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 | 顺德的味道

一次党课教育(记中共中山大学第六医院外二支部、外五支部与新容奇医院外科支部的“强基层、心连心”党建活动日)


时已初冬,但广东南国的气温犹如春天一样。


11月23日(周五)下午,在顺德新容奇医院的职工之家正在举办的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但第一位出场的讲师却来自中山六院麻醉科的白虹主治,讲题是《老年人的麻醉问题》接下来是六院知名教授陈双主任《寻找腔镜疝手术的秘密…..》结束时除掌声热烈之外,还有许多问题提问,回答问题。

跟着周太成主任的《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还有新容奇医院戎祯祥院长的《特殊病例分享》还有《基层医院开展腔镜疝手术特点、问题》等等,个个精彩分呈。

“职工之家”100多个位子,整个下午坐无虚席。这就是两家医院所在的三个党支部共同策划一个月之久的“强基层、心连心”党建活动日内容之一。

次日(周六)仍风和日丽,三个党支部近60多位党员,乘大巴,10分钟的车程驶进了伦教三洲的678文化街。我们迎面而来的便是一阵复古的年代气息,因为这条街道两旁的都是60、70和80年代的老旧建筑,修旧如旧。在街头一位青年讲解员早已等候在此,我们眼前一切一下子仿佛回到了改革开放的40年前,即亲切又生菽。历史赋予它们太多的印记,这里的一砖一木向我们讲述着它的翻天覆地的40年巨变。这里就是改革开放40年巨变的缩影,我们走到街心中央,就是三洲烈士碑广场和党员教育基地——烈士碑旁边的梁棉故居纪念馆。梁棉这个名字不熟悉。

通过参观,我们慢慢知道作为一名革命老党员,老战士对革命工作和家乡事业的情怀。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三洲,没有不知道棉叔的,不仅仅因为他的革命老党员,(红军时期参加革命)更是因为他为三洲人民所做出的贡献。”



  我们走进梁棉的卧室,一张木床、一张木凳、一床棉被、一只枕头和他生前经常坐的轮椅就是他保留下来的全部家当。


在卧室的墙壁上,梁棉生前的感人故事被一一展出,从对革命的情谊到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再到对艰苦朴素的坚持和对革命战友的热诚,都使前来参观的人获益匪浅。



  在影片中前广州市长黎子流,说70年代,他在顺德县作书记,当时顺德县委县政府拿出资1.5万元,(70年代这是巨款)想为梁棉同志建一间条件比较好的房子供他安居。可当时的梁棉一心所想为三洲建中学,因此,他不但把政府给他建房子的1.5万全部用于建设学校,还通过奔走多个部门,共筹集23万元,并利用各层人脉关系,拿到了购买钢铁和水泥的指标,为建设学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为梁棉的不断努力,三洲中学终于在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



  在学校建成之后,只要梁棉一有时间,就会到学校去,给孩子们分享他过去的故事和经历,并经常叮嘱孩子们,“江山打下来一定要由后人去保护,过去的人因为读书少才会被列强欺负,因此,大家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除此之外,自1985年有了教师节后,梁棉每一年都会自费买礼物送给在三洲中学教书的老师,以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1975年,退休后的梁棉回到顺德伦教三洲找战友,并在战友的家中住下。几年后,梁棉从战友家搬出来,并在大洲租住了一间平房。直到1996年,才搬到位于三洲678文化街内的烈士纪念碑旁的住宅中。


  “棉叔住在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一直陪伴战友。”烈士碑下有抗战牺牲的70多位先烈。

  住在三洲的居民,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梁棉生前身体还比较硬朗的时候,每天早晨,他都会去烈士碑广场走走坐坐,怀念过去与他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梁棉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行动也只能坐在轮椅上,可是他依旧难以割舍对战友的那一份守护之情,隔三差五就让人推着他到广场上看看,甚至每年都要在他人的陪同下,坐出租车到西海抗日英雄纪念碑扫墓,表达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2013年3月,守护了三洲烈士纪念碑超过17年的革命老党员梁棉与世长辞,享年103岁。为了表达伦教人民对他的尊敬和怀念,也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梁棉老人的英雄事迹,伦教街道办决定将梁棉故居作为三洲革命老区党员教育基地之一进行修缮,并在今年6月开始对外开放,供人参观学习。


每位参加活动的同志说“外二支部、外五支部与新容奇外科支部的“强基层、心连心”党建活动日选在这里真的很有意义”。


参观结束,中午吃饭,在三洲的老街的老阿婆,加了最后一道菜“双皮奶”,上菜了,刚刚出炉,迎面扑来的奶香,其状如膏,其色洁白,质感细腻嫩滑,品一口,满口味甜香淡,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顺德的味道!”是的。

难忘,顺德的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孙亚莉 | 四野后代在柳州烈士纪念园举行祭奠活动
[转载]忻县第一座革命烈士碑
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梅县九龙嶂,追寻“红色印记”!
【总第708期】【郭进拴原创】报告文学《大山作证》【之三】
梁泽润 梁一贤 | 南上庄地下党支部革命历史的回忆
永恒的印记丨一门四烈士: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