子之一。既入翰林,奉命校书,又为代校,竭四十昼夜而心疾作矣。著述甚多,有西溪洪氏园诗。”并赋诗一首:校书天禄老词臣,经史旁通著等身。荐试大科冯相国,赞扬落卷陆行人。罄资购买千编富,审乐调和六律纯。花坞洪园遗翰在,一溪香雪墨如新。吴任臣有《游洪氏园》诗一首:秋宪当年赋遂初,槿离茅屋树枝疏。一溪香雪长携屐,满院萝阴正读书。乍可山如人影澹,无妨月照夜台虚。荒烟此日迷花坞,十笏模糊指旧庐。《十国春秋》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写十国君主之事迹,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献资料,计有吴14卷,南唐20卷,前蜀13卷,后蜀10卷,南汉9卷,楚10卷,吴越13卷,闽10卷,荆南4卷,北汉5卷,十国纪元表1卷,十国世系表1卷,十国地理表2卷,十国藩镇表1卷,十国百官表1卷。康熙八年(1669)完成。洪亮吉《北江诗话》卷1载:“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搜采极博。”《越缦堂读书记》日记曰:“此书三过阅矣,丙辰(1856)读之尤细,甚薄其体载之疏;至壬申(1872)复阅,始叹其博不可及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吴任臣自序曰:“任臣以孤陋之学,思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网罗典籍,爰勒一书,名曰《十国春秋》,为本纪二十,世家二十二,列传千二百八十二。人以国分,事以类属。又为《纪元》、《世系》、《地理》、《藩镇》、《百官》五表,总114卷。虽世远人湮,书册难考,乃鉴观诸邦,略得而论。书成,聊著纂述之大指如此。康熙八年(1669)己酉孟夏,仁和吴任臣撰。”

 

  本文发表在2014年5月29日《莆田侨乡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创」自学成才的史学大家郑樵
雷震丨《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版本初探——以国图藏本为线索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之史部
“慈州”“礠州”“磁州”名称的演变
王瑞来:“祖宗之法”的记录
文渊阁书目(明)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卷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