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参考报│榜单:2016年度画坛点将录

新闻

地图

网页

应用

更多

关键词:2016年度  画坛点将录

BIANZHEANYU编者按:

本录由《文化参考报》“封面人物”评选,入选十人。

画坛点将录 

徐里:油画中国元素的先行者

徐里是一位勇于创造敢于实践的油画家,他把油画艺术的本体语言特质,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手法相融合,并且,把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中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全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别运用于他的两类不同题材的作品之中,形成了两种全然不同的艺术特点。在他以民族宗教为题材的佛像系列作品中,吸取和发扬了我国工笔绘画以线造型富于装饰性的艺术特点,结合了油画艺术在肌理与色彩上的处理手法,使画面增强了特有的艺术表现效果和感染力。而在另一些以风景题材为主的作品中,则吸取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手法,放笔挥写,借鉴传统山水画的章法、布局、境界、意韵,同时在运笔设色等绘画性表现中呈现出鲜明的油画艺术的语言特色和现代性的审美趣味。作为一名画家,徐里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艺术理想,他将这种意境寄于画笔之上。他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要具有“中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国精神”不应只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符号在油画中的运用,而应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新文化价值体系,充分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的清理和创造性的继承,以达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挺立和民族文化精髓的彰显。徐里正是这样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永恒的辉煌》2000年 100x80cm

 《天梯通仙》2012年  120X90cm


《犹明·纳》2011年 120X90CM

《犹明·微》2010年 120X90cm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吴山明:新浙派人物画先驱 

吴山明在当代探索和传统艺术承继、发展中找到了自我的立身之地,是在前人高度成熟的艺术形式上更进一步的佼佼者。他把浙派推向了一个极致,在浙派人物画上又有自己的创造,给人以清新。他是当代吴家样,他是新浙派人物画先驱,贯通了传统与现代、融会了人物与山水,形神并至、笔境兼夺。走向单纯是吴山明近年来艺术创作的显著特色。从当代中国文化大背景上说,这是出自于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发展。从艺术家个人创作实践道路上说,则是对返朴归真境界的追求。作为浙派人物画的传人,吴山明将水墨写意人物画推进至更为精熟的境界,并由此充实完善了浙派人物画的教学体系,赢得了海内外同人的瞩目。

《1929年全国美展同仁群像》 98x196cm  2014年

《寒之友》 136×38cm  2014年

《脊梁》 125×250cm 2014年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杨晓阳:大写意人物画的大家

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在中国美术界影响很大。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是出于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把“大写意”从技法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力图宏观地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和特性,可以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当代中国艺术如何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彰显中华民族艺术的文化身份,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

《大河之源之二》  110cm×100cm  1986年

《大河之源之四》  80cm×130cm  1986年

《大河之源之八》  110cm×90cm  1986年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杨之光:新岭南画派的领袖


 杨之光先生是新中国现代人物画的重要画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探索,融合东西方艺术,创作了一大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作品;从学术渊源上看,杨之光的艺术面貌蕴含着他师从现代中国画两种传统的营养。一个是岭南画派:他18岁开始受教于岭南画派大家高剑父并成为其入室弟子,进入写意风格的堂奥。高剑父艺术奔放、浪漫的特点对他年轻的艺术认识可以说有熏陶式的影响,他的艺术感受与情怀于是浸染了岭南画派色泽明丽、气息氤氲的特质。另一个是50年代中国画教育和教学的主导流脉,也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20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得到了徐悲鸿、蒋兆和两位先生的指导,直接师承了中国画人物画中“徐蒋学派”的造型风格,打下了坚实的人物造型基本功,尤其秉承了徐、蒋二位先生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艺术信念。这一南一北两个20世纪中国画重要的学术体系的蒙养都在杨之光的艺术发展中起到作用,并且经过他的努力,产生了相互补益的效果,进而达到融会化合的境界。

临摹列宾油画《萨布罗斯人给苏丹王写信》81.5×146cm  1954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稿)120×200cm  1959   国家博物馆藏

红日照征途(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稿  247×145cm 1976

 中国美术馆藏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刘济荣:南牛的巨匠

刘济荣是岭南画坛的大家,反映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功底的人物画家的艺术造诣。刘济荣的画,成就最大的是在笔墨、气韵、意境上,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的特色。画如其人——纯朴敦厚、诚实无华、像匹高原之舟的牦牛,刻苦耐劳,任劳任怨;也像客家妇女那样默默耕耘。这是人品与画品的统一,在中国画坛放出了光彩。真正获得历史尊重的艺术家,总是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刘济荣正是这样的严肃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作为一名艺术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走来,在坎坷世途上,在那风起云涌的“激情岁月”里,他专注于对种种世态、世相的观察、思考和记录,作出大量的现代中国人物画;作为一名教师——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培养出大批优秀绘画人才,从而深远地影响着岭南、中国画坛。

刘济荣  草原春牧  100cm×255cm

刘济荣  草原春牧  122cm×96cm


刘济荣  金牛回家  144cm×366cm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赵绪成:飞天早熟的天才

赵绪成的意义就在于创新,他的书画三十岁像七十岁一样成熟,七十岁又像三十岁一样充满活力。赵绪成以开阔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开阔的气度释放出神奇的情感、趣味和力量。而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这一关系上,能够非常讲笔墨线条,不仅有江南韵味,还有汉唐精神,把西方的光与色吸收得非常好。赵绪成的飞天,明显地让人感到受现代艺术的多方面影响,但又分明让人感到这些作品所具有的本土文化情调。赵绪成将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和石窟艺术历经岁月沧桑造成的历史感,塑造出飞天的凝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缝帐篷  270×135cm

大唐非梦  142×79cm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郭莽园:画家中之闯王

在当代文人画家的版图中,郭莽园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耀眼节点。莽园其人,一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的模样,南人北相,一头乱发,须髯飘飘莽园其名,仿佛莽汉游园,纵横跌宕,性情之目,可傲气象。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诗歌派别也叫“莽汉派”,代表诗人李亚伟自称是“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作品表现了一种“反文化”的态度,而郭莽园其画,观者无不在他一派莽莽苍苍的大写意中“闻”到狂狷与性灵。为什么画亦能“闻”,皆因他磅礴胸臆酿江山千里于笔端,半醺的水墨,能画出味觉的画家我是第一个遇到。好画暗留香,饮时空之于一瞬。看画也能看醉人,是因为画家深谙水墨可用文化酝酿,诗意纵横酣畅。宗炳所谓的“畅神”,王微所谓的“纵情”,只道出大写意的套路,皆不解“画味”也。而欧阳修提出“画意不画形”,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只是提出了“写”的概念。在我看来,文人画在于内美蕴藉,笔力可观,墨彩可嗅,气韵可闻。正是,醉墨笺扬豪气饮,狂笔意走逍遥游。

一白高开下|郭莽园

南来第几群|郭莽园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何水法:中国花鸟画的领军人物

何水法是当代中国画坛上极为引入注目的花鸟画家,他底蕴丰厚,气度爽朗,既有极正统的学养功夫,又有极广博的人生阅历,还有更可贵的秉赋胸襟,加之他勤勉善思,坚持从时代生活中发掘灵感悟性,终于在他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到二十午的努力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貌,以雄强的画风一扫花鸟画画坛自古多轻柔的旧貌,独树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画特有的花鸟精神,反映出这个时代所铸就的一代新风。

春红|何水法

芙蓉向风立|何水法

金鸢|何水法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陈传席:美术史论大家

陈传席教授通古文、外文、文学史、思想史、佛教史、经济史、中国史、哲学史,并从事过科学技术多年,现治中国艺术史和人文史,已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研究深刻、准确,富有新意。其著作《六朝画论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居领先地位,有大陆版和台湾版三种,一版再版,广被国内外研究六朝美术史的学者引用,引起重大反响。他的专著《中国山水画史》是国内外第一部专门研究山水画史的专著,首开中国分科画史的先例。此书已第九版,并译为韩语在韩国出版。据美术界权威刊物《美术》199010期公布:陈传席的美术史论研究强度居全国第一。1996221日《书法导报》头版头条报道:“陈传席先生是国内外美术理论界公认研究能力和深度分值最高的一位艺术理论家。

热度指数

★★★★

画坛点将录 

董小明:新水墨的先锋者

从水墨艺术到当代艺术 ——董小明的水墨艺术探索自从1980年代 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之后, 中国艺术便进入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情境。对于 中国艺术家来说,如何将中国自身的艺术传统与来自外部的艺术经验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美学形式的艺术,是一个崭新而严峻的挑战。在过去30年里,董小明就不断地在传统与现代这个课题中思考与探索,他的作品所展开的实验性和综合性、所具有的多维性和独特性,在中国 当代艺术中具有典型的意义。董小明在以水墨为主的多种表现媒介中所追求的,就是这种当代视觉体验中的传统文化意蕴。对于董小明而言,变化的是多种媒介中的图式与图像,而不变的则是他对于 中国传统文化境界的敬畏与参悟。

热度指数

★★★★

文化参考报

文化 |艺术 | 综合资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汤文选:博大沉雄 一代大家
张培础<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da3c30102vf3l.html" title="张培础——靓丽的都市水
钟磬齐鸣 父子同辉 ——看两代艺术家大写意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秦嗣德:中国文化精神注重对“意”的追求与表现
写意精神丝路情——杨晓阳的画
这是我见过中国最牛的舞蹈速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