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库大道:用白银铺就的茶马古道

文/李冠男

【作者简介】李冠男,男,汉族,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会员,《乌兰察布日报》特约记者。学生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不惑时期投身于专业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纪实文集《脉动长河》,文学剧本《烽火重生》,报告文学《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短篇小说《宴殇》等等。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在北方草原,有关于茶的说道向来就不缺乏市场。

奶茶大都用商家引进的川字号砖茶熬制,万变不离其踪,至千门而传万户,自不必赘述。清茶则林林总总,难以分出类别。武夷、安化、临湘、蒲圻所产的春茶是此地茗品的主流。三月的春茶,带着浓郁的清香,从遥远的山谷里和层叠的梯田上运出,伴着鄱阳湖、洞庭湖的水气,跨长江、迈汉水,运行于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大漠南北,也就有了茶马古道,再和一带一路的多元节点合拍,草原的“丝绸之路”就划定了基本雏形。

由于游牧民族长期的历史开发,长城以北地区历来都是商业的集散地和行销市场。东北和晋冀两地的烟草、绸缎、粮食、食盐、布匹、铁铜制品为游牧民族地区的生话所需,而数千里之外的的茶叶则是草原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其消费数量高于其它商品。从唐、元、明时期的“茶马互市”,再到清朝统一后的市场配置,茶叶的买卖无形中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开发的潜力日益见大。

(张库大道)

现在隶属河北省的张家口地区,自从开埠便商贾云集。据《万全县志》记载:清顺治元年(1644年),张家口有8家商店,到康熙初年发展到10家,雍正年间有90余家,到光绪32年(1906年)有店铺1027家,民国10年有1145余家,经商人数达3.5万人,其中旅蒙商达700余家。

南方的茶叶、瓷器、绸缎运到张家口,与北方的皮毛、奶酪进行交易,并不是经济学所讲的单纯的物物交换,而是具有利润与价值的商品交换,差价兑换的都是国际市场流通的货币。“茶马互市”使当时的张家口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商贸集散地,一时张家口被人们称为“旱码头”,作为茶马古道的北方起点,比起石家庄、唐山、遵化来说,张家口名气更大。

《国超献征录》有言记载:“千余里无烽火,行人不持弓矣,近边水陆屯田,垦治如内陆,墩台哨之卒以撤去,所省粮饷发布不下十八石。”从此可见,张家口富庶繁荣之时蕴含着多大的商业需求。

(伊林驿站博物馆)

从中原而来的、一波一波的旅蒙商人,在张家口觅到了贸易商机,他们用原始最为落后、最无保障的运输工具,形单影只或呼朋搭伴,穿越内蒙草原腹地,深入外蒙大漠,甚至直捣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一段道路虽不细腻,但起落有序,历史有称,名曰“张库商道”,又叫“张库大道”。这条极其重要的边贸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绝对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陆路交通大动脉。

张库大道开通后,张家口对库伦及俄罗斯的贸易发展至顶峰。张家口由此成为驰名中外的“陆路商埠”,张家口也由此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商业中心,甚至在全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张库大道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张家口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乌兰巴托这座草原城市的形成。张库大道全盛时,最高年贸易额达1亿5千万两白银。按现市价折算(16两为1市斤,每市斤500克,每克1.3元人民币),大约有60多亿元人民币。

西风猎猎,沙尘滚滚,荒草在风中低吟。一阵劲风,从古城口的残墙断壁见吹过,高天上的太阳伴随着晕眩,浸染着无限的轮回和沧桑……春秋时节,往来于张库大道的驼队、车队、行旅构成了张库大道沿线的风貌,车帐、住行、炊烟、驼铃有如油画勾勒出来的风景,细致而不单一,明丽而不迁就。旅蒙商随天而行、随驿而落,还要躲避流匪的侵扰和迫害,艰辛和困苦虽然人们很难想象,但是黄金白银的光辉点亮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并且一直向前。在《张垣晋商对俄贸易和驼队运输》一文曾记载道,“张家口至恰克图地广人稀,溯壁流沙,数日不见水源如煎如炙,冬季塞外高原,溯风呼啸,极度寒冷,春秋两季,时遇风沙骤至,天地晦幂,填路埋人,间或遇匪出没,杀人掠货,死于天灾人祸的时有所闻,黄沙埋骨令人心寒胆颤。”由此可见,旅蒙经商并非易事。

从张家口到达库伦或恰克图的行进线路基本都是西行和北行。

西行的路线是从张家口向西略偏北,所经路线是察汗陀罗海(现张北县境内)、布尔哈苏台(现张北县境内)、哈留台(张北东号)和鄂罗依琥图克(尚义县四台坊子)进入内蒙古境内后,经奎苏图(商都县西马相村西)、扎哈苏(商都县小海子乡)、明爱(商都县城关)、察察尔图(商都县北渠子村)、庆岱(察哈尔右翼后旗柴四房子村)、乌拉哈达(四子王旗哈布勒村)、奔巴图(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图)、锡喇哈达(四子王旗楚鲁图纸王旗嘎朗图南)、察汗琥图克(四子王旗嘎沙巴嘎村)、锡喇穆楞(四子王旗巴人少村)、敖拉琥图克(四子王旗土格木村)和吉斯洪都尔(四子王旗江安种牛场),最后通向外蒙古东戈壁。

西行路线正好经过四世达赖云丹嘉措(汉意为“功德海”)的出生地――松木尔台吉领地商都南境。这条古老的驿道,从唐中期以后大致有与其方向基本相同的道路。直到元代,这一驿马之道基本确立。原来尚通归化城及其以西、以北的地区,康熙以后,对内蒙、外蒙方向专设长城五口驿路,归化城、乌里雅苏台及科布多方向的驿路专由杀虎口而出,张家口便只剩下这一条由四子王旗出外蒙古驿路了。

这条驿道没有危关险隘,大部分都是草原通途。在乌兰察布境内,走过商都一带半农半牧区以后,便进入了四子部全景牧歌式杜尔伯特草原,整线行程到处都有清政府所设的驿站。乌兰察布的商都县城就是张库商道上的第七台站,也是张垣通往库伦的必经之地。

1990年,在商都县食品公司施工时在地下挖出了两块晋义社石碑。石碑上的碑文清晰可见。内容主要记述的是清政府一官员在视察张库大道时发现了无主之骨(就是来往于张库大道上车夫和驼工们的尸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文学山等4位商人倡议修建晋义社(取见义必为之意),受到政府和各界商人的一致推举。同年,文学山等4人在张家口玉带桥买地25亩,四面筑墙,建院一所,其意图有三:一为当时旅蒙商人提供休息的场所;二为旅蒙商人后代留有烧香和拜祭之地;三为客死他乡拾荒者安好棺柩和停灵之处。两年之后,工程结束,又行次年立碑记之。晋义社的修建完工后,在张库大道上死亡的车夫、驼工不再抛尸荒野,其尸体都被社会贤达人士运回晋义社,收棺入殓,晋义社成了远近闻名的慈善机关。

张库大道成就了冀察两地社会乐善好施的美名,商都也因挖出了晋义社石碑,而被指证为万里茶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从张家口北行的路线,笔者曾作出考究:从张家口向北出发,途经察境的平地泉、化德、商都、西井、土牧尔台、三井泉、四子王乌兰哈达,再越过口岸,向西北挺进最终到达外蒙古的库伦。

北行路线经过察右后旗的土牧尔台,这就奠定了土牧尔台成为继张家口之后又一个商贸重镇的基础。土牧尔台系蒙古语,意为有铁的地方。此地未形成集镇之前,俗称“九台滩”。因康熙年间北京至外蒙库伦的阿尔泰军台第九驿站就建在这里。

多年来的商贸流通,使土牧尔台蜚声全区内外。现在土牧尔台镇已变成了察境地区最大的皮毛绒肉加工园区,也是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同时,土牧尔台镇荣耀地成为全国500个试点建设小集镇之一。

风云变幻,岁月沧桑。1924年外蒙古独立。1929年国民政府与苏联断交,蒙古也关闭了中国的所有商号。由于历史原因,张库大道这条“用白银铺就的草原商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三百年来,由旅蒙商开辟的这条草原国际商道,对于巩固和繁荣北疆,为促进蒙古草原和俄国、中亚、西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前中央力行“一带一路”建设和乌大张三地力主区域经济合作的大环境下,研究和推论张库大道,更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历经沧桑的老井) 

《写乎》微信号hongyup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家口张库大道历史博物馆开门纳客
北方有条兴盛了两百多年的张库大道
[转载]张库大道:张家口
四子王旗草原
草原十日行(2)
小皇帝溥仪统治下,北方苍凉的社会面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