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格魅力将平凡变卓越

人格魅力将平凡变卓越

——记---------------- 

人物档案:

----------,本科学历,北师大数学系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

1981年参加工作,1993年调入朝阳区教研室任数学教研员,2002年任小学教研室主任。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出版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手册》、《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小学数学万向思维法》、《小学入学准备》等专著。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劳模”、“北京市先进教师”、“北京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获得“朝阳区人民教师奖”、“朝阳区名师”、“朝阳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一直担任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的命题专家,被聘为北京市的兼职教研员和质量监测命题专家,系北京市小学数学教育学会理事、朝阳区教育学会理事。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收敛是一枚果;它应当如灯塔,远望指明方向,近观仰慕从容。高萍是幸运的,因为在教育教学享受着生命,和教育对象一起成长,书写一路辉煌。在高萍眼里: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不为人知的“摇晃”

认识高萍的人这样说,她是个充满智慧的快乐女人,一个开朗认真的幸福女人,一个果断干练的坚强女人,一个爽朗睿智的聪明女人……

但是,你知道吗?高萍经常要早起半小时化妆。徒弟开玩笑说:“师傅您臭美!”高萍笑着回应:“这孩子,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美不美的!但不管俊丑,适度的打扮是对别人的尊重。无论我去哪个学校听课都得从形象上把自信和灿烂传达给每个老师、每个学生,这是为人师表呀!”

作为小学数学教研员,高萍做的教材介绍简明扼要、生动详实、富有实效,而且授课语言幽默风趣、妙语如珠,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伴有茅塞顿开之感。你知道吗?为了这一切,已经工作31年的她,无数个深夜查找资料,不厌其烦地修改教案,一遍遍地检查PPT中的疏漏,逐一回复每个老师邮件发来的问题,就是为了尽善尽美,就是为了尽职尽责,就是为了让老师们挑不出任何瑕疵。

多年的操劳,高萍的身体并不健康。有一次,她对徒弟朱民说:“跟你说一件逗事。我那天去白家庄小学听课,去之前我就觉得头有点疼,我也没在意。听完课后我给老师们说课,我就觉得周围东西开始晃啊晃,飘啊飘,我正讲的带劲呢,还和老师们开玩笑说我昨天睡觉挺好的啊,一个校医老师凑过来和我说,高老师您脸怎么这么红啊,我给您量一下血压吧。结果,你猜多少?高压180,低压120,你说我多逗,我怎么没感觉啊?”

天哪!那飘啊飘晃啊晃不就是不舒服的感觉吗?在高萍的描述中,竟没有一丝的害怕,却写满了童稚般的兴奋,如果不是校医及时发现,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这在大家眼中的危险经历,在她眼中,却成了她教育生涯中的“开心驿站”。她把教育看得比生命还重,却在自己心里没有留下任何影响。

在教研室工作的19年中,高萍由负责一个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到负责全教研室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找高萍到学校指导、培训、讲座的活越干越多。高萍是来者不拒,尽可能地满足学校对教学指导方面的要求,这样下来,日程被排得满满的,经常是上午一所学校,下午一所学校,一天要听课并指导四五节。每年中这样的安排都达100多天。可能是工作太投入了,有几次险些晕倒才引起注意,到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已贫血到6.7克,医生嘱咐必须马上手术。但由于当时高萍主抓全区六年级的数学,为了不耽误全区的教研工作,高萍一边吃着补血药一边工作,坚持到放假前才去手术。利用放假时间修养身体,开学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来之不易的“幸运”

提及往事,高萍侃侃而谈:“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因为我走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太多太多人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扶持。我从实习开始就由教研员亲自带领,当时我区教研室数学组的全体教研员都指导过我,这样的指导一直持续了12年,全国教育专家、我的导师马芯兰老师对我更是倍加呵护,总在我教育教学生涯的重要拐点上指明方向,于是,我不敢有半点懈怠……”

在芳草地小学初为人师的高萍,前三年几乎就没有休息过,每个星期日都要赶到教研员家,精心备出一周的课。没结婚之前,高萍的家离学校骑车只需十分钟,但高萍选择了住在学校,为的是有更多的时间解数学题、练口算、备课。教研员也看出高萍是棵好苗子,就重点栽培,经常“突袭”听课,进行指导。工夫不负有心人,高萍就这样练就了比较扎实的数学功底,她的课博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同时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各级领导的赞誉。

在芳草地小学的12年中,高萍连续10年被聘为朝阳区数学业余教研员;当时无论高萍在哪个年级,市、区级研究课总是幸运地落在她身上。高萍累计为市、区及外省市作示范课、研究课百余节;曾三次代表朝阳区参加北京市的数学评优课活动,分获一、二等奖;所撰写的数学论文曾获北京市数学年会的一等奖。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12年数学课堂教学的磨砺,为高萍从事教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入教研中心后高萍注意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积累,并大胆实践,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思想、业务水平走在全区小学数学教师的前列。高萍始终坚持深入一线示范教学,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课,亲自上,以找到教学的切身感受,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并坚持下校听课,指导教学,掌握全区最前沿的教学信息。

5年来平均每学年听、评课200余节,搜集并整理了数百万字的学习资料,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学数学全套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围绕一至十二册教材写出了12本共计28万字的教材教法辅导讲义,除去平时的教研指导外,共举办了100余场全区的数学教材教法的专题讲座。

朝阳区的小学数学老师都知道高萍是标准的“铁人”,她的所谓“幸运”应该这样诠释:“幸,是辛勤付出的结晶;运,是成功炫耀的谦词。”

一呼百应的“徒弟”

教师节的第二天,记者在朝阳区教研中心的二楼办公室里采访高萍。短短的一个小时,居然有3个“徒弟”登门请教,还有两个电话问安。高萍对此不无得意地说:“青年教师愿意喊我师傅,我也乐于冒充人师,就这样相互走得很近。在教研活动中,我始终把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为他们的教学成长搭台作为己任,先后指导了50多位青年教师,在全区的范围内做了140余节数学研究课;在北京市的数学评优课中,先后指导5位教师在北京市小学数学评优课中取得一等奖。在课题研究方面,指导3位教师夺得课题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在近5年重点培养的26名教师中,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16人,区级骨干8人。”

高萍提及这些,如数家珍,欣喜溢于言表。记者顺势要求:“采访的时间太短,能否让您的徒弟们提供点材料。”没等高萍点头,在座的一个徒弟满口答应:“这事不难,包在我身上了。”结果,记者的邮箱里,收到了20多封徒弟对高萍的感恩信。

师傅始终用一颗真心对待教育,用最真诚的态度,最执著的追求,为朝阳、为学校、为教师、为孩子的发展而孜孜不倦。她倾尽全力将自己那颗热爱教育的真挚的心奉献于教育。几十年来,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中,她如一朵朴素的小花卓然绽放,像一棵遮荫的大树于平凡中默然奉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盛开的桃李便是对她最高的评价。因为,人格有魅力,才能让平凡走向卓越。”于红利在《恩师高萍主任小记》中如是写道。

年过不惑的李文会以《良师益友》为题写给高萍:“虽然从小到大受教于不少老师,但是真正对我的成长有深刻影响力的是我的师傅高萍。她是我个人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近15年的接触,我被她的调侃和人格魅力所吸引,进而我的性格也被感染了,在无声无息中转变着——那就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人和事,不要固守一隅,智慧是碰撞生成的,平等、愉悦的氛围才可使智慧之花绽放。”

高萍的徒弟王晓松回忆了这样一件事。07年北京市基本功大赛的时候,高老师的3个徒弟是接连比赛,每个徒弟都要在24小时内完成教学设计,而高老师只能连续“奋战”。那几晚高老师每天夜里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而高老师的血压一直不稳定,睡眠不好就会头晕。高老师每天忍着头晕,通过增加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来坚持,对徒弟们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指导。徒弟们劝高老师去休息一会儿,可是她不肯,还笑着说:“我一躺下就头晕,只能直立,身体不能倾斜超过45°。”到了第三天晚上11点多,王晓松坚持不住了,站着都要睡着了,眼睛实在睁不开,高老师让晓松去睡一会儿。大家都知道,高老师更累,她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上写满了疲惫,但她还是强打精神给我们细心地指导。在高老师的指导下,3个徒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赛结束后,高老师也累得病倒了。王晓松在信中动情地写道:“高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激励我成长,每担自己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高老师给我们指导的情景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鼓励我不断前行。”

……

记者把徒弟们的来信反馈给高萍,高萍淡然一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一点事情,徒弟们却这样盛情铭记,这将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去为徒弟们服务,去为朝阳小学数学教育鞠躬尽瘁。”

高萍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名与利,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工作,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把热情和温暖送给每一位教师和同事,把问题当课题来研究,把职业当事业来经营。她是散发着香气的芝兰,使浸染在其中的人也满身幽香。高萍希望可以点亮更多的心灯,看到一个个教师化茧成蝶,在课堂上神采飞扬,激情四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张慧∣常态教研,走向教学专家的必经之路
专家答疑 |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 — 北京朝阳区数学教研员王玉起
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教研计划
前进小学幼儿园开展“师徒结对”徒弟汇报课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若兰小学《青蓝工程》比赛课、荆府实验小学文化节之6:六年级“一战到底”接力赛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