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省百校大联盟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河北省百校大联盟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竹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
竹在先秦时期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先民们把竹神化和灵异化,并对之加以膜拜形成了巫神通道和驱邪避鬼等民俗文化事项。
灵竹崇拜的内容包括竹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竹图腾崇拜主要表现出典型的祖先崇拜现象。例如,自汉代开始中国南方的彝族、苗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就流传着很多关于“竹王”的传说,共同点是认为竹子孕育了本民族的祖先。竹生殖崇拜是灵竹崇拜的另一重要表现。竹四季常青,生长期短,生殖和繁衍能力旺盛,有“雨后春笋”“竹如笣矣”等成语,均用来形容竹的生殖能力和生命力旺盛的景象。竹生殖崇拜,如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流行一种“摇竹娘”祝愿仪式。在中国的巫祝仪式中,竹主要是作为一种驱鬼请神的重要器物而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安徽贵溪傩仪式中的竹神伞,仪式中竹五色神伞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傩仪器物,它被视为各路神仙往来的通道,也是凭依之所,仪式完成后,竹五色神伞即被焚烧,送个各路神仙,以表达对他们的虔诚敬仰之意。为了摆脱生命危机,和祈求生命延续,人们开始寄希望于竹的驱邪避鬼,以缓解焦虑和畏惧感。天师道为人们寻觅到生命保存的力量之一就是崇拜竹,通过崇拜竹的“交感巫术”以祛病延寿。竹驱邪避鬼还用于消除污秽,寻求生活安康。如我们在除夕、婚庆和开业等喜庆之日燃放的“爆竹”,亦即俗称鞭炮,“爆竹”的“竹”,指代的是真正的竹子。在火药未发明之前,爆竹即是用火燃烧竹子,在燃烧的过程中竹腔爆裂发出“噼里啪啦”之声,以此来恐吓鬼怪,让污秽之物远离人们的生活。
作为重要的文学文化符号,竹是中国传统中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学瑰宝之一。或入诗文被歌咏礼赞,或寄寓情志抒发感怀,或成为墨客绘画创作的钟爱题材,其文化符号中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和无穷无尽的艺术价值,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文化中,古人以竹来况喻君子品行。竹不凋零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召唤;一片青葱的竹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竹之绿,没有黄色的金碧辉煌,也没有红色的热情似火,更没有紫色的分外妖娆,但一贫如洗的绿色,简单大方中孕育着生气,朴实淡雅中透露着雅致,其自身的形象、特点演化成君子的安贫乐道的风范,为人们的精神所追崇。竹的枝干修长挺拔,简劲疏朗,竹叶脉平直且成辐射状的形态。竹的竿、节、叶均给人一种遒劲、坚韧和刚毅的力度感;竹凌霜傲雪,不怕风吹雨打,挺立于天地之间,迎接每一个春秋与冬夏,竹的自强不息精神中,还有竹的刚直不阿和坚贞不屈的品行,亦为君子所效仿和热爱。竹的根系强劲,有容乃大,它不择土而栖,无论是在山丘,还是在沟壑,“得土而横溢”,在土壤中恣意生长;竹根除能在石缝中顽强生长外,若遇坚硬石头,则胸怀坦荡,不计得失,围绕坚石盘旋而走,继续勇往直前。这些显示出竹子无比的包容性和坦荡的胸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巫神通道、驱邪避鬼等民俗文化事项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先民们把竹神化和灵异化,并对之加以膜拜,体现出对竹的高度重视。
B.竹子作为重要的文学文化符号,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画家、诗人、作家将情怀寄寓于竹子,或描摹竹的形象,或将它写进诗文进行歌咏。
C.竹子形象、特点演化成君子安贫乐道的风范,是因为竹子的绿色一贫如洗,简单大方中孕育着生气,朴实淡雅中透露着雅致。
D.竹子的生长习性可比喻为君子无比的包容性和坦荡的胸怀,这是因为竹子不择土而栖,无论是在山丘,还是在沟壑,“得土而横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南方的彝、苗和土家族等“竹王”传说的共同的,是把竹子当做孕育本民族的祖先,这属于图腾崇拜。
B.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流行“摇竹娘”祝愿仪式,成语有“雨后春笋”“ 竹如笣矣”类,这些都直接表明人们对竹的生殖崇拜心理。
C.古人用竹子燃烧时的爆裂声来恐吓鬼怪,消除污秽,寻求生活安康,这也是竹崇拜的一种方式。
D.竹子不凋零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感,给人一种宁静致远感。古人常以竹来比况君子的品行,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徽贵池傩仪式中的竹神伞,被视为各路神仙往来的通道和凭依之所。此巫俗仪式中,竹子不是驱鬼器物而是请神的重要器物。
B.我国古代各地的民俗都与竹密切相关:为了摆脱生命危机和祈求生命延续,有人寄希望于竹;为了祛病延寿,有人崇拜竹。
C.竹子作为文化符号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和无穷无尽的艺术价值。如文人墨客在装饰家居、修建园林时就爱以竹为题材。
D.竹子的精神、品格为君子所效仿。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因为竹的品格与诗人的精神追求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也。父靓,奔吴,为大司马。吴平,逃窜不出。武帝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帝知靓在姊间,因就见焉。靓逃于厕,帝又逼见之,谓曰:“不谓今日复得相见。”靓流涕曰: “不能漆身皮面,复睹圣颜!”诏以为侍中,固辞不拜,归于乡里,终身不向朝廷 而坐。
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值天下大乱,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及导拜司空,恢在从,导指冠谓曰:“君当复著此。”导尝与恢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其见亲狎如此。于时颍川荀闿字道明、陈留蔡谟字道明,与恢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人为之语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元帝为安东将军,以恢为主簿,再迁江宁令。讨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复为镇东参军。与卞壸并以时誉迁从事中郎,兼统记室。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愍帝即位,征用四方贤隽,召恢为尚书郎,元帝以经纬须才,上疏留之,承制调为会稽太守。临行,帝为置酒,谓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以君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四方分崩,当匡振圮运。政之所先,君为言之。”恢陈谢,因对曰:“今天下丧乱,风俗陵迟,宜尊五美,屏四恶,进忠实,退浮华。”帝深纳焉。太兴初,以政绩第一,诏曰:“自顷多难,官长数易,益有诸弊,虽圣人犹久于其道,然后化成,况其余乎!汉宣帝称 ‘与我共安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斯言信矣。是以黄霸等或十年,或二十年而不徙,所以能济其中兴之勋也。赏罚黜陟,所以明政道也。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宜进其位班,以劝风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
顷之,以母忧去官。服阕,拜中书令。累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领选本州大中正、尚书令,常侍、吏部如故。成帝践阼,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卒,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卷七七,列传四七)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B.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C.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D.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称复姓,如“诸葛”,三国时候这一姓氏已知名。
B.妃或称皇妃、宫妃、帝妃等,是中国古代皇帝侧室的一种,也特制太子、王爷之妻。
C.黑头公是指少年而居高位者,指一个人极其地年轻有为。黑头,意谓年轻;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D.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以后是部分官署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恢的父亲诸葛靓个性很强。诸葛靓曾任吴国大司马,与晋武帝有旧交。吴亡后他认为不能效仿古人以漆涂身、以刀割面皮来为旧主复仇是羞耻的事,于是拒绝担任官职,回到家乡。
B.诸葛恢名声好。曾经试任即丘的守官,转任临沂令,处理政事很温和;王导曾经与诸葛恢戏论族姓的高低;当时颍川人将他列为“中兴三明”之一。
C.诸葛恢征战有功而升迁。他征讨周馥有功,风味博陵亭候,又封为镇东参军,与卞壶一并因为时人的赞誉升任从事中郎,兼统记室。
D.诸葛恢有中兴之勋。他调任会稽太守前,皇帝为他设宴,并说他有担任官职的能力,后果然政绩突出,受到皇帝的赞赏和嘉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其见亲狎如此。(5分)
(2) 今天下丧乱,风俗陵迟,宜尊五美,屏四恶,进忠实,退浮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望宅中树有所思
卢照邻
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上舞双栖鸟,中秀合欢枝。
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何当共攀折,歌笑此堂垂。
【注】有所思,汉乐府旧题,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离离:茂盛的样子。垂:飘传,萦绕。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试结合诗句简析。(5分)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技巧?试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飞蓬”“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两鸟的两句诗是“        ,        ”。
(2)韩愈在《马说》中,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不能尽马之才能,不能明晓马之意思的句子是“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舷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25分)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如芽
游睿
接连几天,都有人来买树。无一例外,都是冲着那一棵金桂来的。经过他这些年的精心培育,眼前这棵金桂早已郁郁葱葱,每到八月,花香四溢,十分醒目。
他很纳闷。树已经栽了多年,之前从无人问津,为何这段时间频频有人来买。他思考再三,想起了给儿子通个电话。树由儿子当年所栽,卖与不卖,还是应该征求儿子的意见。
电话接通,瞬间被挂掉。他习以为常,儿子身居要职,经常开会、接待,接不了电话,正常。半小时后,儿子回了电话,说刚才正在大会上讲话。他便说起有人买树的事情,儿子在电话里哈哈一笑,说有人愿意买你就卖吧,只要价格合适,一棵树也卖不了几个钱。说完,儿子又要去开会,就挂了。
他回到自己的院子,再次打量那棵树。那是儿子在林场上班的时候栽的,那年儿子刚参加工作。有天儿子匆匆忙忙拿回了这棵树,当时这棵树还算不上树,连苗都不算,只能算芽,仅有两片嫩嫩的叶子,趴在一个塑料花钵里,并看不出品种来。儿子说是林场落下不要的,扔了觉得可惜就拿了回来。然后儿子就和他一道将那株芽小心移出,栽在了院子里。不想十多年过去了,当初弱不禁风的嫩芽已经长成今天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也和这棵树一样,不断变换岗位,一直走到今天。很多时候,他甚至觉得这棵树是和儿子的命运紧紧捆在一起的。
尽管买树的人不断前来,但他都一一拒绝。眼下,他并不需要卖这棵树,这些年,儿子对他孝顺有加,物质生活早已经超过村里人许多倍,所以他根本就不想卖树。偏偏来买树的人就是穷追不舍,价格也越发诱人,从最初的5万,现在有人竟然出到了15万,如果再这样一路高上去,他难免会心动。
这天,又有一个人来找他。来人40多岁,短寸头,戴眼镜,自我介绍说姓方,是专程来拜访他的。他想,可能又是来买树的。
果然,方先生开门见山,问起了这株金桂的具体种植时间。他也没避讳,就把当年种植的时间说了,然后问,你打算出多少钱?
方先生淡淡一笑说,别急于说价格,你不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来这里吗?
他说正想问这个问题,这些天为什么老是有人来买这棵金桂树,而自己并没有对人说要卖。
我知道这棵树是你儿子种的。方先生说。
你怎么知道?
你儿子在一次会上谈到了这棵树,虽然是个小型的座谈会,还是有很多人知道了。你想想,在他的岗位上,谁不想离他近点儿,所以来买这棵树的人自然多。方先生说。
他沉吟片刻,看了看方先生说,这么说来,你不是来买树的?
我是你儿子以前在林场工作时的同事。我只是想来看看。方先生用手摸了摸树干,感叹道,当初那么小,长得真快!
当年他告诉过你栽这棵树的事情?他问。
没有。方先生说,我是最近才知道他栽了这棵树。不过,方先生说到这里看了他一眼。
你请讲。他感觉到方先生还有话。
好吧。方先生说,当年我是林场苗圃的保管员,那年我们培植了100株金桂,可是后来发芽之后,却只剩了99株。这事儿领导们都没有发现,只有我知道,但当时我也不知道这一株金桂去了哪里。
他顿时觉得额头冒汗。板下脸说,你的意思是我儿子偷回来的?可他告诉我说是林场不要的。
林场怎么会不要,你不知道当时培养一株金桂是多么不容易,跟宝贝似的,哪里舍得丢?方先生叹了口气说,如果不是最近听到有人到你们家来买金桂的事情,我怎么也不会联想到是你儿子拿了一株回来。而这棵树栽种的时间,正好吻合。
他顿时脸色惨白。他中年得子,尽管家境贫困,但他拼尽全力把儿子供到大学毕业。儿子工作后,一直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他无时不有的骄傲。却不想,儿子的背后却有如此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狠狠跺了跺脚说,早知道是这样,当年我肯定不会让他栽!
方先生淡淡一笑说,要是你当年阻止了,就好了。有些东西一旦种下了,就会疯狂生长,枝繁叶茂。现在,这棵树已经不是你的了。
是谁的?他奇怪,还能是谁的?
有人已经给了30万元将树买下,你儿子已经收了钱。方先生说,现在只不过没来移栽而已。
他没有告诉我已经卖了,难道你今天就是来移栽的?他问。
不。方先生说,我是来取证的。方先生亮出了一个工作证说,我现在在检察院里工作。你儿子涉案金额巨大,半小时前已经被我的同事带走。
他惊恐不已,赶紧拨打儿子的电话,却被告知已关机。再打,依旧是关机。
这哪里是金桂树,这分明就是他种下的罪孽!他顿时瘫坐在地上。
                                                                (选自《芒种》2015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怡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的金桂树之所以价格昂贵,主要是因为金桂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每到8月花香四溢,十分醒目。
B.“儿子对他孝顺有加,物质生活在已经超出村里人许多倍。”这句话不仅仅表现儿子孝顺,也为下文写儿子腐败埋下了伏笔。
C.买树的人不断前来,而父亲却迟迟没有把树卖出去,因为价钱在不断攀升,还没有达到足以让他动心的程度。
D.小说中方先生形象的塑造,说明那里有腐败,哪里就有检察干部,即使是一棵树的被盗或以卖树为名的变相受贿,也要一查到底。
E.小说采用的对话没有使用传统的冒号加引号形式,而是采用叙述的方式推动情节,还多处用疑问、设问和心理描写。
(2)金桂树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物象,试分析小说中金桂树对情节的衍生发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标题“如芽”隐喻了小说怎样的主题。(6分)
(3)方先生来到之后,作者对父亲有三处神态描写,结合具体语境,请分析这三处神态描写分别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6分)
(4))小说的时间虽然并不复杂,但情节摇曳多姿,试探索小说在情节结构的设置和安排上,具有怎样的艺术技巧?(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皖南事变后的叶挺
我们是多人随叶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108师扣留后,押解到52师前方师部,关在一间房子里,不久来了一名军官,说是副师长,叶挺坐定后,那人命令式地说:“请军长下令,叫山上所有的新四军官兵下山。”叶挺气愤地说:“我已被捕,不是新四军军长了,无权下令。”“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这位副师长有些手足无措地说些闲话便走了。
我们在泾县住了两三天,又被押往宁国上官云相总部。这一天,我觉得日子特别长,我坐在屋门口抬头望去,天空乌云密布,雨雪纷飞,北风吹来,寒冷刺骨。天渐黑,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朝着军长的房子走去,在西北角的墙边放着一张木板床,军长的身影从西北角到东南角来回踱着方步,步履急速而坚定。“军长,你回来啦!和上官云相谈了些什么?”叶挺停下脚步对我说:“他们要我发表声明,说是共产党首先袭击友军。真是颠倒是非!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把牢底坐穿,我也心甘情愿,这些我都是估计到的。”
三四天后,我们被押上一辆卡车,驶往江西上饶三战区司令部,到达时已近黄昏。不就,便来了一部小汽车把叶挺载走了,我们十多位同志,随即被钉上五六斤重的脚镣,送到上饶集中营关押。叶挺也被关在李村监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一次用豪华的汽车把叶挺接到富丽堂皇的别墅,摆上美酒佳肴,请来了罗卓英、黄百韬、毛迺功等老同学、老同事,说是为叶挺洗尘,恭维他的才能,席间对叶挺说:“你就屈就我的副司令长官吧。”当时叶挺已留须蓄发,身着新四军的军装,说:“你们不顾国难当头,搞分裂,搞摩擦。我叶挺一向力主团结抗日,而你们却反复无常,不顾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诺言,悍然发动皖南事变,以8万之众,设埋伏,袭击不到1万人的新四军,‘合作抗日’亏你们说得出口,叶挺头可断,血可流,抗日决心永不改!志不可屈!”
叶挺还经常关心在上饶集中营囚禁的新四军干部,他对李村监狱的一位广东籍青年宪兵进行教育,这位青年热心抗日,是受欺骗才投靠宪兵的,他知道叶挺是北伐名将,对他十分崇敬,叶挺便经常请他送纸条或一些食品、衣物给监狱的同志,条子上写着:“你们受党的教育,不要辜负党的期望。”还把军队大江南北的战场胜利消息、苏德战场的消息传达给集中营的同志们。他关心一起被关押的干部们的身体健康,他曾要求调被关押的新四军的医务处长王聿先给他看病,借机询问大家的身体状况,有时还卖肉烧给大家吃,把心爱的照相机也卖掉了,为的是能给同志们买点食物、用品。
1941年7月,叶挺被暴力强行转押重庆,先押送到桂林,囚禁在七星岩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夜里连灯火也没有,叶挺用竹片和白铁片做一盏小油灯,用来照明,看书读报。5个月后,叶挺被押往重庆,住到一栋阔绰的洋房,室内陈设富丽堂皇,日用品应有尽有。叶挺被捕后一直拒绝理发、修面、刮胡须,表示不获自由不妥协,这时头发、胡须已经长得很长了,无论谁去说服都遭到拒绝,陈诚要见叶挺前,让戴笠处理好这件事,结果叶挺连衣服也不肯换。两人是保定军校同学,北伐时的同事,陈诚便提出想请叶挺暂时就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叶挺坚决拒绝,表示除了恢复新四军,由他去当军长,同时惩办围攻新四军的负责人外,其他任何工作都不会做,还厉声责问陈诚,为什么要袭击正在对日作战的新四军?抗日有罪?把自己囚禁起来只能对敌人有利,对国家不利。
1942年5月12日上午,叶挺随车驶往蒋介石的官邸,来到会客厅,蒋介石一见面就问叶挺一年来修养怎样?有什么反省觉悟的地方?叶挺声明,自己没有错误,上饶监禁的几百名干部更没有错误,“愿以死换取部署无条件释放”。蒋介石说:“我指示你一条正路,你能绝对服从我,跟我走,你一定可以得到成功。”蒋介石的话未能起任何作用,遭到叶挺的断然拒绝。很快叶挺的优待被取消,移送到中美合作所渣滓洞囚禁。
军长夫人李秀文女士及女儿杨眉几经艰辛达重庆探亲,郭沫若也来监狱探望,蒋介石原是想利用他们来劝说叶挺,可却给了他们增进情感、战胜困难、表达真心忠于人民的解放事业的机会。叶挺虽然身陷囹圄,身体失去了自由,但他还是挂念老战友,他给郭沫若送去了他著名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3月4日,经共产党多方营救,叶挺终于获得了自由。
                                                       (作者叶钦和,选自《英烈忠魂永铭》,中国文史出版社,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叶挺(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保定军校毕业,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带给人民彻底的解放。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扣押,1946年3月出狱,并重新入党。(选自新版《辞海》)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怡当的两项是(5分)
A.叶挺被捕后,针对敌副师长要他下令让山上所有的新四军官兵下山的命令,叶挺拒不“合作”,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山上的其他同志。
B.“天空乌云密布,雨雪纷飞,北风吹来,寒冷刺骨”的自然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十分恶劣的作用。
C.国民党军队给十多位新四军同志钉上五六斤重的脚镣,送到上饶集中营关押,叶挺见此宣布头可断,血可流,抗日决心永不改。
D.叶挺被捕后一直拒绝理发、修面、刮胡须,见任何人连衣服也不换,这是他与敌人斗争的一种方式,最终取得了胜利。
E.叶挺将军被捕后,他的家人和党组织都对他非常关心,国民党允许叶挺将军的家人和郭沫若去狱中探望他,是想利用他们去劝降,但适得其反。
(2)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引用《囚歌》的作用。(6分)
(3)叶挺身陷囹圄后怎样对待革命同志?是结合文本分析。(6分)
(4)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吴晗解释孟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腾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联系本文内容,谈谈叶挺的经历和言行是如何体现这种“大丈夫”精神的。并简要分析支撑他坚守这种精神的原因。(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      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
②有些官员长期存在着“能上不能下”的思维,觉得自己一旦被提拔了,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在位置上         ,不作为、少作为都没问题,不学习、能力差也没人管。
③在思维方式上,要求上会记者转换以前那种一次采访发一篇稿就           的思路,而是根据光明日报旗下不同载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信息发布。
A.一劳永逸    高枕无忧    万事大吉
B.一劳永逸    万事大吉    高枕无忧
C.高枕无忧    一劳永逸    万事大吉
D.万事大吉    高枕无忧    一劳永逸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伏羲女娲的历史传说和各地出土文物中的伏羲女娲图形、文字介绍,都印证了中华民族同源共祖的说法,成为连接我国不同民族情感的纽带。
B.“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参展国家达到96个,数量打破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历史记录。
C.既然是本着素质教育为原则,我们就不能给小学生布置像做泡菜、做幻灯展示片、雾霾天数星星等等一类连家长都感到无奈的课外作业。
D.纪录片《筑梦中国》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等七集,清晰地塑造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复兴史。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网络文艺                              ,形成了网络文艺的鲜明特点:门槛低、易发表,易传播,群体大,市场化。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原创剽窃、盗版严重,作品中炫富、拜金大行其道,暴力、色情渲染屡禁不止等等。可以说,那些将低俗等同于通俗、将欲望等同于希望、将单纯感官娱乐等同于精神快乐的网络作品,是文艺百花园中的毒株败草。
A.造就了“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新格局,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
B.造就了“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新格局,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
C.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造就了“人人都是创造者”的新格局
D.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造就了“人人都是创造者”的新格局
16.在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天上的星星,如果用望远镜看,数以万计、亿计。如此多的星星,①                ?对一些较亮的星星,古人已起了专名,如天狼、老人、大陵五、天津一等等。每个星座里较亮的一些星星又有一个以希腊字母标记的名字,那是按照星座内星的亮度顺序,配上相应的希腊字母,并②                  ,来当成星的名字,像天狼星就是大犬座α,大陵五是英仙座β,天津一是天鹅座γ。在一个星座内,一般来说,α星比β星亮,β星比γ星亮,依次类推。但是,③              ,譬如,猎户座β星就比猎户座α星亮一些。这种用希腊字母命名的方法是于17世纪初提出来的,那时候唯有靠肉眼来估计星星的亮度,不如后来用仪器测定准确,所以把星的亮度排列顺序弄颠倒了。
17. 下图是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宣传画。试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画面中有那些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2分)
(2)画面元素的组合,表达了那几点寓意?(4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32年,出身富贵家庭的郑秀云女士,读书期间目睹红军为穷苦百姓谋福利打天下,毅然参加红军队伍,可是她的父亲郑维汉纠结地方武装,成为一方恶霸,绞杀革命,郑秀云苦口婆心劝慰父亲顺应历史潮流,不要与人民为敌,但被父亲斥为“不孝之女”,声称“断绝关系”,后因郑维汉屠杀红军家属,郑秀云与身为红军团长的丈夫一同接受了红四方面军军委会的任务,赴大别山紫云乡铲除反动势力,镇压枪决了郑维汉。在众人欢庆之际,郑秀云与丈夫痛哭流涕,跪在父母坟前祭奠,有人知晓后,背后议论郑秀云夫妇,徐向前总指挥知道这件事后说:“革命者也是人,追求真理,但也有家庭,也有情感。”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 D【解析】D项,解说内容没有详尽,“因为”后面的内容只能说明竹子有无比的包容性,缺少了“坦荡的胸怀”部分,结合原文,还应有“若遇到坚硬石头,则胸怀坦荡,围绕坚石盘旋而走”内容与“坦荡的胸怀”相照应。
2.B【解析】成语有“雨后春笋”“ 竹如笣矣”类,不属于“竹生殖崇拜”,结合原文内容,这只是用来形容竹的生殖能力和生命力旺盛的景象,是形成竹生殖崇拜的原因之一而非直接表现。
3.B【解析】“我国古代各地的民俗都与竹密切相关”无中生有,后面两例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
4. B
5. C【解析】根据文意,这里的“公”不是指一般的对男子的尊称,而是一种封爵,显示其地位高。黑头公即“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极其年少有为。
6. B【解析】“戏论族姓高低“不属于名声好。也不是颖川人将他列为“中兴三明”之一。
7.(1)诸葛恢说:“人家不说马驴,却说驴马,难道驴胜过马吗!”他被王导亲近就像这样。(“胜”“见”“亲狎”“岂……邪”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如今天下动乱,风俗衰败,宜崇尚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习,进用忠贤之才,斥退浮华之人。(“凌迟”“屏”“忠实”“浮华”各1分,句意通顺1分)
8.爱慕之情,相思之苦。(2分)看到“双栖鸟”“合欢枝”引起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思念,“劳思”“劳望”表现了“相见”却“不相知”的相思之苦,结尾两句表现了共享欢乐的愿望。(3分)
9.(1)借物抒情,借“宅中树”中的双栖鸟,表现了单相思的苦恼,对两情相悦的渴望。
(2)比拟,用树上的双栖鸟来比拟自己和想象中的恋人,借以表达对男女真爱的向往与憧憬。(3)虚实结合,前两联写眼前所见树上双栖鸟欢乐嬉戏的情景,是实写;最后一联联想和期盼获得爱情时欢歌笑语飘绕厅堂的欢乐场景,是虚写。(每点2分)
10.(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 B E (B给3分,E给2分,选D给1分)
(2) 第一问:情节方面,这一物象串起文中的主要事件。小说是围绕着这一棵金桂树而展开故事的。人物塑造方面,有象征性。金桂树虽然是一棵树,其实它象征着文中的主要人物“儿子”的命运,幼小时,它是“儿子”性格形成的逻辑起点,枝繁叶茂时,它是“儿子”仕途命运的终点。(每点2分)
第二问:标题中的“如芽”,寓意着人类贪财的欲望和习惯就像一颗芽一样,一旦获得了生长的机会,便会成长壮大,难以抑制,直到东窗事发,走向穷途末路。(2分)
(3)当方先生告诉“父亲”近来很多人买树的原因是他儿子在一个小型座谈会上讲到过这棵金桂树时,“父亲”“沉吟片刻”这表明“父亲”对很多人抢着来买树的原因若有所悟,知道价格不断抬高的原因跟儿子的职位有关,似有感慨。当方先生说,当年林场苗圃培育100株金桂树,而恰好少了一株时,“父亲”“顿时额头冒汗”“板下脸”,表明“父亲”猜测那棵金桂树苗可能是儿子偷来的,但没得到确证之前,他不愿相信并且害怕这是真的的那种紧张的心理。当方先生告诉“父亲”林场苗圃不可能不要而特意丢掉那棵金桂树苗,并且“这棵树栽种的时间,正好吻合”时,儿子偷盗树苗就几乎成了事实,这时“父亲”“顿时脸色惨白”,这表明他对儿子的偷盗行为感到痛心、失望和羞愧。(每点2分)
(4) 小说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父亲回忆儿子当初栽树,帮儿子护养树,最近总有人来买树,方先生前来取证并告诉他儿子被捕等事情。暗线是儿子当年偷来那棵金桂树苗,仕途升迁和发达,在一个小型座谈会上向人们提到他栽种的那棵树,以30万卖树,最后因贪腐问题而被捕。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使情节摇曳多姿。(2分)
小说运用了插叙(倒叙)和顺序相结合的手法。不断有人买树和方先生前来取证这两大主体事件,按时间顺序来写;而父亲回忆儿子当年弄来树苗并栽下这棵树的经过,和方先生回忆当年林场丢失一颗金桂树苗一事,都是运用插叙手法。从小说开头来看,主体事件和这两件事又构成倒叙。(2分)
小说既有多处设疑(悬念)和释疑,又有多处设下伏笔与照应。如小说开头写一向无人问津的金桂树,突然间来了许多人想买,而且价格节节攀升,这是悬念;真相是儿子在会上放了风。再如方先生来访,开头就问这棵树的种植时间,对买树的价钱避而不谈,这是悬念;实情是方先生是检察院派来调查的。儿子当年拿那棵树苗回来时,是“匆匆忙忙”的,这是伏笔,后文方先生揭开谜底——这棵树是偷来的,这就照应了开头。(2分)
小说结尾运用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欧·亨利手法。结尾才说出儿子出了事,方先生是来查案的,确实出人意料,但从上文儿子的种种表现以及人们不惜重金买树来看,又处处有暗示,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既是情节合理,又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加深读者印象。(2分)
(更新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挺之孙叶大鹰称叶挺祖坟被开发商破坏[高清]
北伐名将29岁任团长,31岁任军长,50岁遇难,不牺牲,55年授元帅
外婆有一棵金桂树
他是叶挺的警卫, 后来却位列开国大将之首, 被尊为“战神”
签约诗人杨则发 (一棵树)《桂殿秋》二十阕 | 知足老马《摄影作品展》
叶挺将军的妻子这么漂亮, 两人相差11岁, 还是校花, 可惜39岁遇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