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林外史》中的女性:侠女沈琼枝,一朵多刺的玫瑰
userphoto

2023.09.25 四川

关注

作者:郑丽莉

何谓之侠?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一般,为国为民,可谓之侠;如《红楼梦》中的醉金刚倪二一般,仗义疏财,可谓之侠;如《虬髯客传》中的红拂女一般,巨眼识英雄,可谓之侠;而如《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一般,在重重困境之中,冲破世俗藩篱,为自己谋得生路,也可称之为“侠”。

一、  年幼失恃

《儒林外史》中,描写沈琼枝的篇目是第四十回与第四十一回。在第四十一回的篇末,我们才得以从沈琼枝对杜夫人的自述中得知其成长经历:“家父历年在外坐馆,先母已经去世。我自小学了些手工针黹……”寥寥三句话,勾勒出沈琼枝孤苦的童年。沈琼枝的成长经历很有点像如今的留守儿童:父亲在外做工,母亲去世。

如今,我们社会对留守儿童是全方位关怀的,不仅有物质上的扶危济困,也从心理健康上面关注他们。而在沈琼枝所处的封建王朝,并没有对他们有如此的关怀,幼年的沈琼枝就如路边的小草,默默地、顽强地生长。

母亲的早逝,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家族都不繁盛,沈琼枝也无法像林黛玉那般,去投奔自己的外祖家,所以,沈琼枝的成长经历缺乏了“母教”。“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也可能恰恰少了这些教导,沈琼枝身上少了一些封建女德的束缚。自幼父亲少在身边照拂,让沈琼枝在生活的摸爬滚打中,变得精明干练、有勇有谋。

二、怎肯把张耳之妻事外黄佣奴?

春去冬来,转眼,沈琼枝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到了该婚配的年龄。沈琼枝的父亲沈大年也辞掉了馆,带着积攒下来的修金,回到家乡,把女儿送到许嫁的扬州宋府。

到了扬州,父女俩落脚在酒店里,伙计通报了宋盐商,只见盐商宋为富打发仆人来吩咐道:“老爷叫把新娘就抬到府里去,沈老爷留在下店里住着,叫账房置酒款待。”没有郑重地择吉过门,却只叫把新娘抬到府里去,这不像正儿八经的娶妻,倒有点像纳妾了,宋为富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为富不仁,他的行径,倒有点像骗婚(娶妻才为婚,纳妾不为正式婚姻)。

沈大年作为一个儒生,是不可能愿意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别人当小妾的;作为一名父亲,他也不乏对女儿的舔犊之心,这一点,从他带着多年坐馆的积蓄,给女儿送嫁,可以看的出来。因此,当初帮女儿定下终身大事,他也不是马马虎虎的。只是,作为一名书生,沈先生难免有不通世故的地方,当初说亲时难免不被宋为富媒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

如今的情形,对于沈琼枝父女极为不利:宋为富为富一方,手眼通天,而沈琼枝父女人在异乡,无亲无靠,如果和宋为富吵闹起来,作为女方,反而被外人议论……沈琼枝父女是进退不得,如何是好?沈父也不免踌躇起来,问女儿道:“这头亲事,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

“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甚么肯去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沈琼枝三言两语地分析出己方情势的利弊。“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待我。”沈琼枝最终果断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三、以退为进,待机行事

沈琼枝难道是屈从了宋为富,愿意去宋家做小?非也,她是以退为进,待机行事。

沈琼枝坐着花轿来到沈家,宋家的老妈子见到轿子进来,问道:“可是沈新娘来了?请下了轿,走水巷里进去。”沈琼枝听见,也不言语,走到大厅上坐下,说道:“请你老爷家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的抬了来,当做娶妾一般的光景?我且问他不要别的,只叫他把我父亲亲笔写的婚书拿出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

沈琼枝知道父亲没有写明婚书,而她按照宋家所说的去做,一是让宋家放松了警惕,同时,也坐实了宋家“骗良为妾”的事实。果然,沈琼枝的话打到了宋为富的“七寸”:宋为富并没有婚书,他不敢露面与沈琼枝对质,只得红着脸吩咐丫鬟转告沈琼枝:“老爷今日不在,新娘权且进房去。有甚么话,等老爷来家再说。”

直接与宋为富较量已经不可能了,而沈琼枝也没有自乱阵脚。面对宋家这个“狼窝虎穴”,沈琼枝颇有几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大将风范,她镇定自若地随着丫鬟进入了宋家后院,一面把玩景致,一面还在心里暗笑宋盐商:“这样极幽的所在,料想彼人也不会赏鉴,且让我在此消遣几天。”

沈琼枝的气度震慑了宋家人,随行的丫鬟回去和宋为富回禀道:“新娘人物倒生得标致,只是样子觉得惫懒,不是个好惹的。”

宋为富连忙叫账房兑了五百两银子给沈大年,想快点打发走沈琼枝的父亲,好摆弄沈琼枝。沈父一看到宋家的银子,心里忙道不好,宋家是真的把女儿当妾了,于是,沈父连忙到江都县府告状。

知县看到沈大年的呈子,也说:“沈大年既是常州贡生,也是衣冠中人物,怎么肯把女儿与人做妾?盐商豪横一至于此!”只是世道昏暗,国法天理比不上白花花的银子,在拿了宋为富的贿赂之后,知县的态度立马调转了一百八十度:“沈大年既系将女琼枝许配宋为富为正室,何至自行私送上门?显系做妾可知。架词混渎,不准。”又说沈大年是讼棍,差人把沈大年押解回常州了。

四、利涉桥卖文,侠女自救

沈琼枝在宋家几天,既不见宋为富,也没听见自家父亲的消息,心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分:“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于是,她当机立断,打包了房里的珠宝首饰,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丫鬟,趁着夜色,逃离了宋家。

现如今,沈琼枝是有家难归,不是因为父亲不接纳她,而是因为故乡人会耻笑沈家。面对未知的未来,沈琼枝不免有些忐忑,但她很快恢复了自信:“南京是个好地方,有多少名人在那里,我又会做两句诗,何不到南京去卖诗过日子?”她没被灰暗的现实压垮,反而对未来有着憧憬:“或者遇着些缘法出来也不可知。”

沈琼枝于是安家在南京利涉桥旁边的手帕巷内,挂了招牌卖诗文和刺绣。只是封建社会,女性抛头露面谋生者太少,而社会对于自谋生路的女性也是以恶意来揣度,沈琼枝难免被人误认为暗娼之流。好些好事的恶少来骚扰沈琼枝,非只一日。这日,沈琼枝同房东娘子烧了香回来,又受到了恶少的骚扰,沈琼枝就怒骂起来。以诗文谋生的女子本来就少,而沈琼枝敢于恶少对骂,直爽泼辣,无半点闺阁羞怯之气,引起了名士杜少卿、武书、庄非熊的注意,于是,这几人便来到沈琼枝家求购诗文。

沈琼枝见这几人既无狎玩自己的意思,又无猜疑自己的心肠,又知道其中一人是父亲经常提起的南京名士杜少卿,便提出了要到杜府拜谒杜少卿的夫人,将心事细说。沈琼枝进退有据,光明磊落,连原先怀疑其是暗娼的武书也忍不住赞叹:“我看这个女人实有些奇,若说他是个邪货,他却不带淫气,若说他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他又不带贱气。看他虽是女流,倒有许多豪侠光景。他那般轻倩的装饰,虽则觉得柔媚,只一双手指却像讲究勾、搬、冲的……”

武书是《儒林外史》中最会识人之人,他对沈琼枝的概括不可谓不准确。沈琼枝拜见了杜夫人后,陈述了自己的身世,又把宋盐商骗婚一事一一诉来,并向杜府求救:“只怕他不能忘情,还要追踪而来,夫人可能救我?”杜少卿也佩服沈琼枝视富贵为土芥,检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称了四两银子做程仪,托娘子转交给沈琼枝。

不久,沈琼枝果然被抓回南京县衙,要被押解回江都县。那县衙听到沈琼枝出语不凡,命他当面作诗一首,沈琼枝做的又快又好。差人翻检沈琼枝的行李,见到沈琼枝有杜少卿的诗集,又看到杜府送的程仪,知道他与本地名士唱和,于是,便有心开解她,便秘密写了封信,给自己的同年江都知县,托他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行择婿。

就这样,沈琼枝用自己的学问与胆识,在荆棘丛中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未来可能还有诸多坎坷,但相信沈琼枝,一定会如侠士一般,披荆斩棘,为自己辟得生路。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林外史》:明朝豪放女沈琼枝,做了大多数女人不敢直视的事
《儒林外史》十大骗局之八——“妾”娶琼枝
沈琼枝姑娘 | 蔡小容
遗世独立 别样佳人
《儒林外史》中的女性∣沈琼枝:出走的娜拉
【古代小说研究•重点文章推介】井玉贵|金陵惊鸿——奇女子沈琼枝形象的诞生及其文学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