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龙门石窟(3)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的崖壁上,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因窟内南北两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上图取自网络)

   

  

 

    万佛洞高5.7米,宽5.8米,深6.7米,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

    正壁主尊阿弥陀佛高约4米,头饰波状发髻,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结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莲花座上,神情安祥肃穆。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

    束腰须弥莲花座上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

    南北两壁壁基雕有多尊伎乐人和舞者。伎乐人手持各种乐器,形象生动传神,似乎已陶醉在自己奏出的天籁中。舞者婀娜多姿,衣袂飘飘,仿佛正在精心演绎最曼妙的舞蹈。

 


    洞窟后壁刻着五十四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构思新颖奇特。 


    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


   

    比较而言,奉先寺洞(675)代表新的风格典范,万佛洞则承接河南传统图像渊源,沿袭龙门旧风格,发展出唐代成熟的风格。

    万佛洞的三世十方诸佛,融合时间性与空间性。正壁与多佛同为石窟主体,正壁为核心,正以华严“多身为一,一身为多”的概念,表现穷穷无尽的宇宙观。主尊为具法身性质的释迦佛,五十二位小坐菩萨,不是表现一佛五十菩萨的阿弥陀佛净土,而是阐述菩萨的修行境界。

 



 









    万佛洞的整体布局与人物形象的刻划,极富世俗性。宗教的主题与“皇帝即佛”的创作意图相结合,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天国主宰即是人间君主的至高无上的气概。万佛洞的营造,是统一规划雕凿的。它的整个布局,无不显示出大唐帝国的雄风。满壁生辉的万佛及洞窟群像的雕刻,相互映衬,使整座窟室洋溢着令人敬畏的氛围。同时也昭示着现实的人们,只要你遵照佛的意愿行事,您就一定能成为佛国中万佛的一员。

    万佛洞这一大型洞窟,无论是群像的布局还是人物的刻划,都达到了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它是古代匠师把丰富想象同现实生活紧密相结合的产物,使大唐帝国繁荣昌盛与文化艺术的高超造诣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行洛阳龙门石窟(四)万佛洞,最美的观音
洛阳龙门石窟
山河旧梦 | 夜游龙门:通往神都之路
龙门石窟介绍
河洛瑰宝——洛阳龙门石窟
中原河南:再访龙门石窟(叶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