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媒体与微博:从相互渗透到和谐共生

传统媒体与微博:从相互渗透到和谐共生

2011/7/26/9:5来源:《青年记者》杂志作者:姜军旗

    【慧聪广电网】5月4日上午,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对于微博给出了如此描述:中国微博用户不断增加,微博逐渐向大众普及,超七成用户愿意将微博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由此可见微博的媒体效应在进一步凸显。

    微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颠覆性变革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而对于传统媒体和作为新媒体的微博的关系,正如新浪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所言:“微博与其他媒体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微博的许多资讯来自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可以借助微博更好地传播资讯,提升影响力。”

    微博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新闻源

    微博使世界进入一个“人人可以发声,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时代。在微博上,每个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

    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使得记者不可能正好在事发现场,因而建立热线、发展线人和通讯员网络,成了传统媒体获得新闻线索的最主要途径。而微博的出现使得信息发布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任何人,任何时间,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能将身边发生的事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播,庞大的用户群和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使得微博成为信息传播尤其是突发事件传播的利器。

    对于传统媒体,微博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更深层面来讲,微博带来的机遇多于挑战。传统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微博扩展新闻线索渠道,也可以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实现新闻的二次传播,扩大媒体影响。如何认识、如何利用微博,将成为传统媒体在“新战役”中胜败的关键。

    调查发现,微博的核心用户以年轻、高学历的职业中产者为主,其中早期活跃用户大多从事与媒体相关的工作。实名用户中,媒体从业人员占据相当份额,而且他们大多主动公开自己供职的媒体单位。新闻从业者更倾向于将微博作为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平台。

    由于微博与移动通信的无缝对接,使信息传播进入了“全民记者时代”,新闻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群体冲突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微博作为媒体的即时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其发布的低门槛及其高度的互动性,有利于记者发现突发新闻并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2009年2月9日元宵夜,中央电视台新址发生的火灾是由网友第一时间通过新浪微博客图文并茂地发布到互联网上的,引发了网友大量的跟帖和议论,比传统媒体报道时间都要早。

    新闻从业者成为微博中的“意见领袖”

    通过微博,记者不仅获得新闻线索、提高人气、拓展关系,职业的先天优势还可以使他们在微博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话语权,进而形成一个个“圈子”。

    记者在使用微博时,更关注近期发生的、具有争议性的社会新闻。在微博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他们更像是议程设置者和意见领袖,他们的关注焦点在一定意义上左右了普通微博用户的关注点。他们在对焦点话题的转发和讨论过程中,传播了自己的观点,并影响着新闻事件的进程。

    职业的惯性,使微博中的新闻从业者具有关注新闻的主观意愿和资源优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管理创新的五个维度
新媒体时代高校外宣工作路在何方
论述百练:自媒体新闻传播的伦理失范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崛起年代,谈谈传统记者的小事
短视频正在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
贵阳台-何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