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问题:《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下面到改为临合平仄,学为模仿,似为本色,学改为似意境深,也似牡丹开则300年前就火了。 《苔》

白日不临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似牡丹开。

........

一、这首诗火不火与“到改为了临”无关

白日不到处, 是律诗中的大拗体,五连仄。但是第二句没有救拗,青春恰自来,恰如果是平生的话,就是格律诗的对句救拗。

题主这首诗给了两个字,第一句,到,改为了临。改了以后叫做半拗体,可以不用救拗了。这样整首诗成为没有瑕疵的格律诗。

二、这首诗火不火与“学改为似”也无关

学,是一个常用的入声字,本来就是仄声,只不过今天的普通话念做平声,不用说袁枚了,民国读私塾的人也都知道。

把“也学牡丹开”改为“也似牡丹开”,从格律上说是完全一样的。

至于意境上,哪个好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以为学,是拟人化的动词,更生动一些。

三、这首诗火不火与格律无关

绝句本来就有古绝句与律绝句之分,七言的古绝句非常少,但是五言的古绝句比比皆是。千古流传的佳作如李白静夜思,贾岛寻隐者不遇,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不是严格的格律诗。

所以袁枚的这首小诗火不火与格律当然没有什么关系。

四、《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这种情况非常多见,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直沉寂到明朝,杜甫在盛唐时的诗坛上也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陶渊明也是如此,默默无闻于当世。西方的大画家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而今天一幅画就价值几千万美金。

程千帆先生在研究《春江花月夜害》时,有这样一句话:

“在文坛上,作家的穷通及作品的显晦不能排斥偶然性因素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的甚至具有决定性”。

袁枚的小诗《苔》一夜爆红,好多人连《随园诗话》都不知道,却不妨碍大家一起吟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结语

一夜爆红是偶然性的际遇巧合,沉寂的金子终于等来了发光的时刻,其实有很多很多的优秀诗词还没有等到这种机会。

金子总会发光的,只不过,梵高发光在死后,李白发光在生前。

@老街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赏析袁枚的催泪小诗《苔》?
【绝句】***戒偏*** 第三十组 《***续***诗***品清***袁枚》
【每日一字】苔: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首好诗吗?
高二语文议论文:根据下面的一首诗,写一篇关于人生态度的议论文。苔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
经典诗词 袁枚的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