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花眼医案三则
 张健、张明亮、张湘晖、张清主编

《张怀安医案精华》

45.老花眼医案三则

本病是指40岁以上,视远尚清,视近模糊的眼病,俗称“老花眼”,是人体衰老变化的一种表现,由于年龄增加而导致晶珠调节力减弱而发生的近视力下降。老花眼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但远视眼患者,老花眼出现要比正视眼为早,而近视眼患者出现此症要比正视眼晚些,或终身不用老花镜。

补益气血法治气血两虚老花眼

陈某某,女,39岁。于1993年11月15日初诊。

主诉:发现双眼能远怯近,不耐久视1年。

病史:去年10月开始自觉视远清楚,视近模糊,尤其是看书、上网稍久,即眼疲劳,伴心悸头晕,经迟量少,气短神疲。

检查:远视力:右眼1.5,左眼1.2;近视力:右眼0.5,左眼0.4。右眼加镜+1.00SD矫正近视力1.0,左眼加镜+1.25SD矫正近视力0.9。双眼外观端好。哥德曼压平式眼压计测眼压:右眼14mmHg;左眼15mmHg。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稍小、杯/盘≤0.3。面色少华,发枯花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老花眼(双眼)。

辨证: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合二至丸(《摄生众妙方》)。

药物组成: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90g,熟地黄15g,川芎5g,炙甘草5g,枸杞子10g,菊花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7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节目力。

二诊(11月22日):视近稍能持久,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原方加何首乌15g,以补益精血,润肠通便。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三诊~七诊(11月29日~12月27日):先后五次复诊,纳差时,曾去熟地黄,加神曲10g,炒山楂10g,炒麦芽10gg,以健脾化食。服药28剂。视物疲劳,心悸头晕,气短神疲症基本消失,加原镜近视力:右眼1.2,左眼1.5。有时不戴眼镜,亦能阅读报刊。

:目靠气血滋养,患者气血双亏,目失所养,故能远怯近,不耐久视;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征。治宜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黄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当归、熟地黄补而不滞;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滋阴明目;加枸杞子、菊花能明目。全方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目得血则能视。

滋肾养肝法治肝肾两虚老花眼

陈某某,男,38岁。于1994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发现双眼近视力减退1年。

病史:去年10月开始自觉视远清楚,视近模糊,尤其是读书稍久,即眼疲劳,伴目眩头晕,容易健忘,腰膝酸软,口咽发干。

检查:远视力:右眼1.2,左眼1.5;近视力:右眼0.4,左眼0.5。右眼加镜+1.50SD矫正近视力:0.8,左眼加镜+1.25SD矫正近视力:0.8。双眼外观端好。哥德曼压平式眼压计测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6mmHg。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稍小、杯/盘≤0.3。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诊断:老花眼(双眼)。

辨证:肝肾两虚证。

治法:滋肾养肝,清头明目。

方剂:杞菊地黄丸(《麻疹全书》)加味。

药物组成:熟地黄15g,山茱萸6g,山药10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枸杞子10g,菊花10g,黄精10g。7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节目力。

二诊(11月19日):视近稍能持久,腰膝酸软,口咽发干减轻;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原方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三诊~七诊(11月26日~12月24日):用上方,纳差时,曾去熟地黄,加神曲10g,炒山楂10g,炒麦芽10g,以健脾化食。服药28剂。视物疲劳,目眩头晕,容易健忘,腰膝酸软,口咽发干症明显改善,加原镜近视力右眼1.2,左眼1.5。有时不戴眼镜,亦能阅读报刊杂志。嘱服杞菊地黄丸,水蜜丸,一次6g,每日2次。

:患者年仅38岁,即出现老花眼1年余,并伴有目眩头晕,容易健忘,腰膝酸软,口咽发干,肝之精渐衰之征,多为劳瞻竭视,阴血暗耗,阴精不足,不能配阳,故目中光华虽可发越于外,但不能收敛视近。治宜滋肾养肝,清头明目。杞菊地黄丸加味方中杞菊地黄丸为滋肾养肝,清头明目之剂,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枸杞子甘平质润,入肺、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辛、苦、甘,微寒,善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平肝明目;现代医学研究,杞菊地黄丸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的作用。加黄精益阴健脾,九种药物配伍共同发挥滋阴、养肝、健脾、明目的作用,对肝肾阴虚同时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昏花等眼部疾患,尤为有效。

健脾益气法治脾虚气弱老花眼医案

李某某,女,40岁。于1993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发现双眼近视力减退1年。

病史:从去年9月开始自觉视远清楚,视近模糊,尤其是读书看报稍久,即眼酸痛,伴心悸头晕,经迟量少,气短神疲。

检查:远视力:右眼1.0,左眼1.0;近视力右眼0.4,左眼0.5。右眼加镜+1.50SD矫正近视力0.8,左眼加镜+1.75SD矫正近视力0.8。双眼外观端好。哥德曼压平式眼压计测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8mmHg。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稍小,杯/盘≤0.2。面色少华,发枯花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老花眼(双眼)。

辨证:气血两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活血明目。

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味。

药物组成: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5g,川芎5g,炙甘草5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丹参10g。7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节目力。

二诊(10月12日):视近稍能持久,心悸头晕,气短神疲减轻,大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原方加生何首乌12g,以润肠通便。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三诊~七诊(10月19日~11月17日):原方先后加枸杞子10g,菊花10g,以养肝明目;加黄精10g,山药10g,以健脾益气。服药28剂,视物疲劳,心悸头晕,气短神疲俱症消失,加原镜近视力:右眼1.2,左眼1.0。有时不戴眼镜,亦能阅读报刊。

:目靠气血滋养,患者因气血双亏,目失所养,故能远怯近,不耐久视;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血不足之征。治宜健脾益气,活血明目。八珍汤加味方中党参、白术、茯神、炙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黄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当归、熟地黄补而不滞;加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滋阴明目;丹参养血活血。诸药配伍,共收健脾益气,活血明目之功,目得血则能视。(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6.肝劳医案二则
​眼睑震颤医案四例
【转载】视神经萎缩医案四例
玻璃体退变性混浊医案二例
张怀安眼科医论
67岁老人左眼失明四年,老中医巧用吴茱萸汤神奇治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