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饶沙溪老年俗,你还记得吗?



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上饶市的玉(山)、广(丰)上(饶)三县交界的沙溪镇,沙溪镇因乡域宽,人口多,物产丰富,每逢集市,四周村庄的农民都担上自家出产的东西来赶集,沙溪街就显得特别热闹。





赶集



从前的沙溪镇流传着“小孩盼过年,大人愁没钱”这句俗话,七八十年前山乡绝大多数农民生活艰难,平时能吃上三餐菜麦糊稀饭,算是不错的了,哪有鱼肉好菜和炒花生、炒豆子之类香点吃。但除夕时的送年祭祖,正月间的来往人情这些习俗逼得人家非办年货不可,所以小孩盼到过年时有鱼肉好菜、炒豆、花生,炒薯片、米糖等好东西吃,有全新的衣服穿,而大人们愁的是置办一家子吃穿的年货钱。那时,到了腊月,各家将喂了近一年的猪从栏里拉出宰了,鱼塘的水放干了来捞鱼,这鱼和肉除了留下自家过年用,余下的就担到沙溪街上去卖,我这半拉子小孩也要担上两枕头把大小的茅草柴上集市去卖,卖个(旧币千余元)毛把多钱好买灶司公神像及大红门联。

这灶司公神像是一张十六开大小的红纸刻版印成的,画面是灶王爷、灶王婆两神像,灶王爷在左,灶王婆在右,神像头顶上是“天命有司”四字,神像的右边和左边分别是“上天奏善事”和“下地降吉祥”的对联语。

担东西去沙溪街贩卖的队伍中更多的是大人,他们有用簸箕装满一担松杂木和已经锯断劈开的大柴,趁着人家年前要备柴卖个好价钱,还有卖萝卜、白菜、芋头以及鱼肉的菜农,人们把东西卖了钱后又到南杂货店里买香蜡烛红纸、对联门神,灶王爷神像等年节祈福物品,还会捎带些干桂圆、水果糖、干香菇等拜年包回去。所以,腊月里,沙溪弄头塘口街上的年集真是天天热火,显出一派吉祥喜庆的气氛。







01


送灶

 腊月二十三日起,各家各户便开始忙着准备过年了:二十三,送灶司公上天,二十四,宰鸡畜,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七,取新衣,二十八炒豆花,二十九清扫帚(大扫除),三十做年饭送年。

 腊月二十三日的晚上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那天晚饭后洗了碗,就开始打扫烟囱、灶台,料理干净之后,在原贴着的灶王爷灶王婆神像面前的灶台上,摆上鸡鱼肉三碗菜两杯酒,还摆几碟花生炒豆、番薯片,点上一支香,双手捻香拜一拜,口中默默祷告:“灶王爷灶王婆,您要上天王那去,求您上天奏善事,年三十夜我们再接您回来,下地降吉祥“。祷告毕,将两杯酒洒在烟囱上,把这旧的灶司公神像揭下来和黄表纸一块烧了,之后燃放百子鞭爆竹,送灶王爷上天仪式就结束了。

待到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过了年夜饭后,又要接灶司公回来,接和送的仪式差不多,不同的是这次是接,就是把买回的新的灶司公神像恭敬地贴在原位置上,再放菜,点香,拜一拜,口中祷告:请灶王爷、灶王婆婆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我们一家大小平安!然后给谷仓神,猪栏神、牛栏神,点香拜过再把香插上,最后燃放爆竹,接灶司公仪式结束。

02

祭祀

年三十午后大约二点钟起,社公庙(土地庙)里便有人家进行送年活动,仪式庄重,场面热闹。村民们都来祭祀社公(土地神)。人们从家里用篮子提来鸡、鱼肉,也叫三牲,分三碗,将黄表纸折成猪脚模样,倒上三杯酒摆上供案,点燃香烛双手持冒着青烟的香诚心拜祈:今天过年,感谢社公土地神保佑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家人平安!这发自心底的话语及虔诚的样子是无以复加的,最后把三杯酒洒地上,燃放爆竹,因这活动是在社公庙中进行的,故送年也叫请社公。社公庙位置在吴家山嘴,在去沙溪镇街的大路边。范家、徐家、吴家三个村的社公庙由于祭祀的村民多,以至于到天黑时还有来此请社公的。

      请了社公,送完年,回到家便要祭祖,那时我祖母还在世,由她主领共厅堂的大伯家、我家、叔家三家共十六人共同祭祖,无论男女大人小孩都必须参加,农村常说要有承续香火的人,就是代代有后人,不绝嗣!这观念十分浓厚,无论谁家都盼望着有承续香火的后人!

说到香火,这里得分说一下:那是一张大红纸。请一位会写字的先生来,先生洗手点香,拜过那红纸后,便用毛笔在红纸上竖写三行字。右边一行是“福德兴旺龙神神位”,意思是崇尚福德追求兴旺,求龙王爷保佑风调雨顺;中间竖行字较大并顶天头写“天地君亲师位“几个字。意思是天、地、君王、亲人、师长的神位,这说明中国百姓历来敬天法祖、尊师重道;右边竖行是某某姓氏祖宗亲神位,如我家便是“范氏宗亲神位”,如果加上外公家姓氏的,意思是外公家无男嗣,由外孙家供奉香火。

这一张大红纸香火牌位贴在厅堂的香火壁上。我们三家年夜饭菜一连三桌横排,摆好满满三桌,各自摆好碗筷酒杯,倒上酒,在香火案几的烛台上点上蜡烛 ,三家人各自点燃香,祖母在最前排,大家跟着祖母跪拜祖宗,由祖母大声祈祷祖宗保佑大家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祈毕起来,各人手中香收拢插入香案上的香炉中,烧纸放鞭炮送祖宗,祭祖活动就结束了。(这一活动也有地方在祠堂中进行)。

祭祖过后,祖母在上横居中位置坐下,我们孙子孙女辈自然是坐在下横排的,大家一块坐下吃年夜饭。一年之中只有这一餐三家人在一块儿慢慢地喝酒吃饭。大人们频频给奶奶夹菜敬酒,一大家人兴高采烈地欢聚过年。

03

守岁

饭后守岁,我们九个孙辈姐弟围坐奶奶身边,奶奶给我们讲故事,说戏文,有《白蛇传》《薜平贵与王宝钏》《杨家忠良将》等,奶奶说到感动之处还加以评点,教育我们要向剧中正人君子学习,比如讲到平贵大登殿一节时说王宝钏讨野菜度日,苦熬十八年,忠于丈夫,成了皇后娘娘,孝悌至上,不记父仇,还力保她那嫌贫爱富的父亲免死,安享晚年,说这是好人苦中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经典!这是奶奶用戏文故事教育我们做良善正直之人。

 守岁守到半夜之后,开门迎接新年,点香放爆竹,全村家家户户都如此。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连续不断响到天亮。

04

初一朝

初一,早饭过后人们都到社公庙去点香迎新,互相拜年道新年好!小孩儿们放爆竹。家中世道好些的小孩放二踢脚爆竹,点火之后在地上“嘭”一声响,飞窜上半天高又“啪”的一声炸响,爆竹纸满天飞,招来儿伴们的羡慕。这是人们,尤其小孩儿们最高兴的一天!除了玩的,小孩们衣袋里还装有炒豆、花生等好吃的香点馃子,整天肚不饿,只是这样好日子只有年初一这一天。

玩到午饭后,各家人们上山砍毛柴或下田做会儿农活,人们把这叫做“发新年财”,表示的是劳动创造财富,不干活那来财富呢?所以农民们说“大年初起忙活,一直忙到年三十”,那年代农民的日子就这么过!

由于山乡农民各个人的勤劳程度劳动效率社会生存能力聪明程度及家运不一样,各家生活境况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种田人,脑子好用的,田种得好些,收入也多些,日子总会好过点。相反脑子不灵光的,干活效率低的,收入少了,生活总要差些;更有那因天灾人祸,生病或一家主劳力病逝,用农村话说是“断了顶梁柱”,那生活可就“苦在黄胆水中”了。

05

游艺

苦虽苦,但农民都有苦中找乐的习俗。村里有龙灯会,正月初三日晚起舞龙灯,各村都有龙灯,也有花船灯,高脚灯等,一到晚上,那山路上龙灯伴着锵咯隆咚锵的锣鼓声响着,农家场院厅堂里龙灯上下舞动,还有划旱船的,那撑船的艄公、漂亮女子在船中,小丑婆子在船尾跳着S步,手执破扇乱扇风地逗人乐。 这活动到正月十五晚上结束,这也是那年月沙溪镇乡村中的欢乐情景!

板龙灯(周茂树 摄)

随着解放后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共产党领导实行了“耕者有其田”政策,分了田的农民种田不用再向地主交租,只向政府交公粮,余下的全是自己的,农民们脱离了艰难困苦生活窘境,过年时杀猪宰羊的多了,家家相互帮着打年糕,寓意“年年高”,祈盼一年更比一年好;我家开起糖坊煎麦芽糖,来买糖过年的人也多了,我家的生活也比土改前好多了!可是到了统购统销的时代,尤其是人民公社化以后,粮食严重紧缺,又要“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准农民私人种菜,连“瓜菜代”的日子也过不好了,山乡农民又过起了王宝钏式的野菜度日的日子。



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了改革开放,政策变了,又分田到户大包干,不再把大家捆在一起苦,年轻人出外务工,到如今,农民们是正月初五后就忙出门找工作,到腊月又千里迢迢往家赶过年团聚,围坐一堂收看春节联欢节目。人们忙虽忙,可生活好了,吃饱穿暖,天天饭桌上不断鱼肉好菜,人们都说自己变成了“有鱼肉之百姓”,那句“小孩盼过年,大人愁没钱”的俗话早已成为历史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年的风俗来历 ( 图文乐)
祭灶画像为小年添喜庆
南方小年,祝福送上!
[转载]今天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述职言一年善恶定来年吉凶
送灶
过小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