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力解读-空调的节能补贴的影响

格力解读-空调的节能补贴的影响

(2011-11-22 22:50: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电行业

2011年6月开始,空调的节能补贴取消,这个政策的改变对格力的影响有多大呢?

先看看格力的净利润率趋势,下图是2006年以来的单季净利润趋势图,有两个很奇怪的现象,要好好研究。

graphic

1)每年的第四季度的净利润率最高,每年如此,没有例外;
2)2009年12月开始收到节能补贴(营业外收入的主要部分),但看不到补贴收入对净利润率有任何影响。

自2009年6月开始实施节能补贴政策,第三季还没收到补贴,但空调的价格已经下降了,季报显示净利润率却和以前一样(比第二季还有轻微上升);第四季收到了大约4亿的节能补贴,在报表中看不到对净利润有任何帮助(如果所有的成本和费率比率和以前保持一致的话,净利润率会增加2~3%)。2010年以来也一样,净利润率的走势和补贴的多少无关。难道占到净利润一半的节能补贴(占销售收入3%左右)对净利润(率6%)真的没有影响吗?

比较一下格力、美的和海尔的情况(都是单季的数据,没有累加),都是一样的,净利润率的变化和所收到的节能补贴没有直接的关系。
格力解读-空调的节能补贴的影响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1)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降价的损失完全由节能补贴来弥补。从损益表来看,本来应计入销售收入的部分,变成了营业外收入。对格力(美的和海尔也一样)来讲,这笔收入就是从左口袋到右口袋,实质上没区别。如果节能补贴取消,这笔收入就又会变成销售收入。但是,因为价格的提高,销量可能会下跌。

2)借着空调价格下调的机会,趁机降低产品的成本,通过预提费用的形式,将这部分利润隐藏起来,在需要的时候才释放出来。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出,格力每年在Q1-Q3会预提较多的费用,净利润率显得较低;到了出年报的时候,会释放部分利润,这就是Q4利润率高的原因,而美的和海尔则正好相反。
格力解读-空调的节能补贴的影响

格力解读-空调的节能补贴的影响
和美的、海尔相比,格力成本和费用的计提方法有所不同,
1)从销售收入看,由于Q2(每年4-6月)是旺季,美的、海尔和2009年以前的格力Q2销售收入最高;2009年格力开始调整,Q2的旺季销售收入不是最高,反而是Q3的销售最高。近几年海尔也在尝试调整,但效果不明显。

2)相对应地,格力在旺季时(Q2)计提较多的费用,显得成本和费用占比较高,Q4尽量减少费用支出(2009年例外);而美的和海尔则相反,在旺季Q2最低,Q3、Q4较高。

正常情况下,在旺季时要加班加点生产供不应求;淡季时由于订单不足,不得不部分停线减产。但设备和厂房即使在停产时,也是要提折旧的;还有管理费用,在淡季的时候也要开销。销量高的时候,成本和费用占比就低;但当销量下跌,而如果成本和费用不能同步下降,成本率就显得偏高了。

由于格力有淡季返利的促销手段,淡旺季的产量不会大起大落,成本和费用占比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94%左右),但是通过在旺季的时候计提较多的费用,将维持成本费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美的和海尔每季的成本费用比率则波动较大。

真实的情况会不会是这样呢?回到资产负债表看看是不是有些预提费用隐藏在其中。

递延所得税资产-2010年报
格力 1,528,800,868
美的   824,843,060
海尔   402,659,469

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一项,美的、海尔分别只占到格力的54%和26%。如果以所得税率以15%计,15亿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当于预提了100亿的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通俗的说法是,将来可以用来抵扣的,现在多交的所得税。

从格力财务报表的注释中找到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暂时可抵扣差异(如下图),发现每个季度的波动很大,但如果对照三项费用的话,就会发现二者波动是一致的。这就是说,如果计提的可抵扣差异多,三项费用的费用率就高(主要是销售费用);如果计提的可抵扣差异少,费用率就低。这会是巧合吗?

格力解读-空调的节能补贴的影响
格力解读-空调的节能补贴的影响再看看报表中注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暂时可抵扣差异,可以算出,2009年以前是按照统一的15.1440%标准交所得税的。截止到2011年6月,可抵扣差异达到了惊人的104.8亿,如果将来能全部返冲,那将会是多大的一笔利润!(为了不引起误会,申明一下,这里的大部分是将来真正会发生的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差异 递延所得税/可抵扣差异
2006/12 224,636,000 1,483,337,160 15.1440%
2007/12 532,612,000 3,516,992,698 15.1440%
2008/12 959,995,000 6,339,127,555 15.1440%
2009/12 1,046,090,000 6,907,638,002 15.1440%
2010/12 1,528,800,000 10,022,570,129 15.2536%
2011/06 1,585,460,000 10,487,992,133 15.1169%

这么大的一笔费用会藏在哪里呢?仔细地检查了负债后发现,前面提到过的其他流动负债的增长比例和销售收入不完全一致,多预提的费用会不会在这里呢?

2011/09 2010/12 2009/12 2008/12 2007/12
销售收入 64,074,600,000 60,807,200,000 42,637,300,000 42,199,700,000 38,041,300,000
其他流动负债 10,429,600,000 8,931,650,000 6,247,360,000 4,196,140,000 2,168,750,000
其他x0.8/收入 13.02% 11.75% 11.72% 7.95% 4.56%
(注:由于其他流动负债中还包括如安装费等其他费用,以80%计销售返利)


可以看到,其他流动负债(其中80%是销售返利)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报表中没有解释每年支付了多少返利,先假设销售返利每年全部返回给经销商,那增加的部分就是多预提的费用。

因为2007年是新的会计制度实施的第一年,某些数据可能不完整或有遗漏;以2008年的数据为正常标准,假设正常的销售返利为8%,每年的返利在第二年的六月前全部返还,不排除有些经销商未完成任务拿不到返利。

下表是以8%做为销售返利的标准,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一共多提了32亿的销售返利,这部分和目前收到的补贴(共40亿)相当。2009年的销售收入和2008年相当,但资产负债表中的销售返利却多了20多亿。


2011/09 2010/12 2009/12 2008/12 2007/12
销售收入 64,074,600,000 60,807,200,000 42,637,300,000 42,199,700,000 38,041,300,000
按8%计的返利 5,125,968,000 4,864,576,000 3,410,984,000 3,375,976,000 3,043,304,000
实际计提销售返利 8,343,680,000 7,787,776,801 5,682,361,838 3,459,133,558 1,505,031,736
应支付返利 4,864,576,000 3,410,984,000 3,375,976,000
额外的计提 294,511,199 651,822,963 2,188,220,280 83,157,558
额外的计提=当年计提销售返利-上年计提销售返利+当年应支付返利-当年按8%计的返利

慎重起见,以3%到10%为不同的返利标准,按同样的方法计算出额外计提的金额在20亿到60亿之间,都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对应的可抵扣差异的范围之内。

3% 6,421,442,000
4% 5,780,696,000
5% 5,139,950,000
6% 4,499,204,000
7% 3,858,458,000
8% 3,217,712,000
9% 2,576,966,000
10% 1,936,220,000

如果额外计提的费用是32亿,按15%为标准缴纳所得税,在约5亿。这也就部分解释了格力(15亿)和美的(8亿)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巨大差异的原因。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在收取节能补贴期间,格力因为多提了部分预提费用,使得费用率和净利润率没有明显的波动;即使在取消节能补贴后,格力的净利润率仍然能够维持在目前的7%左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市分析:格力电器价值几何!
探究格力的销售返利与利润调节 $格力电器(SZ000651)$ 这个销售返利
格力和万科的利润是如何隐藏的?
格力、美的返利对比研究
史上这些高频审计调整,该如何应对?
括苍传人: 和格力投关就预提费用,递延所得税等几个问题的交流 今天给格力投关打了关话,和李部长交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