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与远方的距离——《没有母亲的老家叫故乡》序

陆续读完彭召奇的诗集《没有母亲的老家叫故乡》,我在想一个看似不着调的问题:诗和远方有没有距离?有多远距离?当人们渴望摆脱世俗生活的羁绊去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时,人们不是常常用那句名言表达吗,生活不仅有苟且,而且还有诗和远方。但诗与远方究竟在哪里?是真实存在的空间远方,那里果真有诗意的生活等待着我们?还是早已消失的沧桑岁月,曾经发生的诗意人生不幸被我们错过?我似乎找不到准确答案。

当读完召奇诗集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诗与远方没有距离,或者说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驻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就像吾心即佛一样。启迪我这一思考的是召奇把身边许多平常平凡的事物写成了诗歌,特别是那些站在远方回想母亲和回望家乡的诗歌,用远方游子的目光重新审视曾经熟悉甚至腻烦的乡村生活,从而发现了许多温暖美好的诗意。因此我想,诗和远方从未走远,它们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当然,只有诗人才能摆脱世俗庸扰发掘出诗来,如我等愚钝之人连诗和远方的距离都没弄明白,那就休想写出耐人寻味的诗句来了。

你看,召奇诗集里哪里不是俯拾即是的熟悉生活!但他却能从熟悉生活中开掘出新鲜而又永恒的主题。

最能打动我的是他那占据了近半篇幅表现母爱的诗歌。母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却最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从未过时,也从不会过时。理由不言而喻,因为母爱是人类最早、最亲、最强烈、最无私的爱,每个人都是在母爱沐浴下成长的。当母爱遇上诗歌,诗歌便用一个个通感的意象叩击读者的心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朴实无华的母爱诗句千古流传。召奇诗集里以母爱为主题的诗很多,即使不以母爱为题,也常常出现母亲的意象。第一辑《写给母亲的诗歌》用30首篇幅歌颂母爱,读来感同身受,有时甚至热泪盈眶。开篇并作诗集书名的《没有母亲的老家叫故乡》从一个游子对母亲的牵挂写起。“多少年聚聚散散的归途/续写多少份天伦之乐的亲情/那个某天某时走丢了的母亲/把老家的路迷失在攀里。”从此不敢张望老家的方向,担心他乡的温度融化了回望故乡的目光。岁月无情,世道沧桑,有人说,有母亲在,老家是故乡,母亲不在,老家就只是归途。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有经历痛失母亲的人生,那么我想说,没有人比乡下孩子痛失母亲后对故乡的感情更加复杂,更加一言难尽。母亲的白发在风中飘扬,母亲的话在风中回响。衣襟上的盘扣还留着母亲的叮咛。无论是在老家的路口,还是在梦里遇见,无论是在清明,还是在年关口,仿佛电影中的蒙太奇,那走丢了的母亲都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诗境里。其中《母亲的话》伴随着诗人的成长,成为诗人堂堂正正做人的座佑铭。从“上学时好好听老师的话/给妈挣个面子”,到“长大后做人要讲良心/不能坑人坑己坑社会”,再到“成家后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得学会坚强”,直到“人到中年母亲挂在嘴边的话,好好工作不贪不占/知足才能常乐”,最后,诗人总结“母亲说过的话/正如她一辈子/做人做事一样清朗/简简单单朴素实在/伴我一路成长/教我至今不能忘怀”。母爱滋养着儿女们一生,成为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刚从召奇那母爱的颂歌中走出,我又立即感受到召奇诗歌里笼罩着的淡淡忧伤和乡愁。乡愁是最美的诗意,几乎与母爱一样不朽。古往今来抒发乡愁的诗歌很多。古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今有“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但乡愁并不只是乡下人的专利。只要离家,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乡愁。可见乡愁是对家的思念,是对母爱的感念,是对根的追思。召奇诗集书名里就蕴含着乡愁。《没有母亲的老家叫故乡》三个最重要的乡愁元素:母亲、老家、故乡,多么忧伤且有诗意的名字。注定,召奇的诗集里贯穿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和乡愁。那是一份细腻的忧伤,也是一股绵长的乡愁;那是一份敏感的忧伤,也是一股悠远的乡愁;那是一份失落的忧伤,也是一股回归的乡愁。何以忧伤?何以说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吗?不是。只因为失去了母亲,老家便成为故乡,乡愁自然生长出来。第一辑,召奇用一首又一首诗歌描写失去母亲的忧伤和乡愁。第二辑里,召奇的忧伤和乡愁则更加明显。如果说第一辑因痛失母亲而忧伤,那么第二辑就是因失去故乡而忧伤。这一辑里从不同视角抒发了乡愁,这里有餐桌上的乡愁,有纸背上的乡愁等等。乡愁里有儿时夏天的汪塘,有家乡的狗尾巴草,有家乡的牵牛花,还有家乡的老井,甚至还有苍耳、虱子等。反正,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是留不住记忆的乡愁。召奇把这份忧伤和乡愁带到了异乡,于是便有了第三辑《遇见异乡的乡愁》。这里的乡愁别有一番滋味,是初长成的石榴,是三月三的雨,是阳光的味道。在第四辑《聆听四季的声音》里,春夏秋冬,四季;元旦立春,节气;五月十月,月份;阴晴雨雪,天气;几乎囊括了一年中的全部乡愁元素。召奇何以有如此多的乡愁?我想,乡愁是他一片止痛药,是他一剂疗伤膏,是他一壶醒脑茶,是他一声奋蹄鞭。当他从喧嚣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归寂静,心中那股淡淡的忧伤和乡愁便化作了诗和远方。

但是,歌颂母爱,抒发乡愁,并不能完全代表召奇诗歌的高度,也囊括不了召奇诗歌的全部内涵。召奇诗歌里还充满了农家子弟的自立自强。诗言志,自古皆然。召奇也不例外。召奇的诗歌里充满着对命运的挑战。无论是回到故乡,还是怀念母亲,无论是寄居城市,还是奔走在乡村,他把自己的倔强性格刻进了每一首诗行。他不甘平庸、不甘落后、不甘屈辱,但面对命运不公却又能泰然处之,表现得特别有韧性、特别能吃苦、特别坚强。有的诗歌里抒发的情感也许未必是崇高的情怀,但却是他真实的处境和思考。《穿越童年》里这样描写现在的自己,“背负精神的枷锁前行/与童真童趣作别/索然无味地应付生活/把岁月的尾巴收藏”。当穿越到幸福得像花一样的童年以后,“醉倒在他乡奔波的堤岸/隔着那宽广的鸿沟/执地穿越童年”。而在《借口》这首诗里,召奇写道:“生命没来得及演讲/就遇上了措手不及的风雨/任凭蓓蕾待放的孤寂/寻找阳光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下来”。从不停歇地寻找阳光,正是召奇自己人生的写照。代课教师、民兵营长、主办会计、通讯报道员、村支部书记、工会干事、仲裁委秘书、建筑业协会秘书长、总经理,好家伙,如此复杂的经历,一路走来,如果没有乡愁慰藉,真不知道召奇怎么从容应对如此众多角色变化!

召奇最令我佩服的是,面对生活的艰辛却始终没有放弃诗性情怀。身处家乡,憧憬远方;身在远方,回望故乡。他的诗里有温暖、有励志、有宽容、有坦荡,更有希望,就是没有冰冷、没有颓唐、没有偏狭、没有猥琐、没有刁钻、没有刻薄、没有偏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召奇所言之志暖人心怀、给人希望、毫无邪思。即使是逆向入题,落脚点也一定是满满正能量。但是,召奇并没有在空洞说教,而是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用一个个意象生发出来,用一句句凝炼的诗句表达出正能量来。那些平常事物中蕴藏的生活哲理,那些家常生活中隐蔽的人生智慧,那些日常岁月里流淌的生命讯息,伴随着召奇清新朴实的诗句呈现出来,读来如沭春风,令人陶醉,如嚼橄榄,耐人寻味;如听号角,催人奋进。即便是把腐败丑恶入诗,召奇也处理得温润得体。记得其中有一组《廉政组诗》就很耐人寻味。本以为是一组讽刺性的政治诗,不料每一首读来都是人生哲理诗。《低头也是一种美》说,“抛开自卑的假象/脱去羞怯的外衣/低头也是一种本领”。这是怎样的人生智慧?为什么说低头也是一种美和本领?因为低头才能看清自己,在阳光下寻找自己的阴影,从尘埃里挽救出来,开始拼搏新的高度。《另起一行,你就是第一》则更能激励人们昂首面对人生坎坷。“规则约定俗成,另起一行的革新/是对因循守旧的挑战/谁能坚持正义/你就是未来的第一。勇敢地另起一行/成为期待的第一”。这一感悟无疑是召奇经历的总结,十几个岗位的历练,十几个角色的转换,不正是一次又一次另起一行、从头再来吗!

诗与远方的距离有多远?召奇的诗歌告诉我,不远,就驻在我们的心间。当你离开家乡走出村口,转身看见母亲抬手抹泪的身影,诗和远方便从你心头升起;当你匆匆赶路饥渴难耐疲惫不堪,突然闻到一股饭香或看到天边一缕炊烟,诗和远方便从你心头升起;当你俯仰于城市看不到星星的夜空,突然想到老家露宿社场遥远璨璀银河,诗和远方便从你心头升起;当你苟且于平庸乏味的世俗生活,突然渴望远足山水田园,诗和远方便从你的心头升起。诗性属于敏感柔嫩的心灵,远方属于想象丰富的心灵。只有具备了诗心,诗和远方才会在苟且中慰藉不甘沉沦、不甘寂寞的心灵。召奇用他那一首首优美精致的诗歌让我找到了诗和远方的距离,我在感谢召奇的同时也真诚祝愿他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王清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2023年第22期(总第一百五十七期)
仿写乡愁的诗歌母爱
这个秋天总有一些无缘无故的忧伤
乡愁
《新时代诗典》父亲节·母亲节||经典诗歌欣赏(013)
乡愁,一页被淋湿的诗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