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悦读丨历史】黄氏家风让后代子孙福星高照

热文推荐【阅读悦读丨历史】契丹王朝的巾帼壮歌系列:契丹悲情一姐萧伊兰(下)

文/邹开歧

(黄字甲骨文)

【作者简介】邹开歧,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原题《福星高照》

人人都想幸福临门。

开启幸福之门的密码是什么?

世代相传的好家风。

——题记

中国有句古话:“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

在四川省三台县安居镇,就有那么个人,与此相反,而是“人在道上走,福从天上落。”落在他头上的不是祸,而是人人为之羡慕的“福”。天上还真的就掉了“馅饼”。

此人就是安居镇大佛寺村人黄述兵。

黄述兵,干干瘦瘦,普普通通,对人和和气气,大家都叫他“平娃子”。他做梦也没想到,天降大福,端端砸在他的头上。这就是老百姓说的“福星高照”。

2013年,刚刚过完大年,场镇上的陆大爷独自一人来找到黄述兵,要把自己400多平方的双层楼房以11万元的价格卖给他。

黄述兵顿时晕了。以为耳朵出了问题,听错了!

陆大爷又补充一句:“我决定把我家那套房子卖给你,一口价,11万!”

黄述兵听清楚了,而且是“一口价,11万”。

陆大爷鼓起眼睛盯着黄述兵,等着他回话。

黄述兵也鼓起眼睛盯着陆大爷,心想,莫不是这位陆大爷神经上出了问题,要不然就是把他“平娃子”逗起来耍。

400多平方,又在安居场镇上,而且是钢筋结构,还是商住两用,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到哪儿去找?

然而,用不着黄述兵去找,这人见人爱的馅饼,就送到他手上来了!

陆大爷见黄述兵鼓起眼睛盯着他,就又作古正经地补充了一句:“这房,我只卖给你,11万,钱什么时候付清,一切由你!房产证我都带着的,你可以先去把过户手续办了,再慢慢给钱。”

黄述兵断定,这是正二八经的一场交易,陆大爷真心诚意要把这套到手就能产生效益的商住两用房卖给他。

黄述兵知道,这位陆大爷,叫陆跃辉,在安居镇是让人羡慕的享福老太爷。虽然那二年吃了不少苦,筋筋绊绊把儿女拉扯大,如今四个儿女都干出了一番事业,现在,他只管安享晚年。这日子,要多舒心有多舒心。真个是“吃穿不焦不愁,只盼活得长久!”的老人。

黄述兵就有些搞不明白了,陆大爷又不是手头紧,缺钱用。可为什么急着要把这么好一套房子三文不值二五地卖给他呢?

陆大爷卖房,并不是自作主张干傻事,而是同儿女们作古正经地商量之后,作出决定要办的一桩大事。

陆大爷的儿女们不但有了各自的事业,而且都干得风生水起。分别在成都、绵阳、三台买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业。唯有陆大爷在安居坐守老营。

儿孙们从小耳濡目染,老一辈遵循代代相传的家风:“孝、悌、忠、信”作人行事。一个个都是孝子,他们懂得起人无父母身从何来,人无祖宗根从何来。常言说得好,“屋檐水点点滴,每次滴在现窝窝。”

儿女们如今一个二个翅膀长硬了,都有了各自的事业,应该让老爸老妈好好享受生活。

如果给老人拿钱,可谓轻而易举之事。但是,孝心,讲究的是那份心。钱多可以吃好、穿好、玩好,但缺失了天伦之乐。儿孙们放学归来,不能叫一声爷爷奶奶;儿媳们下班回家,不能叫一声爸爸妈妈。虽然当今社会,交通方便信息灵,但“回家看看”,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哪怕每天都打个电话问问,也只是隔靴搔痒。

几个儿女作出决定,将老爸老妈接进城去享受现代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卖掉安居镇上的房子,让老爸老妈无牵无挂地走好人生的下坡路!

当决定卖房时,陆大爷发话了,这套商住两用房只能卖给黄述兵,而且价格一定要便宜,这其中当然有故事。

那是十五年前,陆跃辉一大家人在安居场镇,拖儿带女,小的还在上学读书,大的尚未成家立业。更揪心的是,一大家人在这街上还没个立脚之地。

当时供销合作社因“破产”要处理公房。其中有一套刚修好的400多平方两层楼房。以拍卖的方式出售。二万元起拍,谁出的钱多,就卖给谁。

陆大爷一家确实需要这套商住两用房,好不容易才凑足了两万元。

当时,黄述兵也想买这套房。他虽然已在安居街上修了一排三间水泥房。如果住人,就无法经商。那个时候的黄述兵,因经营红桔跑买卖不仅手头有钱,由于为人处事皆有道,也很有人缘。很多想争着要买这套房的人,知道黄述兵要买,就自动放弃,也算送了黄述兵一个人情!

事情已经明摆着,安居供销社这套即将出手的商住两用房,花落谁家?谁都知道“非平娃子(黄述兵的浑号)莫属!”

陆老头心又不甘,便抹了脸面,鼓起勇气,在竞拍的头天晚上去找黄述兵,说明自己家里的情况,希望黄述兵打个让手,并表示,陆家大大小小都会记住他的大恩大德。

黄述兵早已把供销社这套房子视为自己的一份家业了。他断定,在这场购房竞争中,自己胜券在握。在他的心中,已绘制好了使用这套商住两用房的蓝图。

有了这套房子,黄述兵可以结束摆地摊、打游击的日子,成为安居场上正二八经的商业户。正在读书的儿女,在街上有了立脚之地,再不会两头摸黑当走读生。

有了这套房子,凭着黄述兵这些年在生意场中摸爬滚打积累的资本和人脉,肯定能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总之,在黄述兵眼里,陆老汉手头那几个已经捏出汗水的钱,同他那胀鼓鼓的腰包,根本不能比。

当陆老汉以非常诚恳的态度,央求黄述兵打个让手,放弃买这套房子的要求时,黄述兵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黄述兵两眼盯着陆老汉,像机关枪似地,在他身上“扫射”了一遍。心想,我俩一非亲二非故,既不欠你的钱,又不欠你的情。要我打让手,岂不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吗?已吃到嘴边的果儿,哪有让出去的道理。

陆老汉两眼望着黄述兵,像干渴得喉管冒烟的跋涉者,期待甘露的样子。

黄述兵想当面拒绝又于心不忍;想满足他的要求,又舍不得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便说了一句:“让我好好想想”。

陆老汉揣着一颗悬吊吊的心,离开了黄述兵,黄述兵不得不“好好想想”。

当年的黄述兵,在安居虽然还算不上个人物,但是,在生意场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要在圈子里拿得起,放得下,就得有作为。

黄述兵这天夜里,从安居街上回到他乡下的楼房湾。

说起这“楼房湾”,是个有龙门阵可摆的地方。已经有近两百多年历史。

原来这湾里全是姓于的殷实人家。

黄述兵的爷爷辈,从几十里的宝泉到这里租地耕种落脚谋生。

怎么也没想到,于家的善举,让黄姓子孙大受感动。

黄家租用的茅草屋,安置了一家大小,却没有放置祖宗牌位的地方。

于家的主事人,却将于家的堂屋让出一半,让外来的黄姓人家摆放祖宗牌位。黄姓人家当然感激不尽,于是有了更多的黄姓子孙来楼房湾租地耕种。于、黄二家共用一个堂屋,成为佳话在安居一带广为流传。

在后来的日子里,黄家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与人为善”的家风。行善事,作好人,已成为黄家儿女的口头禅、座右铭。他清楚地记得,当年黄家的老堂屋里曾有这样一副对联:“修身养性品常砺,广结善缘天地宽。”

他还记得,民间有句大实话:“善有善报”,“退后一步自然宽”。

黄述兵这个人虽然看起来有点吊儿郎当外加醒二喝三,但在为人处事的是与非面前,还是一本正经地要在脑子里衡量一下轻重。

他买这套房,是为了更好的创业;陆家买这套房,是为了有个立足之处,才好创业立家。

黄述兵书读得不多,但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多,懂的道理也多!他决定遵循“与人为善”的家训、“与事无争”的为人之道。

第二天,黄述兵照样去了拍卖现场,很多看热闹的人,都以为黄述兵肯定会成为这套商住两用房的主人。

可是,一经报价,陆跃辉举手示意之后,黄述兵做起个要出手的架势,就是不出手,直等到时间已过“一锤定音”,陆跃辉以两万元买下了这套房子。


下来之后,陆家对黄述兵要表示谢意,黄述兵谢绝了!

后来,陆家是怎么发起来的,已不属于我这篇文中要表现的内容。

15年后,黄述兵以11万元的价格,不声不响地就接手了这套让别人看着就眼热的房子。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觉得陆大爷因为钱多脑壳里装满了浆糊,行情都不晓得,就草率地把房子给贱价卖了。

又有人说,黄述兵真是运气来猛了,“一扑扒跌下去,捡了个金娃娃!”

黄述兵刚办了过户手续,就有人出40万,要买走这套房。

黄述兵表示,这房哪怕有人出100万也不卖。这是陆家一份难得的心意,他要留给后辈儿孙,让他们从中领悟出为人之道!同时,让世人知道,世间也有“为富亦有仁”的陆大爷。

黄述兵将这套房稍加装修开起了茶楼。目的是让乡亲邻里在这里喝茶、聊天、休闲之时,从“人在道上走,福从天上落”的故事中,也能品味并领悟为人之道与“福星高照”有什么渊源。

《写乎》微信号:hongyup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星高照
福星高照 招财进宝
【福星高照 招财进宝】
太美了,看到的福星高照!
【转载】福星高照 招财进宝
龍飄飄龍飄飄_龍腔賀歲】2023年龍飄飄祝福你福星高照35'4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