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和孔子的读书成才方法


1887年,27岁的印祖于三月初到五台山朝台,住山四十余日,四月返回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后,三年里除担任执事、日常修行外,开始阅读大藏研习经典。
印祖《文钞》中,也多次以自己的实际经验为人介绍读书成才的好方法。
读书,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能急躁,“看书,非凝神静虑,不得其义意。” 然后要反复多看,即使熟悉到能背诵。


“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须多看,急躁不能凝静,必难得其旨趣。后生稍聪明,得一部经书,废寝忘餐的看。一遍看过,第二遍便无兴看,即看,亦若丧气失魂之相。此种人,均无成就,当力戒之。”
“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乃生知之圣,读易尚至韦编三绝。以孔子之资格,当过目成诵,何必又要看文而读。故知看文,有大好处。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则一字一句,悉知旨趣。吾人当取以为法,切不可显自己聪明,专尚背诵也。”

韦编三绝这个成语,语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印祖解释说:“孔子读文王,周公之易,竟至将编书之熟皮绳,磨断过三次,可以知读之遍数不可计也。”温故而知新,这是孔子的读书感悟。
大文豪苏东坡的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是对一个二十八岁的乡试落榜生安惇的劝慰和鼓励。
苏轼并不是对人唱高调,他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遍识人间字,读尽天下书。为了好好读书,他借用《孙子兵法》以众击寡、逐个击破的智慧,发明了一个“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
一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一遍是不能够全部吸收的,把内容分为多个主题,每次读书集中精力研读其中一个主题,学懂弄通之后再换另一个,通过一次一次的分割包围,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吾读《汉书》,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苏轼在攻读《汉书》时,读了好几遍,每一遍都带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读第一遍时,他从里面学习“处世之道”;读第二遍,则是为了学习用兵之法;读第三遍,则是为了去研究人物和官制。就这样慢慢地由生涩转变为熟悉,由熟悉转变为精通。

读书前凝神静虑,对一书韦编三绝,每一遍专求一事,这是读书成才的宝贵方法。
苏州弘化社
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弘化社原创

责编:光明 | 图片: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故事内容
中国古代30则读书典故(十一)|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韦编三绝典故出自哪里
文史典故|韦编三绝——孔子读书太用功居然把绳子读断了?
一天「学」一成语 : 韦编三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