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定古城墙上的老铁塔

此文发表于今日保定晚报。如引用请参考纸媒版。

顺着西护城河的公园路一直向南,过了游泳池,在城墙的最西南角上,就是保定南关公园的北大门,那就是“靴城”的靴子尖。从那里向东几百米的古城墙总算是得以幸存至今,主要还是因为这段城墙是公园的围墙,而不是很多人猜测的是因为伟人曾在城墙上走过。古老的保定留下了这样难得的文物供子孙后代瞻仰,还能从中感触远古的灵气,有福也。这跟一个人也颇有关系,这个人就是当过几天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曹锟。是他在当总统前的1922年大兴土木修建了这座园林。公园的北墙就借用了老城墙,这应该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公园大围墙。

曹锟本是直系大 军阀,北洋期间任直隶督军,带兵驻扎保定,还在保定担任直鲁豫巡阅使。不再是省会的保定倒成了直鲁豫巡阅使的驻地,听上去比省会要更有地位。当时民国政府要在保定办一个新式的大学,这个任务曹锟领了,就独具慧眼选中三河交汇的“西刹秋涛”风景之地办起了大学,最初打算叫“直鲁豫大学”,讨论后觉得直鲁豫内涵过狭,应该叫黄河以北的大学,简称河北大学,听着气势磅礴。于是直隶省的大学就叫河北大学。而后直隶省不再直隶于中央,就改称河北,但那是因为历史上这片地方属河北道。但也许与河北大学的名字有关,顺势而为,此为后话。

曹锟号称老粗儿,老农,但提倡教授治校,把教授们地位捧得很高,银子发得哗哗的,估计那个河北大学还是挺吸引人,别的不知道,但知道当时著名的图书馆学创始人、北大教授王重民先生(保定人)就在河北大学文学院兼职当院长和教授,坐着笨重的火车往返于京保。也有人说是王先生兼课贴补家用,这也自然。那时的文化人都到大学兼课,如鲁迅先生就在好几个大学兼课。但像王重民先生这样每次坐半天慢腾腾的火车到外地兼职的估计还不多吧。窃以为,那时河北大学的教授薪水还是硬帮帮的,比京城大学的薪水不差多少。

南城墙下,涛声如雷,自然是风雅之地。曹锟就顺势兴师动众地在河北大学下游的南护城河两岸跨河修建了著名的城南公园,还在里面的河南岸盖起西洋别墅,让自己生活在大学和风景区里。此地俗称曹锟花园。当年这一带,应该说是直隶最美的教育区和风景区,南开、北洋大学那时的风景比不了这里。即使是清华园,也没有这样的老城墙和古刹涛声。

再后来,护城河北岸部分就成了保定人民公园。以后历经战乱破坏,这座公园满目疮痍,到50年代初重新整修,仍叫人民公园,但老百姓喜欢叫它南关公园。公园里保留了曹锟时期修建的据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太湖石假山景观,号称别有洞天,很是壮观雅致。里面还有几处动物观赏地,有露天影院和茶馆,是保定人民最乐游之地。而南岸则成了河北大学解散后分出来独立办学的河北农学院的南校园,曹锟的老农别墅当了办公室,因此逃过毁灭,保存至今,成了文物建筑。

可我从小最喜欢的却是古城墙上那座高耸入云的大铁塔,我猜可能是为广播电台的天线之用吧,但有人告诉我那是地理测量定位塔。那大铁塔的雅号是“铁塔入山”,山就是高大厚实的城墙。但塔的最上面有一圈木头板座位,可坐而观光。那铁塔没有梯凳,无法“走”上去,只能手脚并用攀爬,很是冒险的游戏。

于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成了我最大的玩具,反复攀爬,乐此不疲。几十米高,每次下来半夜都会在梦中坠落吓醒。但没听说谁攀爬铁塔出过事。因为闹运动,学校都停课了,我本来应该1967年上小学却一直等到1969复课闹革命才有学上。没有学校,小孩子们就只能在家里打群架,满街乱跑。寂寞无聊的时候,不知怎么我就发现这座几十米高的铁塔了,没有梯子,只有顺着铁塔的一溜铁环直通塔尖,就那么一点点往上摸索着爬。爬到一定高度就能感到铁塔在微微颤动,八面来风从衣服里穿过,人整个如同乘风飞翔,感到又害怕又过瘾。有的小伙伴往往就半途而废下去了,永远没有爬到塔顶。寂寥的孩子就贼大胆儿,我坚持不下去,咬着牙也要上,也就上去了。再后来我干脆不和别人就伴儿去,就一个人去爬,我无数次上下,竟然好着呢,毫发无损。当年站在城墙上俯瞰基本上是平房组成的保定古城,可说那小城是一览无余,如果再爬上铁塔去看,感觉就像现在从飞机上看地面了。夏天那塔顶上凉风嗖嗖,感觉真是惬意。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就这样上到了保定的最高处,放眼世界了。

现在人民公园早改成动物园了,但不变的是公园里这座曹锟当年修建的别有洞天太湖石假山,还是那么古雅,到了那里感觉时光凝固了。那座大铁塔呢,也早就拆了,可我拍过它的照片。照片是1996年某一天回去拍的,没想到后来它就消失有了,可它不仅在我心里,而且还有照片。献给大家。

这巍峨的大铁塔,栉风沐雨几十年,真结实,是好钢铁做的,拆了可惜,卖了废铁,能回炉炼出多少吨新铁啊!估计拆起来也是个大工程,得拆些日子,能给很多人发几个月的工资。

    有趣的是与南城长大的二中和十七中的大学校友说起这塔。他们说他们小时候也爬过。看来爬了塔能考上大学的人不少,这也象征攀爬知识宝塔吗?其实当初都是闲的发疯而已。后来我在我的长篇小说《孽缘千里》里多处写到这段老城墙,开篇就是一个离家十几年的人回到故乡爬上城墙俯瞰全城的大段描写和回忆,最终也是以城墙下人们仰望城墙上飞过的鸽群作为结束,当时并没有特意这样设计,故事情节就那么莫名其妙地首尾呼应了,看来是那城墙完全占据了我的潜意识了。

1996年人民公园老城墙上的铁塔,由南向北拍摄,毕冰宾摄

1996年城墙西南角,毕冰宾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长河中的四所直隶-河北师范学校
100年前,保定莲池公园恢复了古莲花池的本名
【河北4A级景区】保定直隶总督署
老照片 一百年前的河北保定 保定的城墙还保存完好
保定府城为何被称为“靴子城”?它和元大都同出于一人之手,此人是谁?
千里保幽燕 万里定乾坤——记保定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