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南京大屠杀中逃离并在日后带兵亲手复仇的国军名将

1937年12月12日夜,南京城失守,此后便是日军对中国军民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由于长期以来的宣传需要和偏差,我们所知道的参与南京守卫战的国军将士下落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弃城逃跑的,以唐生智为首。唐生智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曾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为表“背水一战”的决心,下令封锁南京通往江北的道路、销毁渡船,使得大量军民不能撤离。他在未组织任何撤退的情况下于12月12日下达弃城命令,自己乘保留的汽艇逃跑,直接导致了守军失去指挥、军心动摇、自相残杀,是南京城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除唐生智之外,罗卓英、刘兴、周斓等卫戍司令部成员都是最先渡过长江的。此后,桂永清(黄埔一期,46师中将师长,日后的国军一级上将)、俞济时(黄埔一期,74军中将军长,据传是蒋介石外甥)、宋希濂(黄埔一期,78军中将军长)、邱维达(黄埔四期,306团中校团长)等人也先后逃脱。根据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处上校科长谭道平(中央军校六期)的统计,突围有将士约有44000人。

二、守卫战中去世的,以萧山令为首。萧山令时任南京代市长、代宪兵司令、警察厅厅长,中将军衔,12月13日率将士在下关与日军展开血战,激战5小时后,因众寡悬殊、背水无援而举枪殉国,与数千将士一起壮烈牺牲。这个名单还有很多,如战死雨花台的朱赤(黄埔三期,少将)和高致蒿(黄埔三期,少将),战死紫金山下的罗策群(保定六期,少将)、万全策(黄埔一期,少将),以及易安华、姚中英、司徒非、李兰池、刘国用、蓝运东、雷震、谢承瑞、华品章、韩宪元、黄纪福、蔡如柏等共17名将官。他们的遗体,都没能从战场上运出。根据统计,英勇抵抗牺牲的将士约有3万多人。

(朱赤,1903-1937)

(罗策群,1893-1937)

三、在大屠杀中去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靠谱的名单。长期在国人脑海中的印象,包括各种文学作品的所刻画的印象,他们大多数都是放下武器后木然地被日军屠杀掉。这部分将士的人数,根据日军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上村利道(陆士22期,当时是大佐军衔)的统计,约有4万多人。

实际上,还有不少国军将领在城破之后依然没能突围,却因种种原因逃过了日军的屠刀,并在日后重新带兵投入战场,真真正正实现了亲手复仇,试想,又有几个人能实现“手刃仇敌”式的快意恩仇?这其中有好几个人的名字都是日后的“抗日名将”,无论他们在1945年之后的选择是什么样子的,但不能否认他们在1937年-1945年这8年抗战中的功绩。

邱清泉,时任教导总队参谋长,黄埔二期。邱清泉这个名字,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从毛泽东雄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电头中才第一次听到的,但邱清泉将军则是不折不扣的抗日悍将。

南京城陷时,邱清泉正在富贵山地下室,身边只有两个贴身卫兵和一个参谋了。邱清泉一边抽烟一边往左轮手枪里压子弹,对参谋刘庸诚说,你受过伤,你先走吧。(那些“让领导先走”的人汗颜不?)

刘庸成走后,邱清泉把身边的人都打发走了,在地狱般的南京里躲了一个多月之后(被贝德士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最顶层密室),到第二年2月才成功逃脱。

应该说,邱清泉是弃城后所有将领里表现最好的一位,真正做到了他应该做的一切。

邱清泉归队后立刻就投入了战斗,出任第200师少将副师长,后任新编22师师长,1943年升任第五军军长。邱清泉率部曾经参加过桂南战役,参与血战昆仑关。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5000余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此后,邱清泉在缅甸缅北战役中表现出色,最终打通滇缅公路,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任。

邱清泉于1949年初在淮海战役中阵亡。

(邱清泉,1902-1949)

廖耀湘,时任教导总队第二旅主任参谋,黄埔六期。廖耀湘率部和日军血战四昼夜,得到弃城命令时已经是12月13日凌晨,此时廖耀湘还在城外阵地,欲奔下关已经来不来了,所以他在指挥室里销毁完文件后脱下军装换上便服,带领4名士兵直奔南京外围的马群方向,在马群遇到一个好心的难民,带着他们去了栖霞寺。当时,栖霞寺及周围的难民已超万人。

栖霞寺的监院寂然法师深明大义,尽管知道廖耀湘的身份但仍然决定冒险收留,在南京大屠杀中寂然法师共收留了2.4万人,其中包括超过200名中国军人。半个月后,廖耀湘等人在寂然法师的帮助下脱险,并在1938年初担任国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200师的参谋长,从此走上了复仇之路。

廖耀湘率部参加了1939年的昆仑山战役,廖耀湘在此役中身先士卒,亲自带队冲锋,共击毙日军4000余人,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陆士25期,陆大32期,追赠中将)也被击毙。

此后,廖耀湘率部参加了远征印缅和第二次缅甸战役,歼敌20000余人,廖耀湘升任新六军军长。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 廖耀湘率领的新六军被空运到南京,亲自接受了日军的投降,这才是真正的扬眉吐气。

廖耀湘在1948年10月的辽沈战役中被俘虏,1961年12月特赦,文革中于1968年12月2日在批斗会上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史迪威为廖耀湘授勋。廖耀湘,1906-196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军,下辖三个师的师长都是谁,全都是名将
南京沦陷后,国军3个高级将领被困其中,他们的结局如何?
此二人都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既有才华,又能打仗
黄埔军校最让人头疼的学生是谁?此人毕业后堪称黄埔学生的克星
长跑名将孙元良的战争生涯,别人未跑他先跑,别人先跑他夺冠
虽然都是兵团司令,邱清泉指挥五个军,李弥孙元良只有两个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