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倡导教育的“无为而治”
倡导教育的“无为而治”
王老实
近期,由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真创的《虎妈战歌》一书,轰动英语出版界,并成为网络书店的畅销书。《华尔街日报》也为此刊发了《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的书评,有意无意地把东西方教育方式拉到了比武场内: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英国《金融时报》则一语双关地表示,中国的教育“强度”震惊世界。
尽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笔者对这些海外媒体的评价不感兴趣,相反对此书中的育儿经则充满好奇和质疑。
先来看该书作者对她的两个女儿所作的规定:不许参加朋友的夜宿聚会、不许同学间串门、不许参加学校戏剧活动、不许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许自己挑选课外活动、不许考试分数低于优、不许在任何科目上排名低于第一,必须弹奏钢琴或小提琴等。
再看看虎妈的两个女儿:她们都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索菲娅18个月就认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开始弹钢琴,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露露练小提琴,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有人称她们是“音乐神童”。
此番比照似乎印证了“付出终有回报”的人生哲理。但同时还应该看到这不过是一位华人妈妈育儿成功的个体经验,将其归结为“中国式母亲的教育”着实有点以偏概全。若以国人的教育眼光审视虎妈的种种“不许”间或“必须”的育儿行为,不难看出渗透其中的十足霸道和功利。可见,受中国传统教育血脉浸润的蔡教授仍然没能走出中国式的教育怪圈,即忽视了教育的无为而治。
中国古代圣贤老子主张行道,主张“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作为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以“无为”的态度去“有为”,最终达到不强为、不乱为、不妄为。教育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教育者在遵循教育以及教育对象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施教育行为,不能以教育者的纯主观愿望去剥夺教育对象教育以外的权利。“教育是反对一切压迫形式,培养具有批评精神和独立意识,有社会责任心,能动自主的人的活动”,这就是批判教育学。其代表人物之一,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为实施解放的教育,教育解放的对象不仅是学生,也有教师和家长。实现教育的无为而始,需要教师家长调整心态,要认清教育不可能无所不能,教育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任何时候我们都只要做到“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对于学生成长的守望。成长是孩子生命的主题,成长自然离不开学习,但除了学习,还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需要追逐、嬉戏、打闹;需要无所事事;需要做白日梦;需要有“面对着天空发呆”的自我调适。可教师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要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错误地认为娱乐和玩耍是浪费时间是耽误学习。基于此,可以说,那位华裔蔡教授是中国式精英教育的集大成者和忠实践行者。她教育子女的所谓成功是偶然的独特的,毫无普适价值和普遍意义。对此,我们可以惊奇惊叹,但无需惊喜惊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咆哮虎妈蔡美儿:咆哮教育实际是一种溺爱
8年前引起轩然大波的华裔虎妈,如今将女儿培养成才了吗?
教育孩子到底学不学“虎妈”
3位留美博士的“虎妈”教育二十四招,招招出英才!现在学还不晚
争议虎妈:什么对孩子是最好的?
期末孩子没考好 家长要不要学“虎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