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似六世祖思忠公在海州的一处遗存
到了嘉靖年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原本就不大的国家,分裂成更多更小的诸侯国。由于日本国内各地封建领主的残酷剥削和不断的战争,破产的农民,失职的官吏,失业的流民,战败的武士,无业的浪人,在各地领主的支持下,纷纷向海外寻求出路。我国沿海一带全面遭受倭寇的骚扰,“贼至必焚毁室庐而烟焰数十里,劫杀人民而死亡动数千人。”使沿海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受极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沿海一带生产力的发展。
海州位于海州湾西南岸,我国南北走向海岸线的脐部。据《隆庆海州志》载:“(海州)东滨海道,西接徐邳,北控齐鲁,南蔽江淮。沧海洸漾,茫无际汇。高丽、百济、日本诸国直其东,风帆之便,不测可至。”正是出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明朝曾一再采取措施,加强海州的防卫。2007年9月,封其灿老师在南城东山上发现了多处标有“嘉靖十三年”(1534)由“淮安卫军政掌印改守备指挥蒋继爵”留下的题刻,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嘉靖年间的海州地区正处于抗倭海防的前沿阵地。
《云台新志》载:“嘉靖乙酉夏至,海州郡守王同,公出到此题名,备倭熊恩,胡思忠也。”该石刻位于今天连云港港附近的孙家山上。孙家山又称“桅尖山”,1976年,在建设庙岭港区的过程中,原本海拔88.5米的庙岭大多被采掘填海,山上古迹受到很大破坏。因此,至今此处石刻仍未被发现,尚停留在文献记载的层面上。但从此处记载可知,嘉靖己酉年(1549)前后,沿海地区倭寇进犯日益加剧,王同为保障海州地区海防边疆的安全,在“备倭熊恩,胡思忠”等人陪同下,在孙家山附近视察御倭哨所。这也是王同在海州任上留下的最后一段可资查证的政绩事务。
史卫平和封其灿两位老师在2010年第二期《连云港历史文化》中刊登了一篇题为《遗存在海州的王同石刻》的文章,在文中末尾处,两位作者提出“王同到海州任职应不迟于1525年”的论断。通读全文,笔者发现,两位作者提出论断的主要依据来自于文章中编号分别为1和2的两处石刻:“嘉靖乙酉夏至,海州郡守王同,公出到此题名,备倭熊恩,胡思忠也。”从内容看,连岛与墟沟孙家山的这两处石刻应视为“一书二刻”。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古籍中所记载时间并非“嘉靖乙酉”,而是“嘉靖己酉”,这之间相差了整整二十四年。文章第三段中,二位作者认为《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中对王同的介绍仅有“二十三年任 有传”七字的论断也存在偏差,在《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良吏一·牧令》第911页中有详细的记载。全文认为,王同在海州的石刻共有二十块,这一论断也存在偏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学校一·学宫》第809页载有一篇题为《海州儒学贮书字碑》的石刻,此乃王同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所作。

     茂东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赣旧事|日寇棱镜下的海赣之一海赣陷落
云台山三元宫与明皇室关系考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六十八卷 忠节 一 二
【孙家世系】孙权后裔孙家孙氏世系
唐代隶书石刻《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
明代王同海州知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