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问导学的思辨课堂

 冯璐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以诱思为背景,创设情境,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并结合学生合作展示,突破重难点,形成在问题引导下的思辨课堂。

一、以“问”导学,转变学习方法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无疑是对现今课堂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背诵式、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学生在问题导学的环境中成长,每一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与研讨,都给与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久而久之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更敏捷了、学生的提问意愿更强烈了、学生的操作体验更充分了、学生的探究水平更有深度了。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问题引领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下是我们一年多实践过后的一些浅薄经验,与君共勉:

(一)环绕问题,自主讨论

问题引导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独立的个体应有独立的思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独立地学习,鼓励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而在独立思考探究过程后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所优化的知识则魅力最盛,这样得到的信息也更有价值。

(二)针对疑问,合作探究

问题是探究的源泉,我们以问题导学策略为基础为每堂课制定出一个核心问题,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开展了基于“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探究性学习”的小课题研究,其主要流程有问题提出——活动设计——自主探究——交流质疑——达成共识这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意图引导学生经历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动,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科学的解释,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二、以“问”支撑,细化学习过程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是智慧交集迸发的起始点,在数学课堂中通过一个个设计紧密的问题可以将一堂数学课完整的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感知、发现、解决、再生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新知。在一段实践过后,我们发现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在问题的引领下变得更为有效不仅仅在于问题设计的严谨与精密,更在于问题串之间的联系与过渡,在总结归纳前期实践效果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两种问题策略,用以支撑学生在问题引领下的学习过程。

(一)紧抓重点,提炼核心

一段时间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设计合理而有效的问题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每一堂课必须有一个核心问题用来引领整堂课的发生与进行,这个核心问题应具备统领全局的作用,能够将整堂课的重难点包含其中,用以体现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大问题环境的包围下,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高。

(二)聚焦核心,辅助支撑

核心问题的提出保证了整堂课的基调,大问题的环境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广阔的空间,任由学生去驰骋。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过大的问题对他们的实际能力无疑是一种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核心问题引领策略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辅助问题支撑策略,用以在细化、分解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农村学生在辅助问题的引导下更好的学习。其实质就是在核心问题的基础上,设置若干个辅助问题,在课堂的发生、发展、总结过程中支撑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发展。

三、以“问”引思, 深化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向前推进。小学生的独立性很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积极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的波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操作:

(一)以知识重点为基础,注重问题的思考性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要大而空,也不要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在问题设计层面,问题的思考性决定了一节课的思维深度与效度,学生能否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思考、积极讨论、辨析归纳,成为了对一堂课中问题设计优劣的重要参考标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研究。

(二)以知识联系为基础,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在于简单地教给学生一个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找到答案。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呈现紧密的层次递进性特征,我们作为教师要适时的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是区别,给学生创设比较、探索的时空,提供学习工具与思维的指导,让学生主动思考、有效发展,实现主动有效课堂的征程中踏上坚实的一步。

(三)以操作实践为基础,注重问题的指导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初步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笔者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在自主操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的操作经验与方法,自主建构新知,再引导学生抽象出几何形体的性质。

总而言之,提问应该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纽带,它应该是将教师要讲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的契机。教师的问题要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探究动力,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提升自身素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深度学习一组读书札记摘录
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整合度和参与度
提问能力很重要:与其给出好答案,不如提个好问题
小学数学评课稿的名师评语
当今课堂教学十种流行病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