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村浙江天台丨灵坑古村,老屋拱桥溪水潺潺,古朴宁静归去来兮

天台山蜿蜒的泳溪滋润着着沿溪两岸的村庄、哺育着两岸的百姓,过三王岭村,山谷中依次分布着坎头胡、丰家、兰湾和张家山四个自然村,前三个村倚溪而居,张家山则在半山之中,2002年,四村合并成灵坑村。

灵坑村是天台泳溪乡的一个明代古村,位于天台县的最东面,与天台的三合镇、坦头镇、石梁镇和宁海的桑洲镇、岔路镇接壤,原汁原味的古村群落保存得非常完好,那倚山而建的民居如诗如画,灵坑古村真正让你感受到古韵的是在丰家和兰湾。

来到丰家古村,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座石拱桥,叫德星桥,这是一座建于清光绪六年(1881年)的石拱桥,美丽的石拱桥似一条彩虹横跨在灵坑上,桥面铺有细小的卵石,桥下溪水潺潺,碧绿清澈,溪水从红色的岩石中冲出,形成几个深潭。站在桥上看丰家村,全是古朴的老屋,错落有致地建在绿水青山之中,在摄影人的眼中,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丰家村与兰湾村相连,周围被雷岩山、下岗头山、大芥山、八罗山等环抱着,即使在白天,你都能听到潺潺的水声和动听的鸟鸣声,这是一个世外桃源般宁静的山村。

桥边有老胡氏宗祠和曾经的学校,现在成了灵坑村文化礼堂和村党支部的办公地。文化礼堂后是祠堂外道地,我遇见了83岁的胡法枝老人,他是一直来默默地坚守在灵坑村中的老人之一,也见证了灵坑的历史。他说,现在的桥那边的丰家村只住着胡法高和胡法响两户人家,许多老屋都开始坍塌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分田到户,许多年轻人为了摆脱贫穷都走出了大山,去宁波的蜃蛟、集士港、薛家等地种田,从此都在宁波安家落户了。清明时节,他们会重返故里,来看一看曾经的故乡。破败的木板墙上还留着“回家的感觉真好”的故乡人的感慨。

走过德星桥,沿着弯弯的古老的石子路,我走进了丰家村,这是一个用原始的大石垒成的村子,那长满青苔、爬着藤蔓的石头房,诉说着岁月的绵延,村中偶尔能看见一两个从山上干活归来的村民,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那一种寂静和颓败让你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陶渊明的诗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那曾经被故乡人背弃的故乡,现在却成了许多城 里人向往的去处,远离城市的喧嚣,能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宿。

穿行在这大石垒成的村子,走在石子路上,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唯一精致的是颓壁残垣上的石窗,路上长出的青草和盛开的桃花,给这个古朴的村庄增添了一抹亮色。

窄窄的墙弄里走来一位割草归来的农民,我跟着他走进了兰湾,兰湾住着的人多一些,也大都是些安土重迁的老人,树丛里惊起许多美丽的长尾巴的彩色的鸟儿。兰湾村里有一条长80米、宽1.3米的185级的水泥台阶,是村里的柴永宁老人带领村民修建的,修成后避免了以前乱石垒成的路面的打滑,被村里人称作“爱心天梯”。在天梯的最高处,我们见到了柴永宁先生,以前是一位代课老师,正在看着报纸。村民告诉我,别看这个村子小,县里有两位局长是从这儿走出去的。

兰湾村倚溪而建,溪边有两棵高大的枫树,分别是220年和265年,村中还有一棵几百年的银杏树,村口有一位看上去有点年代的石拱桥,问旁边的村民,说这桥名叫“呆桥”,这桥是张家山和兰湾村合建的,张家山人以周姓为主,兰湾人以柴姓为主,取“周”姓中的“口”和“柴”姓中的“木”,命名为“呆桥”,意为两村合力建造的,也挺有意思,桥边有新建的兰亭,桥联曰:凉亭倚桥添光彩,石桥恋亭增姿色。

灵坑古村,有错落有致的老屋,清澈潺潺的溪水,像一幅古朴的山水画,前有霞客古道,后有唐诗之路,2016年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那保存完好的石头房,也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记忆,原始,纯粹,值得怀念和留恋。

古村记编辑,图、文均原创于古村记特约作者:宁海葛劲松

欢迎关注古村记头条号(更多全国县市古村古镇关注微信号,请搜微信号:gucunj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村浙江永嘉 | 林坑古村,廊桥清溪古宅,浙南山地民居如画
奉化县溪畔这个古村依山傍水,溪清水浅、古树掩映,堪称玩水胜地
2023观桥记(15)∽观音阁村石拱桥
古典中国的县域样本,养在深山人应识,最后的江南秘境
查济的老桥
探村宁波奉化丨石门古村,江山衍脉三千里,竹海深处有人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