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兰 悟兰 写兰——李大林写兰作品赏析

闲时常于手机中翻看大林先生的写兰作品,久之,兴趣愈加浓厚。

他笔下的兰花,寥寥数笔却形神兼俱、各有特色、让人感受到别样的韵致;即便是同一幅作品,几片兰叶也各有神韵、惟妙惟肖,仿佛置身于不同光影间兰叶的翻转交叠。

有时,端详一片兰叶,会让人凝神静虑,越看越觉得是一种享受。大林的写兰作品,如茶一般,耐品。

《拂衣香》李大林 作

《风泛香满室》李大林 作

大林告诉我他习画时间不长,而对兰的喜爱却萌生于儿时。大林出生于永泰县的一个偏僻山村,老家屋子边上就有一片原始森林,林子里野兰丛生,山泉淙淙,那份清幽自幼根植于他的心田。

大林对兰的喜爱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其父虽长期从事农耕,却对兰花情有独钟,每每看到山野奇兰,便移植回家,置于盆中细心呵护。花开时节,约几好友,在庭院里细品手工粗茶,静待幽兰送香,其乐融融。

《几叶清风伴读书》李大林 作

大林说,年轻时对父亲痴迷养兰很是不解,随着年岁增长,他对兰花的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对父亲爱兰有了更深的理解。

兰,出于幽谷无人自香;叶似箭花素雅,不求雍容华贵,与百草为伍。

他说,父亲侍兰之专注已到崇敬之程度。这般的专注与尊重,对他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习习香从纸上来》李大林 作

大林喜书法,多年临池不辍。

一日,在书写之余,萌发写兰竹之兴。

他深感一味沉于书法,不免显得单一,兰竹源于书法,用笔用墨讲究提按转折、浓淡枯湿。

也许大林早有兰心,在兰竹之间,他选择了兰。

《赏心悦目三两枝》李大林 作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李大林 作

写兰看似简单却最见功力,关键在悟。大林认为,喜和悟是两个层面,喜欢兰不等于就能写好兰,唯有反复琢磨、不断尝试、仔细推敲,方可渐入佳境。

他在书籍中悟,找来《怎样画兰花》《墨兰说》《梅兰竹菊画谱》和传世画兰佳作仔细研读,细心临摹。

他在请教中悟,遍访名家,讨教画兰技巧。卢坤峰、张剑、罗方华、吴平安……说起他们,大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大林还负责福州市政协书画院日常工作,每有画师到访,他都请他们进行评点示范。

他在自然中悟,走出书斋,走进自然,体悟兰韵。大林常去福州于山兰花圃观察不同时节、不同状态下的兰花形态。

《一花一世界》李大林 作

兰花圃的刘博士是大林好友,大林时常听其介绍兰花的品种、习性、栽培以及悠久的兰文化,在交流中不断深化对兰花的认识。

大林说,古人写兰口诀也是从兰花自然生长中总结得来,善画者应当将经典画作与现实场景相互映衬,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春兰擢茎,方茂其华》李大林 作

大林悟兰,不只局限于兰之本身,同时注重各种艺术门类的相通,吸之精华,触类旁通,为我所用。他以为,写兰之关键在于“写”字,书法是写兰之基,二者实为相得益彰。

写兰使他更好地体会书法的提按转折、疏密浓淡;而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又自然运用写兰笔法,从而行笔更加流畅自如。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李大林 书

心追手摹、心手相随,这是每个创作者心路历程。大林在勤奋临习中、在不断的体悟中加深对兰花的理解,从而心手相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兰风格。

我喜欢大林的兰花,他将文人的尚意与画家的写实融于一体。兰叶浓淡分明,形态万端;兰花婀娜淡雅,摇曳多姿。他的作品,清雅飘逸中又透着些许劲健雄浑。

《清芬》李大林 作

《汪士慎咏兰诗》李大林 书

我喜欢大林的兰花,他的画与书法浑然一体,相互依存、相互增色。大林写兰,画好后往往仔细端详,因势题款,题款内容或是古人的兰花诗,或是自己感悟的咏兰句。

大林下功夫收集整理历代咏兰名句,体悟先贤咏兰爱兰之心,领悟历代咏兰佳作暗喻的精神气质。对古诗词的广泛猎取,为他的题款打下厚实基础,题款的内容又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我会在欣赏他作品时认真地品读款识,体会更深刻的含义。

《儒家之仁》李大林 书

我喜欢大林的兰花,因为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创新。大林注重传承,博采众长,又注重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写兰之路。

在用材上,他崇尚为我所用,探索在不同的材质上创作,生宣重点体现墨韵干湿浓淡,白板纸则凸显兰叶爽利斑驳。大林还尝试在蓝色和红色的宣纸上用金墨汁画兰,以表达“金兰之交”“盛世花开”之寓意。

《一叶一菩提》李大林 作

《花在室香满堂》李大林 作

我喜欢大林的兰花,还在于他的作品传播兰文化。兰花为历来文人墨客所推崇,春秋时孔子的《家语》就有咏兰诗句,而后几千年,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咏兰佳句。诗如画、画如诗。大林以为,诗人们作了诗如画的事,这些诗词入眼即画;画家要通过手中的笔,多做画如诗的事。因此,他的写兰作品充满诗韵、富有诗意。

大林喜兰、悟兰、写兰,涵养了他的情怀,也提升了他的修养。愿大林追寻前贤的足迹,养兰,赏兰,爱兰,写兰,不激不厉,不媚俗,不趋时,敦厚质朴,藏秀于内,传承兰之风骨,书写兰之精神。

《金兰之交》李大林 作

/ 个人简介/

李大林

1973年生,福建永泰人。现为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画家,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福州市海内外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市文联七届委员会委员、福州市慈善总会理事、福州市政协机关干部。永泰县青云山书画院顾问、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的题款
赏兰! --白蕉书画遗珍:兰花册页
兰画兰诗两芬芳
历代名家画兰(四)
“兰王”白蕉的兰花国画作品欣赏-中国书画网
这位老先生的兰竹不能不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