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中国古代伟大制度——科举制度
userphoto

2024.07.23 四川

关注

作者:安锦

公元7世纪左右,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老帝国——隋帝国创立了一种延续一千余年的文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自此,来自民间的普通读书人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帝国政府官员,进而参与国家的治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世族格局开始出现没落,这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和选拔人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从此以后,国家的命运开始与读书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隋唐盛世——庶族黎明的曙光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发兵渡过长江,一举灭掉南朝最后一个国家陈国,完成了对华夏文明的统一。自此隋帝国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象面向世界。但隋朝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终结了二百余年的南北分裂,更在于他创立了延续千余年的伟大制度——科举,这一选拔文官的方法不仅在中华帝国内延续,在中华文明圈的周边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地也开枝散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隋朝建立后,自三国时期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统治者开始采用分科取士的方式选拔官员。(编者注:关于科举制度究竟确立于什么时代,众多历史学者持不同态度,有的认为是汉代,有的认为是唐代等等,在此我们参考中学课本中的说法,认为科举制始创于隋代)这一制度的实行,打破了自古以来门阀世族垄断官僚群体的局面,庶族作为新兴的势力逐步通过科举考试登上历史舞台。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科举考试的诸多科目,较为有名的有进士、明经、秀才、明法等等。但有些科目考试难度较大,渐渐便被取消。经过统计,在唐朝进士和明经是最吸引考生的两个科目。在武则天时期,还创立了用以选拔武官的科举项目,称为“武举”。自此,天下各类英才无论是达官贵族之子弟还是平民庶族之流,均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一展自己才华。考中者则豪情万丈,“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不中者也会重整旗鼓、加倍努力,以图来年金榜题名。

尽管唐帝国以包容、开放、进步而闻名于世,但此时的科举考试仍然存在众多不足。比如即使你考中了进士,但是还要经过礼部的另外一项考试才能入朝为官,而你在礼部如有“熟人”的话,那这次考试就异常简单;反之,则可能一直作为“候补官员”。还有比如在放榜之前,考生要到主考官家中去拜访,因为那时的试卷并不是密封卷,考生的姓名和个人信息考官们都能看到,考生需要主考官给予如此便会产生一些对考生不公平的事项。

由此可见,科举考试的制度仍亟待完善。

二、两宋之际——“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后,一直提心吊胆、夜不能寐,究其原因是担心新生政权的不稳定。众所周知,自唐中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到五代十国,“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伎俩频频上演,往往手握兵权的武将就能决定王朝的生死存亡,五代的朱温、刘知远、郭威等辈皆是如此。而赵匡胤同样是作为朝廷武将兵不血刃地夺取最高权力,万一军中有人喊着“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再来一次陈桥兵变,那新生的宋王朝不就成了“六代”了吗?

为了避免新生王朝被手握兵权的武将扼杀在摇篮之中,赵匡胤在建国伊始就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宋代的历代统治者均以此为祖宗家法,未曾改变。这也是宋代军事力量羸弱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在宋代政府中枢官员的安排中也能窥探一二:宋代中央政府分为“二府”,办理非军事事务的称为“政事堂”,其首脑为“中书门下平章事”,通俗点讲就是正宰相,其次长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办理军事事务的为“枢密院”,其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其与“参知政事”合称为“执政”(编者注:枢密院的最高首长和副宰相一级,低于政事堂首脑的宰相,这也能看出在宋代即使担任军事最高长官,也仅仅与副宰相平级,还是“低人一等”)。

到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时,他更是为鼓励天下士子读书考取功名,亲自写了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其中有几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也能看出宋代的统治者为了安抚社会上的读书人而鼓励大家应试出仕的态度。

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取士最繁盛的朝代。一句“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就可见一斑。宋代的统治者更是秉持“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家政策,让天下读书人将国家命运与自身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读书人的国家、民族使命感。同时,宋代官员的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最高的。对于那些多次应试不中而又超龄的人,政府还会为这些人颁发一定的“名誉头衔”,享受某些待遇,以此来安抚天下读书人。不得不说,宋朝是唯一一个没有直接或间接亡于内乱的朝代,这和其统治者重视科举取士和采取重文抑武的国策有很大的关系。

三、明清时期——科举制走向成熟的巅峰时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在明清时期并不是一句空话。自宋代以后,科举制度在元朝并没有较多的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科举取士才再次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明时,为了保证各地读书人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待遇,统治者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考区,对某一考区采取固定的录取人数,以此来平衡各地教育资源水平不一和分配不均的情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这时的科举考试变得更加成熟,想要成为一名政府官员(编者注:此处仅指通过进士为官的情况,不包括举人直接为官的情况),要经历四个考试阶段,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考中者成为秀才,可以享受见到地方官不下拜等特权。

乡试考中者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可以理解为“预备官员”,没有直接去当官的权力,但是可以等,等到哪里有空缺就可以补上,但往往举人的前途有限,能做到王朝的中层官员就已经非常好了,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的海瑞就是海南的举人,他从福建某县的教谕做起,一直干到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编者注:正二品官职,与明代中央六部的最高长官平级)。

会试考中者成为贡士(编者注:清时如此称呼),这部分人可以去紫禁城面见皇帝,由皇帝排名。通过会试,可以说已经成为帝国官员中的一员了。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轮。殿试对于进入其中的贡士不再进行淘汰,于是可以理解为对这群预备官员进行定级排名。殿试前三名被称为“一甲”,享受“进士及第”的头衔。其中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第二名被称为“榜眼”,第三名被称为“探花”。后面的百余名进士称为“二甲”,享受“进士出身”的头衔;最后剩下的百余名进士称为“三甲”,享受“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

在明代,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想要进入内阁成为阁臣,必须要有翰林院供职的背景,而想要在翰林院供职就必须有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的履历,即“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列台阁”。这也是国家对读书人的尊重和对科举考试含金量的认可(编者注:那些通过捐官、萌荫等非科举途径进入官场的人无法成为帝国政府首脑,一方面保证了帝国中枢系统官员文化程度的质量,但另一方面也给那些真正有才华而未通过科举的能臣关闭了上升的渠道)。

科举取士制度的施行,打破了封建王朝由贵族和世家大族垄断官员群体的格局,自此庶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随着科举考试源源不断地选拔人才,国家治理体系变得更加积极有序,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治阶级的水平,保障了国家政权的平和稳定,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梦想。但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也遏制了天下读书人的思想,以致于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世人才发现古老的中华帝国已落后世界远矣!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代“科举之路”趣谈:唐代文人进京赶考,一次花销到底有多大?
唐朝历史趣闻:在“学而优则仕”的唐朝,科举考试录取有多难?
科举制度:古代读书人出士通道!
你知道“举人”在如今是什么职务?范进职位给你,或许你比他疯狂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考中难度有多大,分别能当什么官?
影响千年的科举制,是如何诞生的?深度解析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