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在父耕母织间》序

        东军先生嘱我为之《爱在父耕母织间》作序。起初我是拒绝的,不为别的,只因最近欠了些文债,一时忙不过来,但东军先生边说“不着急”,边把文稿寄给了我。不想,只看了前面的两三节,我便难以释手了,其中的描写,无论是老物件儿,还是劳动场景,都让我感到亲切,它们是我使用过的,或者是经历过的;它们引我怀念,也令我沉思。于是,在为其稍作校阅后,便决定满足东军先生的要求。

        这部书稿被东军先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算是其父亲的“博物馆”,其中“收藏”的各种用具,无不镌刻着父亲的聪慧与勤劳;另一部分算是其母亲的“女红包”,其中“装”的一针一线,无不连缀着母亲的灵巧与善良。

        东军先生的父母幼时都曾遭不幸,特别是他的母亲,原是在襁褓中由祖父从爱婴堂抱回的一名童养媳。祖父去世时,他的父亲7岁、母亲3岁。为了生活,父亲很早便随叔祖,学会了为人家扎纸彩。而他的母亲先是经常大冬天光着小脚丫,顶风冒雪去讨饭,满十岁后,农闲时,跟着祖母为本族富人家做针线活,绣花描凤,剪布裁衣,纳鞋做帽,无所不干;农忙时,便到田间地头拾麦穗,捡高粱头、豆角秧,挖人家落下的地瓜、胡萝卜等,用来糊口。

        贫困的生活磨砺了东军先生父母坚韧的性格,也教会了他们一手“绝活儿”。无师自通的父亲,不仅能打制各种木质家具,维修生产队的木梨、水车等,而且还是个织布能手。父亲织出的布,平整密实,十里八村无人能比。所以每逢农闲时节,亲戚、邻里老早就打招呼订机,要父亲为他们织布。母亲不光女红做得好,下田也是把好手,栽、割、收、锄,样样不落人后,是生产队得工分最多的女社员。

        令一般人想不到的是,东军先生的父亲虽未进过一天学堂,却是村子里有名的文化人。他完全凭着自学,做到了识文断字。他有睡前看书的嗜好,更会在农闲时,捧书在手,坐在院子里一看就是大半天。《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这些古代名著,他均一一熟读。

        东军先生是以骄傲的口吻来讲述父母的故事的,我则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阅读他的文字的。这种崇敬,完全是油然而生,因为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父母深深的感恩,朴素描述中燃烧着的对父母火一样的爱,无不让人感动,受到感染。比如,在写到刨子时,他这样说:

       现在,刨子几乎被机械刨床所取代,但刨子推卷起的刨花,似彩带当空,如仙女散花,装扮着木工的美丽人生,其香味也让人回味无穷。父亲推动刨子的沙啦沙啦声,亲切温馨,至今还回荡在我的心中……

        在写“虎头帽”时,他感慨道:

        想起母亲为我做的虎头帽,帽子上的一针针、一线线,都汇聚了母亲的爱。戴着母亲为我缝纳的虎头帽,心里特别温暖。感受童年的快乐时光,让我沉浸于无比的幸福之中……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书稿的每一行,都从东军先生的心里流出;每一页,都是他站在父母坟前虔诚地诵读的祭文。

        当然,《爱在父耕母织间》远非一篇祭文可比,她至少还是一册传统农耕用具“名录”,一首特定时代的农民赞美诗,一本描写农村生活的散文集。因为东军先生用平实的文字,不仅向人们介绍了一件件已经或正在消失的农具,而且饱含深情地对农民、对农业劳动进行了赞美。比如,在写木耙时,书中有这样一段:

       我小的时候,生产队里就有两三张木耙,一般都是用两个耕牛曳拉的,赶耙的人站在耙上,一手扬着鞭子驱赶老牛,一手牵着牛绳,指挥牛的行走,嗓子里还唱出嘹亮的农歌声,如同蒙古族的长调。小孩子们看了后感觉很有趣,也要求站在耙上,让老牛拉着走,但赶耙的人一般不会允许的,因为耙齿很锋利,有危险。耙地时,一旦耙被大块土坷垃顶住,上面的人很容易被颠簸下来,若是掉在两个耙框中间,被耙齿挂住,轻则身上被耙几个洞,重则可能丧命。

        这样的描写,让我倍感亲切,因为当年还是孩子的我,也曾随父母参加过这样的劳动。无疑,这类描写也能激起像我一样的读者的强烈共鸣。

        再比如,写“踩堂鞋”时,东军先生用了这样的文字:

        踩堂鞋,从新娘上装、开脸时就得穿上,也有的地方是从新娘上花轿时开始穿在脚上。我们这里的风俗是新娘穿着喜鞋到了婆家后,与新郎拜堂成亲,满三天回门时,把它送给自己要好的闺蜜或亲戚穿,让她们沾沾喜气,交一下好运。离我们这一百多里的合肥以南地区,据说新娘穿这种鞋拜完堂,进入洞房后,要让亲戚朋友打着灯笼看看,以赢得大家的夸赞。待客人散罢,新娘把它脱掉,偷偷甩到床底最里边,让其烂在床底下,以示新娘此生不二次嫁人。也有说踩堂鞋早烂早生贵子。还有的地方是,新娘穿踩堂鞋,待客人散罢,把它脱下来收藏好,等到生第一胎孩子时,再次穿着婚鞋抱着孩子见客,表明她是头生之母。

        这就不仅仅是写踩堂鞋这样传统的服饰了,完全是在向人们描述一种风俗,在为后人传递一则历史信息。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写作时,东军先生注意保持了两个特点。一是寓庄于谐,二是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比如,在写耙齿时,他写道:

       耙齿有个常规数,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有个笑话,当年推荐上山下乡知青或回乡知青上大学,面试时,当主考官员问及考生耙有多少齿时,考生答不上来,结果没有考上大学。

        将一件实物写得活泼有趣,很不容易,但从这一段文字,我们能得出结论,东军先生做到了。

        再比如,他写凿子:

        凿子不仅可以用来开凿眼孔,雕刻花纹,修葺木器,更值得敬佩的是凿子的开拓精神,它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凿子开凿出的是规矩方圆,是一种优越和美观。铿锵有力的凿子,破坏的是一个旧世界,凿开的是一片光明!

        赋予凿子以人格力量,读来,能给懦弱者以坚强,给彷徨者以坚韧,给迷惘者以坚定。

        东军先生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特别是对于徐氏族谱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他既是积极的倡导者,又是热心的参与者。这本《爱在父耕母织间》,是对父母的纪念,也是他对徐氏文化研究的贡献。只是书中所写所记,有的失之于浅,期待其有机会时予以增补。

       是为序。

张铁鹰     

2017年10月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家故事”征文|不忆往昔
木工工作台制作记(一)
农村老木匠10种木工工具,你认识几种,能说出名字吗?
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木工工具
《天工开物》卷10锤锻诗解2锄镈锉锥锯刨凿
谁的发明?太好了,凿子刨子助磨夹具解决了传统木工师傅心头之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