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施耐庵曾参加过元末张士诚的义军,难怪能写出《水浒传》
userphoto

2023.07.03 四川

关注

作者:赵心放

施耐庵(1296—1371年),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殚精竭虑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此书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一)才气过人,为人正直

施耐庵的出身颇有来头,远祖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施之常,不过后世逐步就成为一般人家了。父亲施元德是个船夫,靠从事摆渡为生,家里比较贫穷。尽管如此,施耐庵从小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为人仗义,且孝敬父母。

每天清早,施耐庵陪父亲到湖边去操船,都要经过一座学堂,学堂内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使他十分羡慕,他给父亲说自己想要读书。家里如此贫穷,哪有钱来读书呢,父亲无奈地摇头。他多次表达了想读书的愿望后,父亲咬咬牙,只好四处借钱送他去读书。按现在的话来说,施耐庵真格是个货真价实的学霸,他读书用功且记性好,不少学习过的史书和经书他都能背出来,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只要抽到他回答,他都能对答如流。

某天邻居家的一位老人去世了,按照那时的风俗,要请人写篇祭文,介绍逝者的生平和追念逝者的事迹。当然要请文笔好的人写才行。殊不知,请的写手迟迟没来,丧家着急了,有人说施家那小子聪明,文笔不错,就请他来写也行。施耐庵被请来动笔。

他刚写完搁笔,请的写手来了,丧家把施耐庵写的稿子给写手看,写手说文章只是有些孩子气,写得嘛倒是很流畅的。写手看着施耐庵夸奖道,小小年纪竟这么有才气,难得啊!

施耐庵不仅勤奋好学,武功也练得不错,还十分坚持正义。有次当地有个农民被恶棍欺负后还被毒打一顿,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打算跳水自杀,幸好被路过湖边的施耐庵看见拦下了。施耐庵问清情况后,为其打抱不平,带着他到官府喊冤告状打官司。那个恶棍害怕了,托人来说情,施耐庵叫他赔了一笔钱给被欺负的农民。

有一年过节施耐庵上街去玩。看见一个地痞在戏弄一名良家女子。他义愤填膺,三拳两脚将那家伙收拾了一顿。施耐庵就放过了他。谁知第二天,那家伙邀约七八个哥们来报复。施耐庵瞅了他们一眼,扯根绳子丢过去,叫他们捆住其双腿用力拉。他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施耐庵都纹丝不动。接着施耐庵取出铁棒,随手一棒便将身旁的一棵大杨树“咔嚓”一声打断。这些家伙知道是遇上了高手,个个叩头认输溜了。大家记得《水浒》中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降伏众泼皮的情节吗?就是他当年的写照哟。

(二)辞官教书,参加起义军

才气过人的施耐庵后来考中了进士,被委派到钱塘做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那时汉人做官很难,因为要被达鲁花赤监督。达鲁花赤是蒙古语,意即监督者之意。没经过他的同意,汉官去办了任何事都要被处罚。这官当起太窝囊了,施耐庵索性辞去了官职,离开钱塘回到苏州,开办了一个学馆,以教书为生。

不久施耐庵的表弟来向他辞别,悄悄说要去参加起义部队,并动员他也去。表弟说,天下人现在都不满官府,这朝廷是不能长久的。施耐庵想起做官时受的窝囊气,觉得表弟说得不错,于是两表兄弟一起去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部队。施耐庵有文化,脑瓜儿灵活,见过大场面,很快就得到了提拔,被聘为幕僚。

起义部队接连打胜仗,声势天天壮大。可惜张士诚目光短浅,且缺乏能力,最后打算去投降,施耐庵虽苦苦相劝,张士诚置若罔闻,施耐庵非常失望,弃官到江阴祝塘东林庵去当教书先生。战乱波及到江阴后,他到好友顾逖的家乡兴化去避难。

经过了解,兴化以东海滨白驹场十分荒凉,且人烟稀少,他在那里购置田地房产隐居。

(三)师徒同心协力搞创作

早在当年辞官回苏州教书时,有天他在书铺发现了不少手抄的话本,其中就有一本宋江和一些英雄豪杰的故事,他翻了翻如获至宝,立即掏钱买了下来。至此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把梁山泊英难们的事迹写成一本小说,于是他就四处搜集资料,开始动起手来。

施耐庵退出张士诚起义部队自己开学馆时,有位从山西来的商人,把他的儿子罗贯中送到他这里来学习,施耐庵见罗贯中踏实好学,谈吐不俗,也喜欢历史和文学,志同道合的两人后来就走到一起了。

施罗两人的师徒关系还有一种说法,施耐庵是1353年当张士诚幕僚的,罗贯中在1356年也当上了张士诚的幕僚。两人同在张士诚手下做事,且时间上也有重合,两人是在“同事”关系基础上发展为师徒关系的。“同事”关系的说法只是猜测,没史料证实。但师徒关系的说法有来头。在《施耐庵墓志铭》中,记有每写成一回由门人校对,其中罗贯中出力最多。何为门人?古时称的是食客或学生。罗比施小30多岁,应当是学生。

在正式开始写作《水浒》时,施耐庵每写完一回,都和罗贯中一起仔细推敲,认真修改,最后定稿。

施而庵写《水浒》有不少遗闻趣事,在此记录一则,施耐庵认识庵中的一个老和尚,他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念经拜佛的用心极诚。施耐庵看了那木鱼的凹陷处,感动地说,老和尚真是心无旁骛地做法事,写书也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以此来坚定自己的信心,写好《水浒传》。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正式改名了。

很久以来,在学术界有种说法,《水浒》是施罗两人合写的,具体地说,就是前七十回是施写,写的是在梁山泊聚义,后三十回是罗写,写的是接受招安,前后的写作风格和故事核心完全不同。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耐庵:兴化人的骄傲
《水浒传》背后的故事:多次拒绝朱元璋,收个罗贯中做徒弟
元代:被历史淘汰而流失的一个文学真相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徒,《水浒传》、《三国演义》两部中国名作在元代成型
这对师徒是朱元璋的劲敌,他们战败之后,竟写出两部古典名著
施耐庵生平探考
明朝之谜:施耐庵真的是《水浒传》作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