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古人怎样与“异己”共事

推荐:摄影丨夏天苍溪乡村的鱼腥草, 这么美

文/丐丏

【作者简介】张新春,辽宁新民人,1963年11月生人,市作协会员,编辑职称,喜爱文史,些有文章见媒获奖出版,现为国企管理人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共事者——同级或上下级——之间,可以是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积极配合、鼎力支持、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求同存异、包容善待乃至亲睦融洽、钦佩欣赏的;也可能是互相鄙夷、尔虞我诈、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甚至怨怼仇恨、不共戴天的。前一种情况显然是君子之谊;后一种情况则可能发生在君子与小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小人之间,说不定也会发生在君子之间——那样的“君子”(尚不至于到“小人”的程度)则要打折扣了。

人与人之间,也可能是“一见钟情”的,也可能是“一见便不钟情”的;其关系好坏,更多的是在接触交往中逐步建立形成的,和一个人的出身背景、成长环境、脾气秉性、教育程度、思想素质、品格修养、人生追求等有关。

前一种情况毋庸多言,但多难做到。后一种情况则值得关注,第一这种情况更带有普遍性(只是程度不同),第二其当事人可谓是互为“异己”的。

——张廷玉与鄂尔泰:竟日不交一语

雍正七年军机大臣张廷玉和乾隆二年军机大臣鄂尔泰,一谥“文和”,一谥“文端”,但二人生前共事时素不端和,各置党羽,明争暗斗。昭梿《啸亭杂录·张文和之才》中记张廷玉能够“以谦冲自居”,但“与鄂文端公同事十余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语”。鄂尔泰有什么过失,张廷玉必以微语讥讽,使鄂无以自容,有时竟弄得鄂“神色不怡者数日”。张廷玉善于窥测皇上意图,遇事先臆猜皇帝会咋想咋说咋办;渐渐地,乾隆帝对张的所作所为有所警觉,下诏罪之,并逐其还家。

《太平经·丙部之十五·急学真法》:“古者贤圣大儒,见无德之人,不与其通言语也。夫不仁之人……故古者圣贤不与其同路也。”不通言也罢,不同路也罢,问题在于,张鄂乃“同事”,二人的贤仁水平不相上下。在一起同事、共事十余年而“竟日不交一语”,公事何议?在他们个人是尴尬难堪,贻害的则是朝政大事。

——阿桂、王杰与和珅:甚至欲其死

《啸亭杂录·阿文成相度》中记阿桂(谥“文成“)与和珅之间的关系:阿桂与和珅同做军机大臣十数年,一直薰莸不合,除召见议政外,毫不互通交接;立御阶上,阿桂也必离和珅几步远,愕然独立;即便和珅主动与言政事,阿桂也是漫不经心地应之,始终不移半步。这种状况如汉代袁盎之与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乾隆八年、十六年、二十八年、四十一年,阿桂四入军机处,而和珅在乾隆四十一年才进入军机处,阿桂有资历、年龄优势。但与和珅共事当非易事,那得需要怎样的智商啊!如果智商上不自信,那就不如冷傲一点儿。

还有一事可见阿桂之不苟。赵慎畛《榆巢杂识·阿文成公》中记:阿桂坐在政事堂上,不与人妄交一言,人见而生畏。平素不满孙士毅,遇同直当班,终日危坐,相对默然。而孙士毅恰恰懂得讨好或不得罪和珅,可能阿桂也正是由此而“不满”或看不上孙士毅的——“恨”屋及乌。孙士毅历任工、兵、吏、礼部尚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

敢于与和珅这一“异己”作对的“同事”不乏其人,王杰(亦谥“文端”)又是其一,且已表面化到不共戴天的程度。对于“势方薰赫”、早闻其名的和珅,以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衔初入军机的王杰,“绝不与之交,除议政外,默然独坐,距和相位甚远,和相就与之言,亦漫应之”(《啸亭杂录·王文端》),堪比阿桂。当和珅欲召礼部主事陈渼(颇通医术)为其诊病(实欲网罗)时,王杰甚至对前来征求意见的陈激愤地说:“此奸臣,尔必以药杀之,否则毋见我。”(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王文端公欲用药杀和珅》)真是“恶之欲其死”啊!恨已至此,这“事”还能“同”“共”下去吗!

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中记:“杨大年与王文穆不相得,在馆中,文穆或继至,大年必径出,它处亦然,如袁盎、晁错也。文穆去朝,士皆有诗,独文公不作;文穆辞日,奏真庙(宋真宗)传宣令作诗,竟不肯送。”也是不共戴天的架势。杨大年即杨亿,谥“文”,人称杨文公,性耿介,尚气节,曾与王钦若(谥“文穆”)同在史馆共事。

——王鼎与穆彰阿:见辄诟骂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从河南祥符抗洪前线回京的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王鼎向道光皇帝力荐在河工戴罪效力的林则徐。广东禁烟事件,最终以议和、林则徐被罪遣告一段落,闻之,王“鼎愤甚”(《清史稿·王鼎传》)。知同为军机大臣的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从中作祟,王鼎遂与之势同水火,“每相见,辄厉声诟骂,穆相笑而避之;或两人同时召见,复于上(道光帝)前盛气诘责之,斥为秦桧、严嵩,穆相默然不与辩”(薛福成《庸盦笔记·蒲城王文恪公尸谏》)。道光帝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在一旁苦笑着打圆场:王鼎这是醉了。并命太监随即架出。第二天,二人见面,王鼎依然廷诤不已,可见王之恨之刚直之激愤,就差如现代某国议会上那样与不同政见者举拳挥鞋相向了。廷争无果,王鼎写好遗疏愤然自缢,以期“尸谏”能够收效——可怜一忠臣老臣竟天真如此!王“鼎清操绝俗,生平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清史稿·王鼎传》),其为林则徐的力荐力争自无托与请托。穆彰阿“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小忠小信,阴柔以售其奸;伪学伪才,揣摩以逢主意”(《清史稿·穆彰阿传》,咸丰帝)。忠臣之铮铮谔谔与奸臣之狡黠阴险判然。

南朝梁人刘峻《辩命论》中言:“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萧统《文选·论四》)汉代汲黯“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史记·汲郑列传》),前述几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能容方能共事

与“异己”共事,也不都这么针尖麦芒的,同流而不合污或“大隐隐于朝”也许更有现实意义和积极意义。比如尹继善(又一谥“文端”者),“年三十余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而和颜接物,虽素不善者,亦必寒暄周旋之”(《啸亭续录·尹文端公》)。啥事啥人都能看得清,却不动声色、不假颜色,体现一种涵养。这是否更值得效仿或借鉴,要看具体情况——自己的、“异己”的、大气候的,“势胜”或“势均”才能“力敌”。如果很快就弄得狼藉不堪、不可收拾或很快就败下阵来,那于事何补?

君子与小人肯定是互为“异己”的;君子与小人在一起,往往君子直白不苟、小人含蓄阴险。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记明朝福建巡抚朱之凭《在疚记》中言:“待小人尤宜宽,乃君子之有容。不然,反欲小人容我哉!”实际上君子很难做到如此“有容”——君子之所谓“容”就是避而远之,而小人似乎更懂得见风使舵、更善于笑里藏刀。

魏象枢《庸斋闲话》中于君子小人有油水之喻:“偶见水与油,而得君子小人之情状焉。水,君子也,其性凉,其质白,其味冲,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油,小人也,其性滑,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一水,必致搏激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池北偶谈·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接续分析:沸水终不(难)驱油,而滚油终将蒸水。这确乎可见君子之容?问题不只在于沸滚,还在于多寡,由此我们似乎还可以结论:君子堆中可能容有小人,但小人堆中则绝无君子。

与“异己”共事,仅会制气、仅凭意气是不够的,还要有策略。另外,“冤家宜解不宜结”,往往是越掰越生、越岔越远——大局为重啊!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朝7个首席军机大臣:2个被处死,2个被清算,仅3人善终
和珅一生的三大敌人,两人是徒有虚名,只有一人压了他三十年!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一 ~~~ 卷七十
和珅权倾朝野谁都不服,可为何怕阿桂怕的要死?
和珅权倾朝野却最怕一人,此人死前一番话准确应验和珅结局
中国宰相【6】:清朝447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