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国家级重点培育博物馆之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24件珍宝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文件规定,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为引导和支持地方重要博物馆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启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经对全国博物馆进行评估,最终明确11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包括上海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以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等3个博物馆为培育对象。

以下就对3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博物馆之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24件重要馆藏文物进行介绍。

1. 巫山人下颌骨化石

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能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能人的新亚种,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三峡河谷的发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2. 商青铜三羊尊

此尊高42.8厘米,造型呈喇叭口、束颈、折肩、弧腹、高圈足。器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夔纹和饕餮纹;造型与纹饰总体呈中原文化商末时期的特征,而模糊的地纹,粗犷的铸造风格,又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1980年出土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李家滩,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尊是巴人在商文化强烈影响下的一件自制重器,是迄今所见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铜容器,对于研究古代巴人的矿冶技术、文化进程以及与商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 战国青铜虎钮錞于

此錞于高68厘米,上径36厘米,底径28厘米,重30公斤,上部的钮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纹勾画出神物特征,是巴人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证。虎钮的周围,分布着五组“图语”:椎髻人面、羽人击鼓与独木舟、魚与勾连云纹、手心纹、神鸟与四蒂纹。錞于是古代的打击乐器,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都有发现,其中以巴人故地发现最为集中,成为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1989年出土于重庆市万州红旗水库,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器上所铸图语对研究巴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资料属战国晚期的巴人作品,其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型厚重,形体特大,有“錞于之王”之誉。

4. 战国鸟形铜尊

这件铜尊整体呈鸟形,长28厘米、宽16.8厘米、高29厘米。具有大雁头、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其体轻、壁薄、中空,铸造难度高,通体饰有细密的羽纹,嵌满绿松石。2002年出土于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巴人贵族墓地,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件鸟兽尊表现出的鸟、兽合体的特点,造型、纹饰精美,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

5. 西汉偏将军金印

此印为龟钮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纽高1.2厘米,边长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将军印章”五字三行,是一方汉代官印。据文献记载,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偏将军印沿袭了两汉官印制度,即官高者用龟钮,中下级官吏用鼻纽的制度。1982年重庆市江北区聚贤岩嘉陵江边出土,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金制官印流行于汉晋时期,目前全国共发现26枚,两汉金印仅存15枚,为稀罕之物,此印凿刻工致峻拔,线条匀称谐调、干净利落,篆法工稳谨严,整饬而不板滞,为目前仅见的偏将军金质印章,国宝级文物。

6. 东汉牵马铜俑

此马高98厘米,宽90厘米;俑高78.5厘米,宽33厘米。俑由头、身和四肢分4小件组合而成,戴帽着履,身穿右衽宽袖长袍,腰间束带,左手侧上作牵马状,右手残缺。马由头、躯干、尾和四肢分7小件组合而成,张口露齿,巨目微凸,竖耳直立,作站立昂首嘶鸣状,其腰圆体壮,四肢矫健,造型雄健威武。重庆市开县红华村出土,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铜马和铜俑保存基本完整,铜马形体高大、造型雄健威武,是重庆乃至巴蜀地区汉代同类器中的精品。

7. 东汉景云碑

此碑体高1.7米,宽近1米,为灰色细砂岩,除中间一道接缝外,其余均保存完好。从碑文末款可知,此碑立于公元173年,系东汉朐忍令雍陟为纪念公元103年去世的同乡、也是他的前任朐忍令景云而立的功绩碑。碑额正中雕有妇人倚门像,左右为朱雀和兔首人身像,碑侧浮雕青龙、白虎。碑文为隶书,共13行367字,碑文清晰可辨。2004年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出土,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碑四周环以阴刻的流云、飞鸟,制作精美,书法极美,为汉碑之精品,碑文反映了三峡地区的政治、地理、移民等史实,是目前三峡地区唯一出土的汉碑,国宝级文物。

8. 东汉《车马出行宴乐图》画像石

中国的汉代画像石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陕北和川渝一带,以川渝所出尤为简练大气。此画像石通长11米,由八块青砂石横向连接组成,该画像石内容由两组画面组成:前半部分描写了作为高官的墓主人生前出行时宏大场面,其前有导骑、导车开路,中有骑吹乐手和护驾拥簇,主人高车驷马一路飞驰;后半部分则描写其家居宴享、观看杂技百戏的奢靡生活情景。1954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羊子山汉墓,共计8件,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组画像石,其丰富的内容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经济、文化、艺术等不可替代的重要实物,其艺术手法形象生动、洗炼传神,一直在中国美术史汉上有重要地位,是汉代画像石中重要的的代表作之一,国宝级文物。

9. 东汉盐场画像砖

此砖为泥质灰陶,近方形,长46.5厘米、宽39.8厘米、高6.7厘米,砖面图像反映的是汉代巴蜀地区制作井盐的场景。左下角是盐井,井上搭有高架,架上装置滑轮,缆绳上挂着汲卤用的吊桶,高架分为两层,每层对立二人,合力提取盐水,居左者用力上提,居右者用力下拉。高架旁有处卤的器具,并有一竹枧经过山溪将卤水引至右下灶上的五个釜内。灶是长形的,一人于灶口拨火煮盐。其上方为重叠起伏的山峦,各种动物穿行其间,中间二人好像在运输盐包,右上二人正在张弓射猎。1954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羊子山汉墓,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画像砖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巴蜀地区制作井盐的劳动场景,为研究汉代巴蜀地区井盐生产乃至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0. 东汉乌杨石阙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具表征意义的楼观,常左右成对,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最早的仿木结构石质装饰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建筑艺术、葬制有重要价值。乌杨石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石质砂岩,主阙高5.4米,子阙高2.6米,重10吨,上面雕刻有当时生活场景、神话传说、飞禽走兽。其上的狩猎图、习武图、送行图等,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长达两米多的青龙、白虎雕刻,造型生动,展现了汉代雕刻艺术神韵。2001年发现于重庆市忠县乌杨镇,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乌杨石阙雕刻工艺大气磅礴,是我国目前幸存的30余处汉阙中,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神道、墓葬的阙,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阙,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国宝级文物。

11. 东汉巴渝神鸟

这件“巴渝神鸟”为神鸟造型,鸟首上有一圆盘,喙衔圆珠,双翅平伸,作飞翔状。出土时尾部残缺,对于神鸟的谜团网上很多专家都有不同的观点。从文献及神鸟造型来看,丰都出土神鸟应是凤,亦即《说文》所说的“凤,神鸟也”。上之圆盘即太阳。炎帝是太阳,祝融是鸟,是火正,火正即日神,因此,神鸟就是炎帝与祝融的融合,或谓神鸟乃日神祝融之象征。该神鸟喙衔圆珠,其造型与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晚期“鸟首形铜杯”、“凤鸟形双联漆杯”的喙衔圆珠如出一辙。2001年重庆市丰都县秦家院子墓群出土,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件神鸟双目圆睁,非常有神,双翅完全展开,具有神话中的精灵色彩,表现出的鸟、兽合体的特点,这件融合了多种动物图腾符号而成的鸟兽尊与中原地区的龙图腾异曲同工,都是不同部族融合的见证,是一个具有典型巴渝文化特征的文物,国宝级文物。

12. 北宋“松石间意”琴

此琴长122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3.5厘米,木质面桐底梓,黑漆,琴面蛇腹断纹,底细密流水断纹,13个徽都是黄金制成的,岳山及琴尾附件均为檀木,固定琴弦的七个轸为和田玉,一对和田玉雁足为明代补配。从上到下布满了13则自北宋至清代文人墨客的题刻,背面项间右刻行书“松石间意”,左刻“吴趋唐寅”、“绍圣二年东坡居士”。龙池两侧刻明代祝枝山、文徵明、沈周、张灵及雁门文彭的题诗。传世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琴流传有序,为历代文人所珍视,最早为苏东坡所有,而后为唐伯虎、顾文彬等人所得,文字题刻连同琴名共12则,印章一个,是目前所见题刻数量最多的古琴,为一代名琴,被誉为“天府奇珍”,国宝级文物。

13. 北宋卫中正制琴

此琴通长117.4厘米,肩宽18.5厘米、尾宽13厘米,仲尼式,木质面桐底梓。鹿角霜灰,通体髹栗壳色漆,漆面有修补痕。面漆蛇腹断起剑锋,底漆流水断。长方形池沼。龙池21.7×2.2厘米,有贴格,纳音微拱;凤沼10.3×2.1厘米,有贴格,纳音为长凹槽。蚌徽,檀木岳山及琴尾附件,雁足底刻五瓣梅花形,带绒剅角质轸七个,质呈紫色伴青白色半透明状。龙池内纳音左侧阴刻楷书“宋庆历道士卫中正制”。道士卫中正是北宋庆历(1041~1048)间的宫廷制琴高手。据记载,他曾奉旨斫“琼响”琴,明王祎为该琴作《琼响操》,可见后人对卫中正所斫之琴的珍视,但自此以后卫中正所制琴就不见于记载。传世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琴保存完整,琴体漆色漂亮、断纹美丽,应是可以确定的卫中正目前唯一存世的琴,是一张极为难得的极品古琴。

14. 南宋金腰带扣饰

此腰带由1块圆形,11块正方形和1块长方形饰件组成,总长107.2,宽6.8厘米。除1块方形饰件系银制外,余为金制。每块边缘有高起的边框,框内有缠枝花果纹图案,制作工艺采用了锤蹀、掐丝、焊接等技法,是一件工艺精湛的金银饰品。1986年重庆市南川县(今南川区)人民医院基建工地南宋石室墓出土,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带具制作工艺精良、纹饰精美,且保存完整,这种形制的金银腰带主要出土于宋元墓葬中,全国发现的同类腰带仅3件,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文物价值,是难得而珍贵的金银饰品,国宝级文物。

15. 南宋马麟等《杂景院画册》册页

此画册为绢本设色,纵13.8厘米,横22.3厘米,是南宋时期马麟、林椿等7位宫廷画家的作品,共计8开,内容分别为《丁香黄蜂图》、《琼花真珠鸡图》、《丛花蛱蝶图》、《鹌鹑图》、《清风摇玉佩图》、《绿茵牧马图》、《葵花狮猫图》以及《荷塘清暑图》。其中3开钤有“御府图书”印表明该册曾为南宋宫廷收藏。该册著录于清代方濬颐《梦园书画录》卷二,名称为“宋院画小品册”。此册封面为元锦,各祯衬纸是明代罗纹纸,又综合各帧钤盖的鉴藏印及画后题记,可见此册页传承有序:成画后入藏南宋内府,于宁宗癸酉年(1213年)由杨皇后赠予其兄杨次山;后由杨氏家族流传出,元代曾经重装,明代为项子京、项笃寿兄弟先后收藏 ;至明末清初为陆启浤所有,之后先后经清姚元之、周寿昌、方濬颐收藏;清末民国初为蜀中收藏家唐鸿昌、唐百川兄弟、以及王缵绪递藏;1950年由王缵绪捐赠给西南博物院。另有“秋屏珍玩”、“李氏秋屏珍藏”收藏章,考李秋屏或为清末文人李纬(字秋屏)。1950年王缵绪捐赠,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全册小巧精致,色泽鲜丽,气息高雅,汇集众多名家作品,流传有序,具有南宋画院的典型风格,国宝级文物。

16. 南宋摩崖《皇宋中兴圣德颂》

此摩崖纵4.1米,横7.2米,为南宋乾道七年(1171)刻,全文943字,内容为赞美南宋高宗皇帝“禅位”与孝宗的美德,即颂南宋之“中兴”、赞高宗之“圣德”。因该摩崖原在深山大谷之中,捶拓艰难,鲜为人知,因而也保存完整。原在重庆市奉节夔门粉壁崖,因该摩崖位于三峡水库储水线下,故于2002年切割搬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摩崖是巴渝地区仅有的颂“皇宋中兴”的巨幅摩崖石刻,对南宋初的历史研究有重要史料价值,书法颇有“苏体”(苏轼)风格,与唐碑迥异,大气磅礴,是巴渝地区“宋碑”中的佳作,国宝级文物。

17. 元影青釉铁锈斑龙柄瓜形提梁壶

此壶高12.2厘米,底径6.8厘米,小口,壶体呈瓜棱球形,平底。泥塑昂首龙头作流,龙颈贴于壶身,龙身卷曲作提梁,肢尾鼓凸并贴于壶的上部,呈飞腾状。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腹上有一处铁锈斑,底无釉。1954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元墓出土,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件提梁壶造型独特,设计巧妙,通体施青白釉,为元代瓷器中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完美器物,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18. 元《仙山楼阁图》页

此扇面为绢本设色,纵26.4厘米,横27.5厘米,无款,有跋等32则,与图合装为一册。首页有清代胡升猷题“赤城霞灿”行书四字。封面为王澍(1668-1743年,康熙51年进士)楷书“天台山图”四字。楼阁占去大部分画面,祥云缭绕,青山叠翠,上有仙人乘鹤,下有群仙云集,在如此小的画面上绘有人物百余。人物身高不足7毫米,头部仅有芝麻大小,而眉目清晰可见,衣裙飘逸生动。眉目之笔画细于发丝。屋瓦全用金线描,山石亦有金线勾勒。楼阁之窗棂,台基之雕饰,亭榭之栏杆,苍松之针叶,笔笔精细。此图最早之收藏者潞王朱常淓,后为梁清标、汤右曾所有,光绪间为胡薇元所有,最后为王缵绪所有。胡薇元题记中曾提到袁世凯曾许以道台官职以换此画,胡亦未许。1950年王缵绪捐赠,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扇面画面金碧设色,用笔极精细,在山峦云雾中,重楼复阁,隐现其间,曲苑回廊,敷色华丽,楼阁精致,如此精细的古代小幅绘画作品,国内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19. 元玄宫之碑

此碑为石质,色青,以独石制成。通高145厘米,宽57厘米,厚23.5厘米;其下榫长21厘米,宽39厘米,厚23.5厘米。碑首作八角形,额“玄宫之碑”四字,篆书,左右两侧各刻阴线盘龙一。碑文24行,正文每行47字,全碑共1004字,正书。玄宫之碑是记载述元末农民起义领导人、大夏太祖皇帝明玉珍参加元末农民起义,率军入川后建立大夏国事迹的记事碑。明玉珍(1329~1351年),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导者之一,他在1357年率军从湖北入川占领重庆,并相继攻陷成都等地,后于1363年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政权,改元天统。1366年,明玉珍死于重庆,史称“葬于江水之北”,或称“葬江北永昌陵”。1982年出土于重庆市江北区上横街明玉珍睿陵,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碑碑文与史籍相印证,弥补了史籍记载的缺漏,澄清了旧籍中对明玉珍及大夏政权历史的不确纷纭记载,是研究元末农民起义及明玉珍和大夏政权历史极其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国宝级文物。

20. 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

此图绢本,工笔重彩,纵31厘米、横5.48米,为唐寅临自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用色明丽浓艳,富丽堂皇,并自题七绝两首。《韩熙载夜宴图》出自五代顾闳中,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描绘南唐大臣韩熙载因政治失意而与阁僚、歌伎放纵声色之事,对后世人物绘画影响极大。传世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唐寅临摹此图,在背景中作了改动,使人物形象更显浓艳华丽,观者能通过韩熙载的眼神窥视到其痛苦、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眼波流转,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韵致风流,是一幅具有典型明画特征的珍贵作品,向来受到书画艺术界学者重视。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9岁时,他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擅画山水、人物、花鸟等。代表作有《秋风纨扇图》、《陶谷赠词图》、《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等。

21. 明德化窑何朝宗制观音像

此观音像高19.1厘米,观音低首垂目,庄严凝重,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身披长巾下著长裙,胸前璎珞佩亦作如意形。衣纹自然,衣带线条流畅。背后戳印阴文葫芦形“何朝宗”篆体印章款。该立像通体施象牙白釉,釉面温润如凝脂,手法细腻,线条流畅,衣纹处理有随风飘拂之感。该文物曾参加全国精品文物展,并被《中国文物报》登在第一版正中。传世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此像整体造型仪态稳重大方,比例匀称,人物刻画细腻,有一种完美的玉质感,制作精美,是明代德化窑瓷雕大师何朝宗的典型作品之一。

22. 清阿弥陀佛净土唐卡

这幅《阿弥陀佛净土》唐卡宽1.86米,高2.46米,画面正中是阿弥陀佛,红色身,螺发高髻,寂静相,头后是外红内绿圆形放射状头光,饰花草纹,身披红色团花田相袈裟,身后是蓝色放射状身光,饰卷云宝珠纹和五彩光芒,双手结禅定印并托钵,全跏趺坐于莲座上,座下是方形须弥座,饰祥瑞。主尊身后是华丽高耸的宫殿,旁边菩萨、弟子、天女等成群,上方是无量寿佛,中央是一圆形五彩光圈,周围分布十二尊坐于楼阁间的佛陀。传世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幅唐卡整个画面看似繁密,实则序列清晰,祥和庄严,设色富丽堂皇,充满了极乐世界欢乐无忧的气息。画工精美,色泽鲜艳,保存完好,充分展现藏传佛教文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唐卡,国宝级文物。

23. 近代齐白石《四季山水》屏

此图屏共12条,纸本设色,纵138,厘米,横62厘米。该作品创作于1931年,是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后的经典佳作,齐氏主要以花鸟画闻名于世,其山水画存世数量并不如花鸟画之巨。而实际上他的山水画在他全部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是理解齐白石一生艺术历程、创作与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1951年王缵绪捐赠,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套山水十二条屏成于1931年,为每张皆大尺幅佳作,是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后画风成熟乃至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是齐老艺术价值的最高体现,可谓“屏屏惊艳”。

齐白石(1864—1957年),原名纯芝,字渭青,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24. 近代江竹筠烈士遗书

江竹筠烈士遗书写于1949年8月,遗书纵14.5厘米,横13厘米,淡黄色毛边纸。她爱人彭咏梧已不幸在起义中牺牲,自己身陷囹圄时,思念着寄养在亲戚谭竹安家中的儿子彭云。于是,带着酷刑留下的累累伤痕,留下了这份遗书。信中告诫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新中国献身,决不可娇宠溺爱,饱含着一个革命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厚爱和殷切希望。有的字着墨较重,大约是狱中书写工具低劣所致。这页手掌般大的遗书,从右向左直行书写,字体娟秀,细细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对人们的教育、启迪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表现了革命先烈崇高的思想境界。

江竹筠(1920—1949年),女,四川自贡人,1939年加入共产党。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1947年4月随爱人彭咏梧去下川东发动武装起义。1948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集中营渣滓洞监狱。狱中,她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酷刑,但坚贞不屈,被难友们誉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电台岚垭英勇就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游(7)三峡博物馆
重庆三峡博物馆 李初梨捐献文物展
揭秘博物馆:文物“出门”那些事儿—博物馆究竟怎么运送文物的?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瓷(3-高古瓷)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民俗民族面具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